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背景下壮族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龙脊平安壮寨为例

2019-11-29

绿色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龙脊梯田壮族

苏 年

(桂林理工大学 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1 引言

集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浓厚的人文底蕴之大成的平安壮寨是龙脊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旅游开发20多年以来,闻名中外,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但由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片面强调表面景观的开发,盲目追求现代化、利益化,忽视了平安壮族生态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平安壮寨的民族文化正渐渐走向衰亡。本文力图从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角度,提出平安壮寨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对策,促进平安壮寨旅游业从浅层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变,由低效粗放式向高效精细式提升,以期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2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概念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这一概念源于生态人类学,它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所特有的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的物质技术手段、制度措施、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的总和[1]。中国各少数民族因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所孕育的生态文化也各具特色,许多学者展开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袁国友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的思考和认识,也包括各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经验性感知,当然更包括居住在特定自然生态条件下的各民族在谋取物质生活资料时由客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主观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双向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文化模式或文化态度[2]。

郭家骥认为“生态文化”是一个民族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及其被环境改造的过程中,文化与自然互动而积累并形成的经验、知识,这些地方性的经验和知识仍能适应当地特定生态环境,并且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因其以少数民族为研究主体,此概念亦可当作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定义[3]。

安颖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定义为各民族在生活于其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的物质生产手段和消费方式,以及朴素的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和卓有成效的方法[4]。

而后,廖国强、关磊综合学术界已有论述,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出界定: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中国各少数民族在与自然生态环境交往的悠久历史中,以独有的生态观、文化观和宇宙观为指导,将调适生态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落脚点和归宿而形成的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生态观念(精神)文化的总和[5]。

3 平安壮族生态文化的内涵

学术界普遍按照文化人类学的关于文化的三分法,将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划分为三类: 生态物质文化、生态制度文化和生态观念(精神)文化。

3.1 平安壮族的生态物质文化

生态物质文化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和消费手段,主要是指生产生活方式、聚落设置、服饰等。明朝万历年间,廖姓祖先从庆远府(今河池宜州)迁徙到龙脊,开辟新的生产生活空间。

3.1.1 梯田景观

壮族培育和种植水稻的历史由来已久,“水田”在壮语中就是“那”或“纳”,所以“稻作文化”也可以称为“那文化”。龙脊山岭绵延,地势崎岖,不适宜开展稻作生产,平安壮族在山坡上开垦出小块梯田种植水稻,长此以往,独具特色的梯田稻作形式由此衍生,壮阔的梯田景观体现了独特的文化适应体系[6]。而梯田修筑必须先保证灌溉,平安壮族修渠设笕引用高山泉水灌溉,形成一套完善的水利设施[7]。

3.1.2 饮食

梯田稻作农业生产模式构成了平安壮族以稻米为主食,以玉米、薯类等旱地杂粮为补充的饮食结构。他们培养出并广泛种植的同禾、香糯、大糯等稻谷品种,成为日常生活的主食,还用糯米制作成粽子、糍粑、五色糯米饭、猪血肠、甜酒汤圆等食品。

3.1.3 建筑

平安壮寨的建筑顺应山势,平行等高线而自由布局,因地制宜,因势导利。平安壮寨的建筑是干栏式吊脚楼建筑,壮语中的“栏”即为房子, “干”是“上面”的意思,“干栏”是指上下层的房屋。平安壮寨的建筑一般是三层的结构,双坡屋顶,单檐口四面倒水,一层圈养家禽家畜,主人起居在二层,三层为阁楼,用以存放粮食。这样从低凹处垒砌地基,建成高脚干栏的建筑形式[8],既能够适应陡峭的地势,充分利用土地,又可以免于潮湿地面的困扰,具有小巧轻盈、灵活多变的特点。

3.1.4 服饰

平安壮族的传统衣着简朴典雅,来源于自己种棉纺织、染色缝制。妇女衣服分为夏装和冬装两种,夏装上白下青,冬装为青色或黑色无领对襟布衣。头戴洁净的印花头巾,耳悬串珠耳坠;手套银制镯环,脚穿竹麻草鞋[9]。

3.2 平安壮族的生态制度文化

社会组织和规约制度则是文化在制度层面的体现。平安壮族聚居区独特的地理特征、生产方式及生活习惯,促生出具有约束力的较为完备的社会组织形式和具体执行措施,其中以寨老制度和乡规民约最为典型,对平安壮族的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1 寨老制度

