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19-11-29刘永福

关键词:模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刘永福

摘 要:大学通识音乐课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秉持开放、多元、立体的教学理念。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情感体验;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拓展教学空间;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彰显地域特色,传承民族文化,建立校本课程。力争使大学通识音乐课形同虚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和改变,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音乐通识课;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模式;资源

中图分类号:J60-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10-0140-05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推动高校艺术教育工作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指出:“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各校应将艺术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根据高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要求,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课程设置,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学秩序,促进该项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1]该《意见》的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被提高到了国家层面,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全国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大学音乐鉴赏”“大学美术鉴赏”“大学影视鉴赏”“大学美育概论”等公共艺术选修课程。

为促进“十三五”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确保各种既定目标的实现,2015年下半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十三五”学校美育教育的总体目标,即:“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关于“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该文件中也做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即:“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要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要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2]就大学通识音乐审美教育而言,要取得突破性进展,做到资源配置合理化,必须把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放在首位,也只有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才能确保大学通识音乐审美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达到音乐美育课程目标的实现。

一、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实践教学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视和研究,课程结构单一化的现象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和改变,“音乐鑒赏”成为大学通识音乐课的唯一教学形式和目标,其教学内容也仅限于“简单化”“粗放式”的“西方传统音乐”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的工作尚未得到真正落实,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随意性显而易见,其课程建设与普通中小学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二十年来,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国家对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格外重视,其课程标准不断修订和完善。自2003年至今,普通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已先后进行过两轮修订,并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素养与课程目标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在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方面,更加凸显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以普通高中为例,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其课程结构“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3],而且每一类课程中都包含不同类别的具体课程。如:必修课程包括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等;选择性必修课程则包括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等。此外,还有学校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学生兴趣爱好、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及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民间艺术传承等不同内容的特色课程。相比之下,大学通识音乐课的课程设置则显得过于单一。如上所述,在2006年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关于大学通识音乐课的课程设置,主要是鉴赏类课程,如《音乐赏析》《戏曲鉴赏》《舞蹈鉴赏》等,其课程结构远不及普通高中丰富完整。由于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泛简单化,目前大学通识音乐课与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没有太大区别,基本上属于重复性课程。由于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与普通高中形成良好衔接,课程教学的深入和提升无从谈起。加之授课人数多、班型结构复杂、管理不到位,起码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也很难得到保证。因此,从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来讲,大学通识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并不显著,音乐课程形同虚设。要从根本上扭转和改变这种状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优化课程设置,丰富课程结构。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写道:“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4]大学通识音乐教育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单一化的“鉴赏课”显然不够,而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深入性的教学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保证。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应该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符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特点的大学通识音乐课程标准,可以从专业性和模块化的角度加以考虑。所谓专业性和模块化,就是结合音乐艺术的学科特点和教学规律设置课程。众所周知,音乐艺术是理论性与实践(技能)性的高度统一,无论哪一阶段的音乐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二者缺一不可,理论是通过实践检验的,而实践又是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深入发展的。所以,大学通识音乐课程结构,也应该由理论课与实践课两部分构成,单一的鉴赏课程既无法做到“感受美”和“表现美”,更无法做到“鉴赏美”和“创造美”。

大学通识音乐理论课程,可由鉴赏类、史论类、知识类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构成。每种类型课程既要与普通高中有良好的衔接,又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提升和超越。要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指导下,根据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美育要求,创造性地设置课程。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不能像普通中小学一样,一味“按部就班”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否则,将会导致从初中、高中到大学同样的教学内容翻来覆去重复性讲授(鉴赏)的现象出现。此外,大学通识音乐课程设置还要兼顾到学校、学生和学科。从学校的角度讲,主要根据学校所处的地域和现有条件有目的地开设课程;从学生的角度讲,主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专业特点,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与其所学专业衔接紧密的课程;从学科的角度讲,要考虑到课程与教学的“互动性”和“研究性”,亦即在理论讲授的同时穿插一些与实践教学相关的内容,通过适当的“技能实践”或“理论研讨”,加深对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由于授课时间所限,大学通识音乐理论课程,除了设置常规的“中外音乐鉴赏”“中外音乐史论”“中外音乐知识”等课程外,还可以考虑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和有较高“学术含量”的“专题性”课程。如,针对文科学生,可考虑开设音乐与戏曲、音乐与文学、音乐与人文,以及文人音乐、词调音乐等等;针对理工科学生,可考虑开设音乐与声学、音乐与数学、音乐与治疗等课程。这种专题性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基础上有所超越和提升,而且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这种将音乐艺术与其学科专业融合在一起的做法,能够从内心深处感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和文化内涵,有利于人文素养和审美品味的培养和提高。

