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国有林场体制改革及林业文化建设研究

2019-11-29韦存瑞

绿色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林场林业森林

韦存瑞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广西 南宁 530031)

1 引言

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建设美丽广西的总体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增长、增加社会就业、拉动经济需求。 “十三五”期间,实现以经营加工林木资源为主的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以提供生态休闲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等林下经济。

2 林场产业建设

2.1 推动林产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主体作用,鼓励林场加工企业与相关科研院校联合开发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对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普遍性技术开展技术攻关。优先提升林木资源加工工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定制化,不断满足下游产业对木材工业产品精细化、多元化、功能化的需求趋势。着力发展无醛板、防潮板、防火板等特种人造板及人造板二次加工,开展木材仿真技术研究,大力加强无污染、抗性强、高稳定性功能人造板和定向结构板的开发利用,加快实现抗静电、抗辐射、阻燃、防雷、防腐等功能;支持发展高档纸及纸制品、木材粘胶纤维等高端产品。集中力量在桉木利用技术上取得突破,大幅提高广西桉木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继续开展区直林场严重亏损企业的“减亏为盈、扭亏增盈”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效应。适应国有林场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广西国旭林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通过整合和优化区直林场内部资源,激发人造板产业发展活力,促进区直林场人造板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造板产业市场竞争力,从而推动人造板产业做大做强[1]。继续发展松香、八角、油茶等优势林化产品,加大科技投入,重点在做精做细做优上下功夫,研发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功能用途广的林化产业下游产品。

2.2 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加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涉及森林旅游方面的建设投资,有计划地建设适度规模的服务性配套基础设施,打造集素质拓展、健身疗养、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绿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森林旅游景区。以靠近城市的国有林场为重点,围绕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林场的长期发展需要,积极发展商贸仓储物流、普通商品住宅等产业。加大探索力度,通过重组、参股等形式,支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全面推行区直林场大宗物资电子交易平台电子化购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为契机,支持对林场园林绿化苗木基地和花卉盆栽基地的建设,林场积极承揽铁路绿化、公路绿化、小区绿化、工业园区绿化等系列绿化工程业务,促进林场园林绿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林场基础数据翔实、技术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发展各类林业技术服务机构,通过市场机制为林业生产提供调查设计、资产评估、林权交易等信息咨询技术服务。整合南宁市城郊的自治区直属高峰林场、七坡林场、南宁树木园和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统筹规划建设一批森林旅游项目,形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森林旅游产品,打造集森林休闲观光、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科普于一体的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形成广西森林旅游的龙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3 加快发展林下经济

在保持国有林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规划原则,鼓励林场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休闲观光等优势产业,有效盘活森林资源。结合实际分析市场、发挥优势,做到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旅)游则(旅)游,宜加工则加工,长短结合,突出重点,做到“一场一业”、“一场多品”。根据市场容量确定发展规模,坚持高起点、高品质、品牌化的发展思路,探索出符合本场的发展模式,实现林下经济产品“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高标准建设一批林药、林菌、林菜、林花、林下养殖等示范基地,引入民间资本和龙头企业,真正为各地发展林下经济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创新林下经济经营发展方式,推广“抓两头、活中间”的种养模式,抓好种苗种源、抓好市场销售、放活职工中间种养环节,打造“公司+基地+职工”和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提高林下经济的规模化、效益化、组织化程度。到2020年,全区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实现总产值50亿元以上。

2.4 现代特色林业产业示范区建设

按照全区林业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布局,国有林场积极参与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集合各种要素,吸引各类资本,打造知名品牌,培育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经营集约化、产品系列化、产业一体化的现代林业发展。鼓励国有林场开展精深加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发展园区内循环产业,延长产业链。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发展上下游配套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大力拓展现代产业社会化服务,使产业分工全面细化,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园区产业体系充分发育、完善。

3 林场民生水平建设

3.1 全力抓好贫困林场脱贫工作

根据国家林业局2013年3月15日发布《国有贫困林场界定指标和方法》标准界定,全区还有52家林场属贫困林场。贫困的原因主要国有林场经营性亏损、生产生活设置条件差、职工收入明显偏低。贫困林场要与全国人民于2020年同步进入小康社会。重视贫困林场脱工作,把贫困林场脱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究部署;组织编制全区和贫困林场的脱贫实施方案,明确脱贫的时限、任务、措施;明确贫困林场脱贫责任,把责任落实到各个林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积极融入国有林场改革,争取国家、自治区的扶贫资金和政策性金融资金,通过改革,明确国有林公益性质,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产业[3]。确保贫困林场按计划脱贫。

3.2 妥善安置林场富余职工

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内部消化为主,充分尊重职工意愿,多渠道解决就业”和“以人为本,确保稳定”的原则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安置主要途径包括离岗退养、协商解除自谋职业、自然减员逐步消化、技能培训再就业、发放森林管护服务劳务等方式。对于国有林场改革前应保未保人员,按规定应补缴以及应缴未缴的社会保险费,在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时予以清欠。其中,对于符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按现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好参保前原属编制内、现已退休的人员的退休待遇问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国家和自治区相应标准核定其基本养老金,并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同时执行全区统一的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3.3 加强林场文化建设

全面规划林场林区和谐文化、森林文化、生态文化建设,充分考虑林场的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自身条件,挖掘每个林场自身“林场精神”。以国有林场优秀职工为核心,加强与中国农林总工会对接,积极宣传先进人物,树立国有林场干事业的标兵,提高林场干部职工的核心凝聚力。加强林场职工生活区文体设施、娱乐设施和休闲设施的建设,营造融洽的林场生活区氛围。提高森林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打造“生态林场”文化品牌,形成丰富多彩的林场文化建设新格局。

3.4 积极解决林场整合过程中的民生发展

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规模小、人员少、地处偏远、分布零散的林场,根据机构精简和规模经营的原则整合为较大林场。积极推进生态移民,将位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不宜人居地区的场部,结合全区城镇化建设,将职工生活区逐步就近迁到小城镇。充分考虑职工生产生活需求,尊重职工意愿,合理布局搬迁职工安置点,既要方便林区职工生产生活,又要有利于林场资源管护。加大林场撤并、生态移民政策支持力度,林场撤并搬迁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参照执行独立工矿区改造政策。妥善安置因林场撤并和生态移民产生的富余职工,统筹解决符合政策的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问题。

猜你喜欢

林场林业森林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加强国有林场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The Last Lumberjacks
林场起火了
湖北3家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