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策略

2019-11-30刘乐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刘乐宏

【摘要】教师在理解学生个性化特点的同时,教学方法也根据具体状况制定,主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分层教学与高中数学的融合,旨在督促数学教学的更好发展.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意义从其合理性和高效性凸显出来,不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一定程度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以及拓展思维延展性.从高中数学效率提升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里的合理运用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分层策略

高中数学的学习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各个阶段的知识也密切联系着,且每个阶段的难易程度都各不相同,层次呈阶梯式上升,学生的进步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学生的知识掌握范围以及学习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分层教学正是根据这类实际问题所而设计的新型教学方式,不仅弥补了高中数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还激励了高中数学思维模式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基本问题.

一、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解题教学进行层析划分

解题能力在数学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解题中不断寻求新的方法能够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适当引导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在指导时划分层析,结合学生的自身特征采取不同学习方案,而部分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在为这类进行解题分析时,需先针对该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入手,通过巩固练习,将原有知识点理解透彻后,为学生引入新的知识点,将两者合理衔接,即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快速解题.对于基础知识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能够直接切入新的题型,分析问题障碍的因素,培养发散思维,从新知识点出发,理清思路方可解题.在解题教学的层次划分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具体分析自主研究题目,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从而掌握高效的解题技巧.

(二)问题设立进行层次划分

问题的设置是教师从全方面把握学生知识实际掌握情况的有效方式.教师问题设立时,在摒弃原有设置问题单一化的基础上,应参考每名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进行分层,继而根据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解答,这种方法可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学生也因此更积极地投入到问题的探讨当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障教学的有序推行,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同时还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课后作业的层次化布置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课后作业起着关键的巩固作用,在课后作业的安排中,教师应在一定范围内扩展习题的发散程度,在作业的层次化分配时,可以划分为三类,首先是必做题,然后是选修题,最后是提升题.必做题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把握的题目,相关的知识点也要牢记,选修题是对于部分学生而言能够灵活运用现有知识操作的题目,具有一定难度,而提升类的题目更偏向于学生的兴趣取向,并不多做研究.这种层次的课后作业有助于学生根据不同程度的学习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理解.

(四)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

拟定切合实际教学目标是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明确的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良好引导.教学任务层次化的安排,涵盖有不同学习基础水平的学生应该制定的个性化教学目标.目标在层次划分中更加清晰准确,相应地,教师在备课和具体实施中也需要分清层次,一一对应.备课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基础知识水平,知识理解能力,思维延展性等方面进行划分,然后再根据不同层级的学生制定详细的教学任务计划,在授课时也明确分层的目标,重点和非重点的内容进行有序的讲解,不仅仅在形式上有准备,在实践中更要落实到位.

(五)在评价活动中注重层次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学生对数学问题解析的过程,就是思维的拓展过程和对问题解决的有效思考,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学习能力并创新学习方式.教师在课程学习与测试后的评价活动,也要依据层次性来进行.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处于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进行系统和有效的评价,使学生充分认清现状,进行自我总结的同时积极采纳教师的建议,勇敢的阐述的观点并探寻新的解题思路,教师也可以提升对学生的评价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二、分层策略对高中数学的重要意义

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是避免学生在此阶段两极分化的重要方式.传统的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而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趋势发展,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有效规划数学教学的进度、广度和深度,进而展现分层教学的最终成果.在当代,因材施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认清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获得长足发展.分层策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根据教师制定的计划进行有效学习,结合自身特点,探寻更好的方法.教师在分层策略中也逐步认清状况,从关键点出发进行教学任务分配,因材施教,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策略,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有针对性地制订教学策略,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本文着重探究了高中数学分层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相关意义.高中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才能促使学生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付李君.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考試周刊,2013(53):71.

[2]樊宏伟.数学分层教学模式的SWOT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7):4.

[3]黎跃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4):133-134.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