APP下载

浅谈数学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11-30高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高静

【摘要】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知识必须掌握的教学重点之一.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更便捷地理解数学问题中条件和求解答案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利用题目中间已知的条件将问题完整的解答出来,并从问题中不断获取新的问题,能不断完善整体的知识体系,还能锻炼数学的解题思维.本文就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从多方面探究分析数学问题意识在其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问题意识;应用策略

任何知识的获取过程都少不了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完善本身具备的数学知识体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就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以逐步提升的.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

研究发现,往往低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在课堂教学中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便会逐渐下降,甚至出现没有人举手的“极致”课堂.现在应试教育中,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被认为是学习好的学生的例子屡屡可见.教师在这种习以为常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中更为重要的能力培养.现在依旧存在部分教师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长久以来形成的“师道尊严”,常常会使学生对课堂战战兢兢,更多的是害怕回答出错被教师和学生嘲笑.因此,教师需要自主营造轻松活跃、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卸下学生对课堂的戒备心理,要让学生感觉到饱和的安全感,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以一种轻松地心态度过整堂数学课.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文“分一分与除法”的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基本学习情况,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因为家里有小朋友来做客,所以小明的妈妈买了一袋苹果,但是以什么分配方式显得最为公平.现在袋子里面有12个苹果,家里来了3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配才能最公平呢?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具有画面感,且主题又较为活泼,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快地投入新课的课堂教学中,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相应的问题,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索心理.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进行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良性循环,完善自身数学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适当放缓教学进度,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最原始的数学学习来源与我们身处的生活中,所以教师需要在学生的生活中捕捉合适的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仿佛回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设身处地地代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感都超过了平衡值,自己完全掌控了整节课堂的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自我分析和思考的空间和机会,更别说能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了.所以,教师应该摒除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新式教学模式,合理掌控课堂教学节奏,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除法”的课堂教学时,其中有一段分桃子的问题教学,教师可以将桃子形状的硬卡纸分发给学生,从视觉上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对学发起提问:“猪八戒偶然看到孙悟空摘了很多桃子,便向孙悟空索要.悟空说每天给八戒2个桃子,八戒听了当然不开心.悟空想了想,和八戒说那给你8个吧,你吃4天行吗?八戒立即答应了.这到底是悟空赚了还是八戒赚了呢?”教师适当地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这种问题情境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问题的中心,并且在课堂与同学和教师讨论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而不是全盘听取的都是教师讲解的知识,其中融入了自身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这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很有价值的.

三、正视学生的课堂提问,并给予中肯和正确的评价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去接受新事物,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他人,也就是家长和教师的看法和评价都是报以认真的态度接受的,这当然也是他们通过别人对自身看法的同时认识自己和完善自己的过程.因此,学生如果不能再课堂提问环节得到教师的重视以及正确的评价,将会重击他们脆弱的自尊心,更有甚者可能会落下自卑的隐患.所以,教师需要正视学生的课堂提问环节,并且给予正确、客观的评级,赞赏学生的提问行为.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年、月、日”的课堂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以下问题情境:“小刚今年9岁了,可是为什么他的爸爸只过了3个生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本身都还是抱有比较单纯的看法,这么一听教师的问题,大多数都表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学生可能会提问一些自己的疑问:“老师,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他的爸爸难道只有3岁吗?”“老师一定在和我们开玩笑!”虽然在教师看来,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好笑,甚至已经超出了本堂課的教学范围,但是教师还是需要正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进行思考,不能忽视或者直接否定学生的提问.教师需要做的是肯定并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提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意识,有效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去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欢快的数学课堂氛围,并在课堂进行中合理掌控教学节奏,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最后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中正视学生的课堂提问,给予正确的评价并对学生的提问行为及时进行鼓励.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问题意识,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逻辑,也为学生的后继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小学数学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