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十九大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度文化自信

2019-11-29王楠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自信大学生

王楠

摘 要: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度文化自信,迫在眉睫。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客观,公正分析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二是充分认清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三是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十九大精神;大学生;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0-0105-03

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高度文化自信,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非常急迫的任务。高校是培养教育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思想品德人才的营地和场所,理所当然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如果在这个文化人聚集的地方对文化失去自信,也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意义。因此,可以断言在大学校园里,文化自信缺失的是少数,或者说是极少数。但是极少数我们也要非常重视,教育引导他们坚定文化自信,通过教育引导逐渐使其成为文化自信的宣传者、教育者、捍卫者。通过文化自信,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用习近平同志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客观、公正分析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

回顾担任辅导员十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主流是好的,是值得充分肯定的。有的專家学者说得那样是“毁了的一代”,是“垮了的一代”这样的说法过于偏激,但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目前很多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的现状,也令人担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全面、客观公正的分析大学生在文化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对西方文化的融入缺乏全面分析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学习西方的经济发展先进理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学技术,引进先进的工业设备,对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到现在全国的经济总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二位,取得的成就是举目共睹的。可是在开放的同时,一些西方的文化也先后像潮水般的涌过来。对这些文化的浸入,如果不加分析全盘照搬照用,就很容易受其影响。例如西方“一切向钱看”的物质实用主义思想以及拜金主义文化对大学生影响非常深,很多人认为只有金钱和物质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只看重眼前的现实利益,而忽略了人性中深层次的精神信仰和道德操守。还有西方的节日,如万圣节、圣诞节、平安夜、愚人节等流入我国后,我们的大学生追赶新潮疯狂追捧,全盘照搬。

(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有所缺失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追溯到农耕文化,至今已有八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她是我们民族集体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是区分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也是华夏子孙精神寄托和精神家园。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绵绵发展,饱受煎熬又浴火重生,都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持。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华夏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然而,当代青年大学生有的却对民族传统文化知之不多,传承甚少,发展更无。对“神农氏为民尝百草”“大禹治水不入家门”“鲍叔牙为国荐管仲”“廉颇认错负荆请罪”“秦王政并六国统一度量衡”“通西域张骞垂青史”“司马迁受刑愤著书”“刘勰著文心雕龙”“赤壁之战烧连营”“王羲之撰写兰亭序”“大运河蜿蜒两千里,赵州桥上架彩虹”“滕王阁妙文留千古”“王安石变法开财源”“岳飞精忠报国母刺字”“成吉思汗挥师踏欧亚”“关汉卿愤写《窦娥冤》”等文化历史事件知之甚少,对我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认知。甚至把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动挨打,被西方列强瓜分成为半殖民地,归结为传统文化造成。这也是导致大学生缺乏自信的又一原因。

(三)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予以漠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八年的文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二年的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年的文化,是以培养“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对这些先进文化,很多大学生缺少足够的了解和关注。对什么“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对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张思德、杨根思、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欧阳海、王杰等英雄模范知道的也不多。相反,对非主流文化却十分迷恋,对一些消极颓废、玩世不恭的人生信条记得清清楚楚。对美国好莱坞电影大片看过一遍还想看,对凶杀暴力影片感到很过瘾,对韩国连续剧也特别热衷,有时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这些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极大地阻碍文化自信地树立。

二、充分认清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构建软实力的基础,而大学生文化自信更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关键群体。我们是组织实施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的教育者,应该充分认清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文化自信是其他“三个自信”的基础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把“文化自信”上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四个自信”的理论高度,并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是为政治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而道路、制度、理论都属于政治范畴。文化自信是其它“三信”的基础,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当今,我们的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创作都要符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而讴歌。内蒙古乌兰牧旗文艺演出队,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好评。九十多只红色文艺演出队活跃在内蒙古,每支队伍每年下乡演出至少九百场次。使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及时传播到农村牧区使农牧民从中受到鼓舞激励和感染。而大学校园里,文化氛围更是浓厚,通过引导、教育、感染和熏陶,让大学生牢固树立文化自信的信心,从而逐步树立道路自信,理念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文化自信是大学生“三观”树立的基础

文化自信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文化自信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西方看待人生价值,就是赚钱多少。赚钱越多,说明人生价值就越高。否则,人生价值就越低。对待人生的看法,是自己享受了什么,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开豪华车,住豪华别墅,吃山珍海味,穿名牌衣服,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方式。对待世界的看法,西方是相信动物王国理论,即弱肉强食,国家强大了就要欺凌弱小国家和民族。不听招呼就动用武力加以解决,进行疯狂的掠夺。如何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我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必须涉及的主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从中了解到什么是价值,如何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树立高度的价值自信。大学生根据对世界的观察、人生和思考,辨别善恶、美丑,也就得到一体的认同。因此强调文化自信,对于“三观”的树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文化自信也是大学生立身做人干事的基础

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洗礼,对于如何立身做人,已经是有千古的铭训。“仁、义、礼、智、信”,是我们立身之基,得到了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的遵循。做人要讲诚信,这也是古人做人之道。对待父母老人要讲孝,孝顺。孝道也是人的为人之道。近几年来,赤峰市委宣传部提出赤峰人民要遵守六德:即官德崇实,民德崇善,商德崇信,学德崇智,职德崇精,家德崇和,在赤峰市产生强烈反响。市民记在心中,努力践行。赤峰学院的大学生们更是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学生在校学习刻苦,努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在社会上敢于担当,见义勇为;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智擒扒手;过马路见老人摔倒主动搀扶;发现同学有困难,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等好人好事屡见不鲜。在家里孝敬长辈,尊敬兄长,爱护儿童。讲礼让,讲奉献,讲和睦,争创文明家庭亦成风气。总之,文化自信,对于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立身做人干事确实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教育引导大学生对文化高度自信

(一)把文化自信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文化自信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全过程,有助于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目标,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须担负的时代使命。可以使大学生切实地感悟到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提升他们的文化辨别能力,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身素质和对当代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信心。

文化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目标是一致的。文化自信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培养目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又可以有效的培养文化自信。二者融合发展,互相影响,合力促进。

把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根本。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推进社會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大学生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要抓好风气养成这个关键。衡量大学生文明程度高低,很重要的是看文明风尚,精神风貌,人文氛围。要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抵制腐朽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强化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二)用强烈的文化氛围感染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

高雅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高校学生感受文化、感悟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自信。高等学校的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处要善于利用各个学院及学生会的特点去组织开展活动。让中国语言文学院组织“中国文学欣赏创作社”“诗歌朗诵社”“京剧戏剧欣赏研究社”“古典文学研究社”;让艺术学院组织“学生歌唱团”“学生舞蹈队”“学生曲艺团”“学生杂技表演队”;让历史学院组织“中国古代史研究社”“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中国当代史研究社”等等。学校还要开展业余文化讲座:如名著选读、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民族戏曲、民族工艺等演讲,让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促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在实践中树立文化自信。

(三)强化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创新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方式,充分利用微信、贴吧、论坛、博客、微博和专业网站等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扩宽实现文化自信的空间。在网络空间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传承活力的设计者、传播效果的监控者,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借助多元载体广泛传播文化要义,认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313-315.

〔2〕人民网.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EB/OL].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13605 8/415429/index.html.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十九大精神自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凝心聚力推进人民法院工作实现新发展
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
大学生之歌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