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鲁木齐市近53年干旱特征研究

2019-11-29蒲洁崔玉玲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气候特征干旱变化趋势

蒲洁 崔玉玲

摘 要:利用乌鲁木齐市4个气象站1961—2013年逐月降水资料,采用降水距平指标对本区域内的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年度干旱发生概率为33.9~45.3 %,其中重旱为5~9 a一遇;各季干旱发生频率为32.7~49.1 %,其中夏旱发生频率最高、冬旱发生频率相对较轻。(2)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干旱发生频率明显减小,连旱的持续时间縮短、发生次数减少。相比1961—1985年,1986—2013年年度干旱发生频率减小16.7~46.1%。

关键词:干旱;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干旱是指因长期没有降水或降水显著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甚至干涸的气候现象,特点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是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西北地区干旱尤为突出。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北方地区的干旱进行了研究,如庄晓翠等研究结果表明,新疆阿勒泰地区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节,春夏连旱几率较高,强度较大,近年来干旱发生的频次有增多的趋势;夏依木拉提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天山西部地区年干旱指数具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性和年际变化,半湿润区湿润化程度较高,而半干旱区的年度和夏季的干旱化程度高,平均年干旱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尤以夏季干旱指数的下降趋势明显。

乌鲁木齐市处于我国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境内海拔高度跨度大、地形地貌复杂,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0%左右,干旱是制约该地区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同时严重影响到城市用水,对区域的经济和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乌鲁木齐市的干旱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目前干旱指标较多,因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具有易于理解、对比性强、资料易获取等特点,在我国气象日常业务中多用于评价月、季、年发生的干旱事件,本文即采用降水距平指标对本区域内的干旱特征进行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选用乌鲁木齐市4个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站1961—2013年逐月降水资料,其中市气象站代表市区,米东站代表北郊平原农区,达坂城站代表东部达坂城农区,小渠子站代表南山山区。将上年12月至当年11月定义为一整个年度,其中12~2月为冬季,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

干旱指标采用文献中的规定进行计算,式中 为时段多年平均降水量; 为逐年相应时段降水总量;σ为标准差。计算出各时段的轻旱、重旱所对应的降水距平百分率标准。

采用线性趋势对降水距平进行分析,以得出干旱的气候特征。

二、结果与分析

1.降水的气候特征

乌鲁木齐地区平均年降水量为70.0~550.2 mm,从北郊农区到南部山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其中小渠子年降水量为550.2 mm,处于天山山区的最大降水带中,出现的干旱为临时性的,而北郊和市区年降水量为237.0~265.3 mm,干旱具有永久性、季节性的特点。地处东南部的达坂城站年降水量仅有70.0 mm,是极度缺水的干旱区,但由于达坂城山区也有天然草场,该站降水变化对于全区的干旱特征仍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因此在本研究中仍将达坂城站作为该地区的代表站进行研究,只分析其年度干旱特征。

从乌鲁木齐地区各季节降水量分析,北郊、市区和山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北郊和市区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均占全年的32 %,秋季占23~24 %,冬季最少;山区小渠子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0 %,春季占28 %,秋季和冬季分别占18 %、5 %。达坂城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全年的72 %,其余3季不到全年的30 %。

2.干旱特征分析

(1)年度干旱特征及变化趋势

从各站年度发生干旱的频率来看(表1),乌鲁木齐地区干旱发生频率为33.9~45.3 %,达坂城干旱发生频率最高,达45.3 %,平均为2 a一遇;北郊、市区和山区干旱发生频率为33.9~39.7 %,平均3 a一遇;轻旱发生频率为20.8~30.2 %,北郊、市区和山区4~5 a一遇,达坂城3 a一遇;重旱发生频率为11.3~18.9 %,平均为5~9 a一遇,市区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达坂城,山区发生频率最低。

近53 a来乌鲁木齐市的降水量呈递增的趋势(图1),市区降水量增加显著,距平百分率的递增率为10.7 %/10a,相关系数通过了信度为0.01的检验;北郊、山区和达坂城的递增率分别为4.6 %/10a、3.3 %/10a、7.8 %/10a,其中北郊和山区降水增加明显,相关系数均通过了信度为0.05的检验,达坂城则2003年以后降水呈减少的趋势,10 a中负距平占了7 a。