除此之外,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在强调理论课程建设的同时,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大众化的实践环节和实践类课程,单纯的音乐理论学习是不完满的,难以实现丰富情感、启迪智慧、陶冶性情的审美教育目的。从专业属性来讲,音乐既声音的艺术,也是情感的艺术,更是表演的艺术,学习者只有置身于音乐表现和情感体验之中,才能发现美和理解美,而音乐表现和情感体验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和完成的。无论是鉴赏类、史论类还是知识类课程,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具有“表演”性质的实践环节,有助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上所述,音乐既是情感艺术,又是表演艺术,理论课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增加情感体验的最有效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理论讲授中的枯燥乏味,而且能够使受教育者从内心深处感悟音乐艺术的真谛,将学生的音乐情感真正调动起来,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最好和最直接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自“登台表演”。随着社会艺术教育的普及,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不乏其人,有些艺术特长生的音乐才能甚至远高于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作为授课教师应该及时发现他们的“表演”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表演意愿,使其表演才能尽可能得到发揮。当然,实践性教学环节也不能完全由艺术特长生占有,而是要给每一位有“表演”意愿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唱一首家乡的民歌,表演一段家乡的戏曲,讲一段家乡的故事,只有这样,大学通识音乐教育才更加“接地气”,课程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实践类课程应该以“集体课”形式为主,教学过程中,将那些有“艺术特长”的学生通过班级的形式组织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设一些操作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如识谱课、合唱课、合奏课、集体舞课等,亦或是音乐与戏剧表演课、音乐与诗歌朗诵课等等。另外,实践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与大学生艺术团训练结合起来,比如,大学生民乐团、管乐团、管弦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业余团体的训练,完全可以成为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如此一来,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进一步学习巩固了原有的表演技能,又协助完成了大学生艺术团的排练任务,此乃一举多得。

总之,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应该在国家各项宏观政策、措施的统筹指导下,把加强实践环节、完善课程体系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力求做到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艺术感染力的深刻、强烈与否,取决于审美对象的参与程度,而情感体验的直接性,是获取最佳审美感受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

以往,很多高校的大学通识音乐课不仅以“鉴赏”为主,而且教学形式也较为单一,大都采取放视频、听音乐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要改变这种被动“鉴赏”的局面,除了要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不断优化组合外,探究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是决定大学通识音乐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普遍强于中学生,思想相对活跃,其理解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也远远高于中学生。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大学通识音乐课不能仅停留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层面,过分强调教师的“话语权”,应该把教学的“空间”和“舞台”不时交给学生,努力发挥每位学生潜在的“艺术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置身于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这样才能将大学通识音乐课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因为,艺术课(特别是音乐课)往往感性大于理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设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变,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为依据。从教学内容方面讲,无论“西乐”还是“国乐”,其经典作品浩如烟海,由于大学通识音乐课的教学时间有限,很难做到全部涉猎或全面铺开。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中外经典音乐作品中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是大学通识音乐课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不仅如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又关系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设和运用。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有所研究和把握,应该结合学生专业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教学内容雷同、教案课件长期不变的做法应当避免。

教学内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如前所述,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远远高于普通中小学生,已经由被动接受逐步向主动求索转变。大学通识音乐课如果仍旧向普通高中那样一味地放视频、听音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形中就会被削弱或压制,大学通识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将难以实现。因此,树立“开放性”“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是建构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理论基础。无论“鉴赏类”“知识类”还是“实践类”课程,“开放性”“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大学通识音乐课区别于中小学音乐课的主要标志,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及学科专业特点。另外,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对普通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视,新时代的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都普遍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具有了一些音乐方面的相关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音乐鉴赏的能力。大学通识音乐教育应该在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和进步,而不是照搬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更不能一味向专业音乐教育看齐。可采取互动、专题、观摩、网络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

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互动式”是大学通识音乐课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之一。“互动式”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所具有的音乐表现力,以及对音乐的认知态度和感悟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音乐才能”尽可能得到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既可以是音乐表演实践,也可以是“口头语言表达”。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语言畅谈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是大学通识音乐课教学的最佳情景,也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最有效途径。而且,无论“鉴赏类”“知识类”还是“实践类”课程,均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和方法。文理科的教学实践证明,“互动式”深受学生欢迎,应该成为教学常态。

