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探析

2019-11-29赵晓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经济作物

赵晓伟

摘 要:伴随社会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变化,新理念的提出为生态发展、资源利用指明了新方向。在推进绿色发展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探究林下经济作物套种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林民增收,更将促进当地的生态发展,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多元化的立体开发,有效突破传统林业经营的局限性。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展开对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简要探析。

关键词: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及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应树立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有效破解了生态保护难问题,能充分而科学的利用林业资源,使林地空间得到有效开发。通过结合当地气候、物产资源、水文环境等特点,实现多样性经济作物的共生,有助于推动多领域、跨行业资源的协调发展。进而,以对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提高当地林农的经济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社会经济效益的多方共赢。

一、简析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及其意义

1.定义

(1)林下产业:即依靠当地的森林生态环境或者林地,结合气候环境、地理及水文条件等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林下饲养业以及森林旅游资源,其具有综合性、立体性特点,既涵盖了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和林上产业。

(2)林下作物: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围绕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在林地中种植一些具有当地特色、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进而,在有效丰富森林资源中物种多样性的同时,实现增收。以贵州北部赤水市为例,因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条件,物产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82.77%,竹是主要的植被,可以在林下种植菌类、药用植物、花卉、蔬菜等。

2.推进林下经济作物套种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下经济作物套种,将显著提高林农对林地资源的保护意识。对林地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需在林业、农业等相关部分的指导下进行,从而科学的编制养护、采伐计划,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序开发。在进行采伐时,也需注重保护森林中生物的多样性,在获得相关部门的允许后进行。当地的林业工作人员应把握林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将采伐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中,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2)实现对林地空间的层次化利用。在制定科学的生态发展计划,确定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种类、分布层次后,有助于形成作物的复合式经营,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更大的经济效应。例如:在赤水的竹林间种植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广受市民青睐的竹荪、红头菇。部分林农还会自发造林,不仅保护了生态、提高土地利用率,也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合而為一。

二、浅议林下经济作物套种的主要模式

1.林药模式。在林下经济作物套种模式的发展中,林药模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其经济效益也最为明显,主要便是在林下种植一些适宜当地种植的药用植物。例如:在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黔地无限草,贵州多灵药”的说法,贵州一直是全国的药材大省,遵义杜仲、赤水金钗石斛更是远近闻名。在林地中,可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种植白芨、草珊瑚等,形成特色种植。

2.林菌模式。林菌模式则是通过运用林地中的腐根废叶为主要营养源,培养一些风味、营养价值较高的菌类。再以赤水市为例:在竹林中利用茂盛的枝叶遮阴作为天然屏障,运用竹根、脱落竹叶作为营养源,不仅大幅的降低了其种植投入,而且充分实现了对竹林的应用。有专家曾在研究中指出:把调制好的食用菌包放置于林下,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收益,废弃后的菌包还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作为林地肥料。

3.林菜模式。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好,对健康的认识也在逐渐提高,林间野菜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喜爱。故此,在林地中栽植一些较为耐阴、具有丰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高的野菜,一方面有助于丰富林间生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林农的增收。例如:在林下套种菝葜,其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胶质,食用方法多样,而且具有较强的除风祛湿的药用功效。

4.林果模式。为了提高对林地的利用率,促进林农种植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的多元化发展,更好的为康养、旅游产业的发展助力,一些地区的林农会选择在林下种植水果。例如:可种植一些浆果,山葡萄及野生的草莓、蓝莓等。

5.林下牧草。在林下种植牧草,也可起到调节生态的作用,并可以发展林间养殖:可在种植的同时,在林间放牧,放养一下牛羊鸡鸭等。例如:赤水的林下养殖土鸡;桉树下养殖食草家禽等。在林间养殖家禽、家畜不仅缓解了养殖无运动场地的问题,林间散养的禽畜品质较高;同时也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林间饲养的禽畜疫病的发病率相对更低,此外,还以圈舍的方式养殖猪,并对粪污实现资源化利用,进行沼气发酵,促进林下套种的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加强整体管控。区域中的各相关管理部门应形成合力,对林下经济发展给予高度重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以科技助力、先进的发展理念护航,促进林下经济作物套种的创新发展,使农、林、畜部门形成联动,促进不同单位间的信息高效沟通。

2.形成地方特色。单依靠林农自身对市场信息的解读、收集、判断,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这便需要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在实地走访、调研分析后,依据当地的资源特色、农林的意愿,立足于经济的协调发展,出台相关的指导文件。在帮扶过程中,形成当地的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品牌。

3.提高服务水平。由主管单位牵头,结合农林畜牧各单位,引入当地的高校、科研单位等展开结对帮扶工作,定期组织技术学习、管理模式、经营方式、疫病防治等专题培训,让专家、学者深入林间地头,把先进的林下经济发展理念带给林农,帮助其突破、解决生产中的难、重点问题,提高应对病虫灾害的能力,提升种植、生产的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深入对林下套种模式的开发,是促进生态建设、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说,构建多元、立体的林业套种模式,既是促进林农增收的主要渠道,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蒋凡,罗向明,潘明华等.广西国有林场发展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中国林业经济,2019(7):10.

[2]李延映,谢志勇.试论林业多元立体生态开发与林下经济发展[J].绿色科技,2018(3):15.

[3]陆宏宙,蒙芳,韦莹,韩佩海等.发展林下经济 促进生态经济共赢——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J].广西林业科学,2018(6):30.

猜你喜欢

经济作物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保护地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
我国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难点总结
浅析贫困县花生生产的重要意义
浅谈经济作物对农村经济收入的影响
浅谈玉米种植技术
六种经济作物实用新机具
油茶的家族种植与相关诉讼研究
经济作物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