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探讨

2019-11-29牛志文

绿色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森林

牛志文

(晋中市太谷县林业局,山西 晋中 030800)

1 引言

森林属于生态环境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生长周期较为漫长,期间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侵害,其中病虫害的威胁最为致命。防治病虫害就是指预防并治疗森林中发生的病虫灾害,这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最近几年病虫害对林业资源的破坏力越来越强,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

2 林业病虫害发生特征

林业发生病虫害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种类繁多,造成严重损失。根据不完全统计,很多地区的林业害虫的种类都多达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其中最难防治的、危害最大的病虫害就是美国白蛾、松材线虫,特别是在北方,林业苗木品种以油松、白皮松、云杉、杨树和柳树等为主,不仅造成林业木材大量减产,还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当地生态环境,损失惨重。另一个是范围扩大,根治难度增加。随着国家倡导保护环境和发展林业产业,全国各地的人造林面积逐步扩大,但种植的树木种类比较单一,发生病虫害的范围和程度都在扩大。尽管一些地区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林业病虫害,从一定程度上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但冬季偏暖增加害虫的越冬存活率,进一步增加防治难度[1]。并且杨扇舟蛾、松毛虫、青杨天牛、落叶松尺蛾等害虫极易成活,只要发生就会快速爆发,很难根治,如果前期监测预报工作不到位就难以及时发现,发现时已经到了最严重的危害时期,往往无法有序开展防治工作。

3 林业病虫害的主要成因

3.1 森林本身抵抗能力较弱

正如前文所述,为扩大林业资源总量,国家大力提倡种植人工森林,人工林和天然林相比防护病虫害的能力更弱,加上一些地区为推动经济发展,导致天然林过度砍伐,很多有价值的生态林区遭到破坏,使得森林系统严重失衡,促进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如果情况严重,林业病虫害会形成恶性循环,减缓树木生长速度,降低林木品质,引发环境污染问题,导致林业病虫害越来越严重[2]。

3.2 治理病虫害的难度较大

现阶段防治林业病虫害的难度很大,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防治病虫害的周期存在差异,防治过程相当复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林业管理者对病虫危害的认识不够,忽视病虫害监测工作,病虫害监测体系也不完善,而林业病虫害的繁殖传播速度较快,因防治不及时引发灾害。这就需要林业管理部门正确有效地监测病虫害,全面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林业经济有序发展。

3.3 使用防治药物不够规范

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一些部门及人员对防治方法的认识有偏差,错误地认为药物使用量越大防治效果就越好,且喷施药物的周期越短越好。这样做不但难以收到良好的病虫害预防效果,还会导致病虫害增加抗药性,便后续防治难上加难,整体治理效果大打折扣。即便在后续工作中增加药物使用量,也很难有预期的成效,林业病虫害依旧存在潜在威胁,不利于森林的生长[3]。

4 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策略

4.1 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森林防御能力

重治不重防是防治林业病虫害的一个突出问题,实际上在培育森林的过程中加强营林管理,例如从选地、选种、育苗、造林、经营、抚育和采伐等环节保护树木健康生长,尽可能减少病虫来源,能有效协调林业中各种生物的关系,增强树木的抗性,这是林业病虫害工作从被动防治变成主动预防的根本途径。实际上不管是对于天然林还是人工林都要使用合理有效的抚育方法,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整个林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贯穿病虫害防治,加强综合治理[4]。例如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培育健苗健树,构建林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增强森林本身的防灾控灾能力;注意合理搭配树种,营造混交林,使用近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模式,增强林分中生物的相互制约作用,促使林业生态环境不断趋于稳定;培育更多抗病的品种、树种,增强林木抵御病虫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深入分析森林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因地制宜选择树种,提高林木成活率,并在种植之前做好消毒处理工作,在种植好以后加大林业管理力度,定期清除杂草,修剪多余树枝,预防产生病虫害。除此以外,加强植物检疫,因为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间的互动交流越来越多,重大外来病虫害传入及暴发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必须落实植物检疫工作,减少或杜绝危险性病虫的传入,同时做好国内各个地区的植物检疫工作,防止病虫害扩展、蔓延。

4.2 注重灾情监测,奠定防治工作基础

为了做好有效防治森林有害生物的准备工作,森林有害生物预测预报部门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加大对重点林业区域、名木古树地域和主要监测预报点的能力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立由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中心牵头、各个监测点为基础的强大测报网络,实时地、连续地监测森林生态系统,通过积累数据、分析数据,形成较为完善的、与自然条件更接近的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模型,精准预报森林有害生物的发生与发展情况,针对森林有害生物监测数据实现立体采集和网络传输、自动处理、智能预报、科学决策。

与此同时,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工作中,出具预防报告是重要内容,林业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气象条件、历史数据等,积极检测林业病虫害的情况,全面掌握其发展态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方案与策略,及时处理问题。例如必须严格落实森林有害生物事件的周报告制度,考核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的绩效,保证不出现漏报、虚报、瞒报等问题。并且还要多渠道丰富监测预警方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形式向全社会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扩大监测预警范围,优化服务。另外,继续建设森林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建立健全测报中心的信息处理系统和测报点的基本情况数据库,实现对信息采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决策等关键性测报流程的全过程管理,从重防治逐步转移为重预防。针对有严重危害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应实施专项监控,预报有害生物在森林的发展趋势、动态,为防治部门及人员提供可靠工作依据。

4.3 实行无公害防治,提高工作实效性

使用化学药物防治病虫害是常见的方法,很多严重的林业病虫害都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加以防治,但在防治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因为化学农药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也会危害林业中的有益生物,使用不当会破坏林业生态平衡,形成更严重的灾害。因此,为促进林业生态发展,提高林分质量,应使用物理、生物等方法实施无公害防治[5]。物理防治技术属于常见的无公害防治,例如在害虫猖獗的时期用一些设备人工捕杀害虫,提高控制效果;使用物理阻隔技术,即在林业病虫害传播环节采取物理手段阻隔其传播路径,预防病虫害范围的扩大;使用物理诱杀技术,也就是在林业病虫害多发阶段使用黑光灯、高压电网灭虫器等诱杀害虫,将其消灭;温湿度调节技术,即通过暴晒树种等方式消灭病虫害。

生物防治技术更是重要的无公害防治方式,不但能保证防治工作的实效性,还能节省成本。例如用林业虫害的天敌进行防治,这是常用的防治方法,即把一些天敌昆虫引进森林,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减少病虫害的基础上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平衡,保证正常进行林业生产;引入一些益鸟防治林业病虫害。因为森林中的部分鸟类主要以害虫为食,如啄木鸟、山雀、灰喜鹊等,可以在森林之中为它们修建鸟巢,为这些益鸟提供有益环境,帮助防治病虫害。也可使用微生物进行防治,包括病毒、细菌等,白僵菌就可防治马尾松毛虫等林业虫害,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和林业发展效果。

5 结语

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为显著提高工程成效,保护好森林资源以及生态环境,务必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范围扩大等发生特征,把握森林抵抗能力较弱、病虫害治理难度较大、防治药物使用不规范等因素,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加以防治,主动加强营林工作,提高森林防御能力,同时注重灾情监测,积极实行无公害防治,保证林业病虫害防治成效,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林业病虫害森林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