大学通识音乐课教学除采用“互动式”外,“专题性”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值得思考和研究。从某种程度上将讲,“专题性”教学更符合高校的教学理念及学科专业特点。首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等都在不断丰富和增强,已远远不满足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更加强烈,而“专题性”教学符合大学生的年龄、心理及知识结构特点。其次,高等院校不同于普通中小学,学科专業划分较为明确,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不仅知识结构不同,而且对各种知识的获取也有不尽相同的要求,这就对大学通识音乐课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专题性”教学可以较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另外,由于课时及学分所限,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音乐史料、音乐常识,无论哪方面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仅从这点来讲,“专题性”是大学通识音乐课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最佳选择。

“专题性”教学内容的选择空间十分广泛和灵活。从所开展的实验教学来看,结合授课对象的学科及专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深受学生的欢迎。比如前面所谈到的,针对文科学生可选择与文学、历史、戏剧、电影等相关的音乐(事项、作品、知识)进行“专题性”教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可选择音乐与数学、音乐与声学、音乐与治疗等相关的音乐(事项、知识、作品)进行“专题性”教学。由于“专题性”教学与授课对象的学科专业结合紧密,符合学生的选课心理,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意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大学通识音乐课形同虚设的状况也会因此得到改变。

大学通识音乐课教学还可以采用“观摩式”,并以此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观摩式”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的“直观性”,比以往单纯的放视频、听音乐更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是一种“接地气”的教学方法。其中,不定期地“请进来”或“走出去”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观摩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品味。此外,“观摩式”教学对“校本课程”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是发掘课程资源、传承地方音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当今时代,在“非遗”保护传承以及“戏曲进校园”的大背景下,民间音乐、戏曲进入高校校园是一种必然趋势。大学通识音乐课完全可以响应和利用国家的这些政策措施,将民间音乐艺术家请进大学课堂,开展“观摩式”教学活动,通过近距离接触,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再者,“观摩式”教学也可以在班级内部实施,每个授课班级可不定期举办小型“音乐会”,把“讲台”当“舞台”,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拓展教学思路、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与音乐之间建立一种密切关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音乐”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建立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自信心。“观摩式”教学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更是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要求。

此外,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和普及的今天,“网络化”是大学通识音乐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利用“校园网”来完成。因此,建立专门用于大学通识音乐课教学的“校园网”必不可少。通过“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游览欣赏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知识,还可以及时了解各种音乐动态和发展现状,很多课下作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化”教学模式完成。总之,大学通识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应该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单一的模式和方法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开发课程资源 彰显地域特色

在国办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不仅明确了各级各类学校“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而且对普通高校开发课程资源也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其中强调:“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和使命感。”同时指出:“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开发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前不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法规,不仅明确了戏曲进校园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强调指出,“大中小学要结合实际,统筹利用各种资源,合理支持开展戏曲教育、戏曲社团建设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要适当增加戏曲等演出的场次。”[5]所有这些,为高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毋庸置疑,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课程管理体制的重大突破,也是健全、完善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体现了高等教育为地方文化建设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大学通识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课程体系建设尤为重要。但据调查了解,目前有关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显得相对薄弱。无论是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课程,还是大力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高校音乐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都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关于“开发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等政策要求,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地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仍面临一定的困难和阻力。

大学通识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在国家的各项宏观政策指导下开展,要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的理念,结合地方“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的属性特征,有步骤、有计划、有选择地深入开展。首先,让“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和课堂,或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观摩课”形式,演唱地方民歌、戏曲,讲述民间音乐故事,使大学校园和音乐课堂成为传播弘扬地方民间音乐的场所。以此增进学生对民歌、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引領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中华文化基因,建立深厚的民族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营造地方民间音乐传承发展的良好环境。

其次,教学实践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自身所具有的地方性音乐资源,多给学生提供、创造展示自己家乡民间音乐的机会,可以通过他们的展示和带动,营造教学气氛,将地方音乐实践教学活动推向深入。总之,祖先留下的宝贵音乐文化遗产,是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资源,将其开发好、利用好、传承好、发展好,是新时代赋予高校音乐教育的历史责任。

结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通识音乐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担负着“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音乐审美教育的神圣使命。大学通识音乐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为高校人才培养服务。要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方面加强探索和研究。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模式、开发地方资源,建立开放型、多元化、立体性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大学通识音乐课的教学层次和水平,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为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意见[Z].教体[1996]5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国办发[2015]71号.

〔3〕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0.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S].教体艺[2006]3号.

〔5〕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Z].中宣发[2017]26号.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模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