从历年各站年降水距平百分率对照轻旱、重旱指标,乌鲁木齐地区大范围的重旱出现在1962年、1967—1968年、1974年、1977年、1991年、1997年和2008年,用此方法统计的结果与实况记载相符。随着降水量的增加,乌鲁木齐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干旱呈明显的减弱趋势:1961—1985年干旱发生频率市区、北郊、山区和达坂城平均2 a一遇;25 a间重旱发生频率平均4~6 a一遇;1986—2013年间市区、北郊、山区和达坂城干旱发生频率依次下降,平均3~6 a一遇,近28 a来只出现了3次大范围的重旱,分别出现在1991年、1997年和2008年,平均9a一遇。达坂城2006年以后降水呈偏少趋势,干旱发生频率增加。

(2)季节干旱特征及变化趋势

乌鲁木齐地区春旱、夏旱和秋旱发生频率均为2 a一遇,冬旱为2~3 a一遇。整体来看夏旱发生频率最高、冬旱发生频率相对较轻。各站季节干旱均以轻旱为主,市区和山区夏秋两季干旱发生频率高于春季和冬季,北郊则春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夏季次之,冬季干旱最轻。春季重旱山区发生频率最高;夏季重旱发生频率北郊和山区较高,秋季重旱北郊发生频率最高,冬季重旱发生频率市区和北郊较高。

经分析,20世纪60—80年代前期乌鲁木齐地区重旱年份多为四季连季旱甚至是连年旱,其中市区出现了4次持续6~11季连旱,分别出现在1961—1962年、1964—1965年、1966—1968年、1973—1975年;北郊出現4次持续5~7季连旱,分别出现在1961—1962年、1967—1968年、1973—1975年、1980—1981年;山区1961—1963年、1967—1968年、1973—1975年、1986—1987年也出现了5~8季连旱。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降水量的递增,干旱持续的时间长度明显缩短,市区和北郊在1996—1997年和2007—2008年出现了4~6季连旱,山区小渠子1990—1991年、1996—1997年出现了4~6季连旱,其余时段各地均为3季以下干旱。经统计,近53 a来2~3季连旱发生频率市区为20.8 %,北郊为22.6 %,山区为30.2 %。

三、结语

1.乌鲁木齐地区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其中年度干旱发生频率为33.9~45.3 %,达坂城平均为2 a一遇,北郊、市区和山区平均3 a一遇。轻旱发生频率为20.8~30.2 %;重旱发生频率为11.3~18.9 %。各季干旱发生频率为32.7~49.1 %,其中夏旱发生频率最高、冬旱发生频率相对较轻。市区和山区夏秋两季干旱发生频率高,北郊春季干旱发生频率最高。

2.随着降水量的增加,乌鲁木齐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干旱呈明显的减弱趋势。1961—1985年年度干旱发生频率市区、北郊、山区和达坂城分别为64.0、46.0、44.0、56.0 %;1986—2013年28 a间依次下降为17.9、25.0、25.0、39.3 %,20世纪60—80年代前期乌鲁木齐地区出现了4次持续6~11季连旱,80年代中期以后连旱持续时间和发生次数明显减少。

参考文献:

[1]杜军,胡军,张勇.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M].气象出版社,2007:123—132.

[2]谢五三,田红.安徽省近50年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灾害学,2011,26(1):94-98.

[3]庄晓翠,杨 森,赵正波,等.干旱指标及其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干旱监测分析中的应用灾害学,2010,25(3):81-85.

[4]夏依木拉提·艾依达尔艾力,赵蓉.天山西部地区近50年干旱指数的演变特征[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8(2):88-97.

[5]韩海涛.三种干旱指标的应用比较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27(1):237-238.

[6]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近500年旱涝分布图集[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1.

[7]丁裕国,江志红.气象数据时间序列信号处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194-201.

[8]张学文,张家宝.新疆气象手册[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135-139.

猜你喜欢

气候特征干旱变化趋势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
基于距平的白城地区干旱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临夏地区干旱特征及干湿气候区划
昆明地区降水、气温及极端天气的
沈山高速公路大雾气候变化特征的海陆差异
临夏州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趋势分析
南京市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夏季高温干旱时节高山蔬菜种植管理策略
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的长江流域旱情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