龙脊聚居区的寨老制度是一种村民自治制度,出现时间较早,由村寨、联村寨和十三寨三级组织构成。村寨寨老为本寨族人民主推举而出的德高望重的老人,负责本寨社会秩序、乡邻纠纷,主要履行族长的职责。联村寨老由同姓族人推选,主持联村宗族祭祀是其主要职责,因此被称为“某氏清明会”。村寨寨老组织、联村寨老组织都是同姓组织,以血缘为纽带,十三寨寨老则以地缘为纽带,由村寨、联村的寨老联席会议协商并推举的3-5名大寨老组成,不按姓族人口比例配置。作为龙脊聚居区的最高管理组织,主要职能是维护龙脊聚居区的社会秩序、执行乡规民约、组织武装抵御外侵、调解村寨间的纠纷、对外交往等。如今平安壮寨实行“村长制”,但“寨老制”仍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

3.2.2 乡规民约

乡规民约主要由寨老们讨论制定,参与讨论的族人也可发表意见,并且由绝大多数族人同意才算通过。通过的乡约有二种形式:第一种是涉及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乡约,诸如农业生产、祭祀等,范围广泛;第二种是专门性的带有强制性的规例,例如“烂崽”、“窝赌”、“偷盗”等都是严厉禁止的,甚至于栽种禾苗禁放牲畜[10]。内容主要有:①经济活动方面—保护农事生产。如“遇旱年,……,不得改换取新,……,以滋生讼端”[11],是维护农作物生长、调节水资源分配;②社会生活方面——维护社会治安。如禁偷盗,“偷盗鸡鹅鸭犬,一经拿获,罚钱……”[12];解决族内田土经济纠纷以外的其它民事纠纷,“禁村中口角之事,宜行理论解释,……,如有不息,明头甲公断”。龙脊聚居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形成了的一套完整的制裁体系,对于违反乡约的不同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处理办法,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保证了平安壮族乡约制度功能的实现,维护了区域社会的稳定[13]。

3.3 平安壮族的生态观念(精神)文化

生态观念(精神)文化是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形而上的思考和认识,即尊重、爱护人、亲近自然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主要是指语言、自然崇拜、宗教、节日习俗等文化现象。

3.3.1 语言

平安壮族的母语是壮语,属壮族北部方言“布也”土语,移居桂北山区几百年来平安壮族始终保持着传统的语言,是其沟通交往的主要工具。

3.3.2 自然崇拜

平安壮族相信万物有灵,表现出自然崇拜如山、火、土地的崇拜,以及图腾崇拜如牛图腾。火是平安壮族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但不知自然火燃烧的原因,因此对其产生恐惧感,故而产生崇拜,这也使得人们具有较强的防火意识。牛是平安壮寨人图腾崇拜之一。平安壮族以农为本,牛在农事活动中的作用巨大,也就被当成神灵崇拜。

3.3.3 宗教信仰

平安壮族信仰师公教,师公教是壮族传统文化的母源。师公教经书中的观念是祈求祖灵、鬼神等护佑后世人丁繁衍、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表达出对生命的祝愿。师公教的法事祭仪一般有师坛法事、家族法事、村寨法事。但并未产生宗教职业者,这些道公仍然从事生产。

3.3.4 节日习俗

平安壮族节日众多,月月有节,受到族人极大的重视,逢节必过。一年中正月有春节,二月有春社节,三月有清明节,四月有牛王节,五月有药王节,六月是莫一大王诞生节,七月是中元节,八月是中秋节,九月是重阳节,十月是罢谷节,十一月是吃冬节,十二月是送灶王节等。这些节日几乎都与水稻耕作相关,节日的主旨在于求得生产繁荣、生活健康,稻作在平安壮族生活中的分量之重,便可从此中窥见[14]。

4 全域旅游建设中平安壮族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旅游开发使得平安壮寨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增加了平安壮族的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质量,推动了经济发展,也改善了当地的教育水平。随着平安壮寨旅游业的发展,平安壮族生态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大大增强了平安壮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4.1 梯田文化遗产的危机

