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IM技术下施工现场科学管理探究

2019-11-29李艾霖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动态信息化

李艾霖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在过去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由于施工现场工序交叉复杂的施工方案选择,不能进行较好的比选;施工现场的各工序、机械的碰撞问题,难以有效检测;施工现场的可视化难以做到实时更新,现场平面图的动态管理难以实现;施工材料信息化管理程度低[1]。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施工成本、质量、进度以及安全的有效控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BIM 进入我国的工程建设管理。建筑信息模型的出现解决了传统二位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可对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进行管理[2]。BIM 自身集合了各种材料、结构、形状的信息,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同一平台上,共享同一建筑信息模型,利于项目可视化、精细化建造。BIM 不再像CAD 一样只是一款软件,而是一种管理手段,是实现建筑业精细化,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工具[3]。此外,根据模型中的属性信息集成施工现场危险因素的信息,减小碰撞,减少设计变更。通过这些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进行工期的优化、成本的动态管理及质量的全面控制[4]。然而,在实际施工现场如何将BIM 技术落实在项目的建设工程中,实现在BIM 技术下的施工项目科学管理是推动该项技术的重点。现今在施工现场存在BIM管理设备缺乏、技术人员欠缺、管理体系不完善、BIM 标准未出等诸多困难,都是阻碍该技术顺利推行的重要因素。

1 国外研究现状

BIM 的应用开始于美国,2003 年美国有关部门就推出了BIM 计划并发布了相关指南,2009 年便有了一系列关于BIM 的相应的标准,推动了BIM 的大力发展。威斯康辛州成为美国第一个要求州内大型公共建设项目使用BIM 的地方,早在2013 年美国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BIM 使用率已经超过50%。后来在欧洲国家政府和BIM 工程项目管理技术框架下推动作用明显,如丹麦在2006 年政府就推出了促进建设工程改革的BIM 模板,后经过多次修改后成为国家标准。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已经制定相应标准,并将BIM 技术运用到施工管理中[5]。

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2003 年引进BIM 技术,2011 年住建部发布了《2011-2015 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在施工阶段研究与应用BIM 技术,有利于保持BIM 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过渡的连续性,从而降低信息传递过程的衰减,在大型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研究BIM 技术的管理系统。紧接着全国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在BIM 技术上作了诸多的研究与工程实例探索。同济大学何清华等在文章《BIM 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障碍研究》中介绍了现今国内外BIM 使用的情况,分析了BIM 在推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银行科技研发中心项目上采用BIM 技术对标准化施工现场进行了动态管理,从建立协同平台、不同施工段的动态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西安科技大学的师征在文章中对BIM 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与组织设计进行了探究。重庆大学杜长亮将BIM 结合VR 技术相结合,提出了采用该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动画模拟,进行员工培训,安全控制等内容。清华大学郭红领等在《BIM 和RFID 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集成应用研究》中分析了结合RFID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预警与控制。重庆大学王廷魁等将BIM 与ISGP 结合,可以实现材料储存优化[6]~[10]。

3 结论与展望

以上的研究集中在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和对施工现场某部分工作的管理技术上,对于在BIM 技术下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模式的探究相对较少。因此,在未来接下来的研究中,将采用前人研究的BIM 技术下结合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通过调研各中大型施工企业,找到目前BIM 推动的难点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研究如何在BIM 技术下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的管理,将从软硬件资源配备、人才资源配备以及在BIM 技术下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与流程三方面进行着重研究,探究出一套适用于中大型工程在BIM 技术下的施工现场科学的动态管理方式,为推动BIM 技术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使用作出一定贡献。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动态信息化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