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媒体慈善的作用

2019-11-29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渭南慈善事业慈善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慈善事业、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等内容着墨精炼,为新时代的慈善事业给出了终极使命,进一步平衡地区差异、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补充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慈善能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温暖人心、稳定社会秩序,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是社会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中华慈善新闻奖”发起人之一,新闻界慈善志愿者团执行总干事徐学江说:“慈善事业是最令世人感动的事业,传播慈善文化是媒体人的光荣责任。”由此可见,媒体在慈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下面,以渭南日报社为例,探究渭南市慈善协会成立19年来,主流媒体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媒体慈善的宣传作用

媒体是一个宣传平台,向社会广泛宣传慈善事业,传播慈善理念,营造崇善、为善、行善、向善氛围。大力普及慈善文化,传导向善力量,弘扬慈善精神,是媒体责无旁贷的义务。《渭南日报》作为主流媒体和主要宣传阵地,在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按照新闻舆论工作的方针原则,办好新闻媒体,占领舆论阵地的同时,也要把慈善作为民生热点,高频率、广角度,广泛深入宣传、大力鼓呼传导。

渭南的慈善宣传,早期是慈善找媒体,现在是媒体找慈善。渭南市慈善协会成立之初,在《渭南日报》相继开设了以动态消息、政策宣传、深度调查为主的《渭南慈善》栏目和以慈善典型报道为主的《凡人善举》栏目,使之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热点板块;和渭南日报社共同编辑出版了协会二届以来记者所采写的精品稿件《媒体人眼中的渭南慈善》,渭南慈善发展纪实《守望慈善》等书籍,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协会还创办了《渭南慈善》专刊,刊载领导讲话,反映工作动态,指导全市工作发展。通过媒体宣传,群众进一步了解了慈善,增强了学习慈善典型、投身慈善救助的信心,营造了一个人人行善、人人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乐善好施的社会环境。

二、媒体慈善的引导作用

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这就需要有正确的舆论引导。媒体承担着信息传播者和社会文化引导者的角色,其宣传力度直接影响着人们对于慈善事业的关注程度。

在以慈善为主题的宣传中,媒体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取多种角度、不同方式,激发鼓励、标杆示范,唤醒更多人的爱心,使他们关注、传播、参与慈善。现实中,一个“慈善大使”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慈善专员”就是一个服务队,他们用一言一行,促进全民慈善良好风气的形成。生活中,不少受助学子走向社会后资助他人,成为慈善人;不少受助者心怀感恩,帮助着周围的人。事实证明,媒体通过宣传善人善举,不但可以使慈善行为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而且还能让慈善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媒体慈善的参与作用

在慈善宣传中,媒体既是策划参与者,又是实施践行者。媒体积极参与慈善,体现着一种全新社会价值观的形成。这种价值观,具体到个人,是每个人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关注提升;具体到媒体,则意味着慈善不仅仅只是一种媒体精神,而是越来越内化为一种媒体责任。

实践证明,媒体参与慈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媒体具有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感召力等独特优势,便于整合各方资源。在慈善宣传中,媒体人宣传着慈善,慈善也感染着、教育着媒体人,发慈善心、说慈善话、做慈善事、守慈善规,成为慈善事业的代言人,慈善工作的爱心大使,慈善精神的践行者、推崇者,起到了影响众人,教育后人的作用。

四、媒体慈善的纽带作用

在慈善宣传中,媒体和媒体人不仅仅连接着慈善机构,还连接着党政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连接着干部群众,连接着千家万户,媒体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联络桥梁、沟通桥梁,起到纽带作用。进入手机互联网时代,在全媒体形态下,媒体慈善通过电脑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链接慈善相关机构、政府、企业、个人等,整合各类资源,开辟多种渠道,有步骤分阶段地实施“精准扶贫”“关爱留守儿童”等慈善领域需求,集结更多力量改变以往慈善单向一次性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受助群体长时效的困境。

通过线上与线下,大数据时代的渭南慈善,催生了大量慈善组织,也激活了人们对慈善的热情。数字最具说服力。2019年,以“宣传慈善法,唱响慈善人,做好慈善事”为主题的“9·5慈善之夜”公开募集文艺晚会,现场募集善款(物)4765.58万元;“99公益日”,三天募集1167.37万元,在陕西省各地市慈善机构中筹款排名第一。

五、媒体慈善的监督作用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一个重要功能,慈善事业是一种自发零散的民间行为,这就需要媒体积极发挥监督作用,确保慈善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媒体对慈善公益组织捐款使用、项目运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报道,提高了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也有利于提升透明度。媒体在对慈善公益组织进行监督时,还需要媒体人具备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引导公众进行理性判断。

多年来的实践体会,媒体对慈善工作的监督有三个方面。其一,客观报道。通过媒体报道,可以使公众了解慈善组织是否设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对慈善资金是否实现透明化运作等;其二,问题曝光。媒体对于那些损害慈善事业的贪污、浪费、挪用等问题毫不留情地公开曝光,可以起到震慑作用;其三,内部送阅。媒体对一些不宜公开批评、披露的问题,可采用内参、送阅件、情况反映等送阅形式,向慈善机构的上级部门或有关领导反映,以引起领导重视,采取措施解决,从而起到监督和促进慈善治理,依法施善,遵章运作,勤廉治会。

六、媒体慈善的助推作用

媒体助推慈善事业,有利于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社会价值;有利于公众认识慈善、了解慈善,增强参与慈善事业的爱心和动力;有利于创新慈善资源交流方式,让慈善资源切实发挥作用;有利于整合政府、社会、企事业等多方力量,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慈心为民,善举济世;安老抚孤,济贫解困。在媒体的助推下,渭南慈善紧扣精准扶贫,以爱心为动力、以募捐为手段、以帮助弱势群体为目的,形成了规范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现代“大慈善”发展新格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综上所述,媒体慈善是慈善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媒体要想在慈善公益活动中发挥推动作用,在全方位参与慈善事业、主动传播慈善文化的同时,不能将媒体当做慈善机构,把自己当成职能部门,而是要选准位置,把握方向,拿捏好分寸,发挥媒体优势,扬长避短,引导慈善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持续推动慈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渭南慈善事业慈善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肩负使命的奶奶
慈善之路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 年征稿启事
慈善义卖
J.K. Rowling Receives a Rare Honor from Prince William at Buckingham Palace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组织相关知识问答
慈善组织的登记、认定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