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时、适度:让数学课堂练习走向“高效”

2019-11-30费亚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练习设计综合拓展

费亚琴

【摘要】数学练习是新授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高效,就要根据不同的课堂类型扣住知识的本质,设计合理的练习,要条条有用、练一得三,这样数学课堂练习才能高效.

【关键词】练习设计;夯实;拓展;综合;高效

数学练习是新授知识的巩固和发展,练习不仅是让学生提高解题技能和技巧,而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所必须经历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练习设计在不同类型的课中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高效能,我们必须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一、夯实基础,新授课练习设计细而实

改变练习形式是提高练习兴趣,发展智力的一个办法,但有些教师不管是练习课、复习课还是新授课,只注重练习的多样,让学生处在练习题的万花筒中.其实,新授课的练习设计不能只注重形式,更多的应该注重内容.成功的新授课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规律,以教材为主,以基本练习为主,以练关键为主.例如,新授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在学生探索出算理,完成试一试后,依次让学生练习以下几种习题.

1.2×36×840×7 2×50

200×3 6×800 400×7 2×500

口答并比较上下两题的口算方法的异同点,强化了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口算方法.

2.移动下面的卡片,算出上下两个数的积.

500900400600200800700

3748569

用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并在口算中让学生体会到同一个整百数乘不同的一位数方法相同结果不同,同一个一位数乘不同的整百数也是如此.

3.100×2 4×200 300×3 2×300

10×2 4×20 30×3 2×30

12×2 4×21 32×3 2×33

通过题组口算训练,加强了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比较,体验口算方法的内在一致性,切实强化了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算理的理解及口算方法的掌握.

4.每包纸有500张,5包一共有多少张?

5.正方形的果园的边长是800米.沿果园四周走一圈,一共要走多少米?

以上两题是整百数乘一位数在这堂课中的简单运用.

这些习题是教材练习中的,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练习题设计的要求,体现了编者的意图,紧扣教学内容和要求,练了基本,练了关键,能收到较好的练习效果.

二、拓展延伸,练习课练习设计稳而伸

新授课结束紧接着是练习课,有些教师可能在练习课上只注意练习数量,其实练习课的练习设计既要注意数量,又要注意质量.大多数学生基本题已会做,基本技能已经形成,这时的练习以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发展智力为主.做到:有层次、有坡度,数量适当,有一定数量的基本题,又有稍有变化的题,难易适度,能够适合各类学生的需要.

(一)巧变信息,促进思维

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内容后,练习课中设计了这样一组题:

(1)一张正方形紙边长6厘米,将它对折后变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通过让学生画图、标数据、指一指每个长方形的周长后,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出了几种不同的解法:

解法一:6÷2=3(厘米),(6+3)×2=18(厘米).

解法二:6×3=18(厘米).

解法一学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抓住所求图形的长和宽,再利用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解答.解法二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想象能力,通过比画代换将两条宽替换成一条长,小长方形的周长就相当于原正方形3条边长的和.解法二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巧求周长的思想.

为了举一反三将上题改编成了下题:

(2)一张正方形纸边长6厘米,将它剪成三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同样学生得出了如下的解法:

解法一:6÷3=2(厘米),(6+2)×2=16(厘米).

解法二:6×8=48(厘米),48÷3=16(厘米).

解法一巩固了上题的第一种解法,解法二与上题的第二种解法又截然不同,但同样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一个小长方形周长不容易直接求出,但学生想到了先求出分开的三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和相当于8条正方形的边长的总和.如果第一题的第二种方法需要学生在解法上跨出一大步,那第二题的第二种解法学生能跳出常规思维的巢穴,想到实属不易.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拓展解题思路又将上题改编成了下题:

(3)一张正方形纸边长6厘米,将它对折后得到四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此题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简直是束手无策,因为前两题的第一种方法是无法解决此题的,因为6÷4的小数除法不是三年级的学生所能计算的,此题就是强迫学生朝巧求这个方向努力.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部分学生分别受前两题的巧求解法影响,就另辟蹊径出现了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6÷2=3(厘米),6×2+3=15(厘米).

解法二:6×5=30(厘米),30÷2=15(厘米).

解法一虽与第一题的第二种解法有相通之处,但思维又进了一步;解法二与第二题的第二种解法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按第二题的第二种解法则是6×10÷4,从中可看出学生的解题方法活学活用,并进一步优化.

通过此组题的练习学生巩固了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基本方法,又及时地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沟通了不同解题思路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一题多解,拓宽思路

猜你喜欢

练习设计综合拓展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策略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对动漫艺术“综合与表现”领域多元化应用形式的探索
民用飞机机电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弘扬杨惟义生态理念 注重综合立体防害虫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