平安壮族生态文化的核心是稻作文化,实质是梯田文化。梯田作为平安壮族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和旅游吸引物,是以梯田外观为物质承载,而造就宏伟壮观的梯田反映了平安壮族的勤劳精神与惊人智慧,这才是其真正的精神内涵所在[15]。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平安壮族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农耕而转为以第三产业为支柱的社会形态,梯田的功能也随之转变——保水田面积减少,旱田增加,荒田面积扩大,塌方严重,破坏了梯田景观的视觉连续性和整体美、规模美。

4.2 传统干栏建筑的“现代化”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平安壮寨的大部分建筑因其使用功能和对象的转变而产生变化,主要表现在:①建筑材料的变化。如今平安壮寨新建的房子或是房子的一部分采用砖混结构,已经不是全木结构,但为了用传统的风貌吸引游客会在外表用杉木板进行包装。②内部空间布局的变化。为了满足接待游客的需要,一楼已改为餐厅和厨房,二楼作为客房,还增加了砖混结构的阳台,取代了以前晾晒东西的晒架。③建筑高度的变化。因采用了砖混结构,房子的承重能力增强,层数也随之从二层或二层半加高到四层,建筑高度和建筑体量增大。

4.3 民俗节庆原真性的弱化

平安壮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缺乏民族生态文化保护意识,为经济效益而强调人为的民俗节庆,致使其产生出表演化、功利化的一面。

4.4 生态环境的退化

平安壮寨的自然环境也遭到了破坏,主要体现在:①给排水设施不完善,梯田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管道由村民私接到家中,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污管道。②旅游业兴起之初,为建造更多家庭旅馆,平安壮寨周边的树木砍伐过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5 全域旅游建设中平安壮族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策略

5.1 保护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原真性

5.1.1 保持和维护平安壮族生态文化的真实性与整体性

平安壮族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生态文化,通过梳理平安壮族生态文化,在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时,保持和维护其真实性与整体性,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将独特的壮族生态文化鲜明化,打造“乡村特性”和“民族特性”。

5.1.2 深度挖掘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的核心产品

作为全域旅游的载体,平安壮寨首先应当在原有观光旅游为主的模式上,深度挖掘特色民族生态文化资源,开发一系列与之相关的体验、文创、科普、度假等现代游客需求的产品;其次是在完善食住行游购娱这些旅游要素的基础上,让本地居民参与进来与游客进行互动,以突出游客的体验与参与的项目为核心产品,建设个性化的旅游品牌。

5.2 创新全域旅游思维

5.2.1 联动发展,构建平安壮寨特色产业链

依托龙脊梯田已形成的规模,升级旅游产业要素,甚至是融合重组以提升旅游资源的附加值,充分发挥旅游与农、工、文、医等产业融合的作用,构建以平安壮寨生态文化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链,促进地方产业融合发展。

5.2.2 差异发展,优化全域旅游空间

龙脊为壮、侗、苗、瑶等多民族聚居地,因相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相似的旅游开发产品,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出现屏蔽现象,降低了游客重游率。针对这一问题,整合利用各个民族村寨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从主题形象、旅游业态、特色产业等思路进行差异化发展,互通互补,优化全域旅游空间。

5.3 优化管理模式

全域旅游的“全域”体现在多地域共同配合、多主体同时参与。根据平安壮寨旅游发展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选择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区参与、区域合作的运营模式,政府加大监督和支持力度,企业拓宽和延伸产业链,社区创新旅游经营方式,区域合作产生协同效益。

5.4 拓宽营销渠道

平安壮寨已经具有一定知名度,因此仍以常规营销手段为主,但需另辟蹊径,拓宽营销渠道。鼓励游客在具有较强互动性、分享性的社交网站如微博、微信等分享其在旅游过程中的优美景色、愉快心情及享受到的高级服务,用以吸引游客,达到复利式营销的效果。

5.5 完善服务体系

设立游客服务网点,及时有效地为游客解决问题,提升服务质量;从旅游安全监测平台、安全管理平台及安全监督平台方面加强旅游公共安全管理;加强对平安壮寨旅游工作人员安全常识的培训;严格监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制定预警预案,预防旅游事故。

6 结语

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标志,不断地随着民族成员意识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只是对少数民族生态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一种方式,更科学的策略与方式需更深入地进行研究。

猜你喜欢

龙脊梯田壮族
甘肃梯田
赏龙脊记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Cat’s book》
龙脊梯田
龙脊梯田
壮族山歌
“龙脊辣椒”过节
元阳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