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会计”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19-11-28陈蒙梦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课程课堂教师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  混合教学模式  改革

一、案例改革背景

(一)改革背景

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技[2016]2号)等文件精神,2018年3月起,广东财经大学华商会计学院制定并推进适应“大智移云”的“互联网+会计”专业教学综合改革方案。针对职场对新时代会计师的职商提出新的要求,注重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改革体系中,推动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二)案例介绍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会计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实施“互联网+会计”教学改革,采取试点的方式。截至2019年6月30日,在班级选择方面,特色班和普通班分别选择一个班级为试点班;在课程选择方面,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四门课程作为试点课程。

二、教学改革过程

借助互联网平台,创新教学模式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教学一体化改革将课堂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上,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展示小组案例成果,解决第二课堂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第二课堂上,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基本知识,并可以团队合作方式完成第一课堂布置的任务。

(一)教学改革设计

探索“互联网+”线上线下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是“线上”吸收硬知识,“线下”培养软实力。按照掌握知识的层级划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张春芳,2018)。将6个层次的知识融入到课内和课后学习中,学生主动学习的部分,归类到课外“线上-课后”学习,比如识记和理解的知识点;学生被动学习的部分主要是归类在“线下-课内”学习,此部分涉及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知识。

(二)课前准备

教师制定计划、布置任务,学生课前学习、讨论,检测。教师应该制定详细的课前准备计划,提供教学PPT、教学视频;布置任务应细化到要学习的具体章节内容及哪部分的视频资料,而非空泛布置任务,并对学生的课前准备进行检测,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检测的类型:以个体检测为主,集体检测为辅,以线上题目和线下题目相结合,如教师应设计测试的题库,对学生的检测题目及形式应该多样化、差异化。

(三)课中教学

本文将此阶段划分成三个场所:多媒体教室、企业、模拟实验室。企业和模拟实验室可让学生对企业的运营及基本的财务处理流程有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便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假设学生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在课堂上,教师可将本堂课的内容精炼且有逻辑的讲述一遍;接着学生可展示学习成果;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解答,此部分可以先由小组之间解决,解决不了,或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部分可以由老师执行;最后,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

(四)课后升华

同学们可以借助微信、QQ等交流工具,将不懂、疑惑或者不同见解的部分与教师探讨。同时,教师应设计相应的试题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需要改进的部分多听取学生和同行的建议。

最后,教师可给出评价机制,如下所示。

总成绩=(课前准备+课后升华)×20%+课中内化×30%+期末考试×50%

目前,教改班的成绩仍然是按照平时成绩40%加上期末成绩60%,算加权平均成绩。

三、教学改革成效

(一)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传统课堂,一个教师面对几十甚至几百号学生,无法关注到每个学生及跟踪其学习情况。“互联网+”课堂模式,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学生遇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教改前,学生与教师的双向沟通途径有限,更多的是课间或者邮件联系。教改后,借助教学APP,学生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在软件上提问,并得到解决。

(二)激发学习兴趣

实施教改之后,学生学习兴趣有所提高。从调查2016级教改班的《中级财务会计》课堂上收集的数据来看,103名同学,70.8%的同学认为学习变成一种兴趣,而且愿意自己去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并享受其中的成就感,20%的同学认为教学手段的改变对学习影响不大。

(三)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及分析能力

教改之后,通过分组及破冰之旅等活动,使不同的学习个体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比如,收入准则相关问题的探讨。从学生的反馈得知,首先,小组得商讨确认主题;其次,組长列出框架,商讨后分工;再次,寻找资料并共享;最后,再汇总、综合、排练。

四、改革实践中的困难

(一)易陷入“形式重于实质”的漩涡

在实施过程中,若不拿捏好“度”,教师和学生均易陷入过于注重形式的漩涡。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易过于强调观看教学视频,适当借助教学视频利于学生提前预习课本知识,过多占用课余时间不利于学生战略安排学习和生活,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课中,不同的教师对课堂设计不一样,且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各异,若设计、运用合理,激发学生的兴趣,那课堂必然精彩纷呈。但教师的精力有限,只能选择部分课程重点设计,其他的内容就易被形式化,与过往的教学方式无异。

(二)资源不足

在第三方提供的网络平台上,提供的资源分成三类:视频课程、资源库和活动库。其中,视频课程较为完备,每门课均有线上教师视频;资源库还是以PPT讲义为主;活动库的资料较少,需教师和学生找寻资源。

(三)未实行差异化考核方式

目前,教改班的考试方式与传统教学班相差不大,主要还是平时成绩加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最大的区别就是平时成绩会用到“金豆”(线上参与度越高,金豆数越多)。

五、展望

(一)转变考试方式

首先,在教改班级,期末考试成绩应更侧重平时成绩,适当降低期末卷面分数的比重。如,

总成绩=(课前准备+课后升华)×20%+课中内化×30%+期末考试×50%

其次,教改班的平实成绩具体应包括课前预习模块,课堂回答问题及团队展示,课后作业(包括个人和团队作业)部分。根據每个模块的完成量化,给出金豆。

最后,期末考试从内容和形式上应作出调整。从内容方面上讲,应重新设计考试题型。教学中设计头脑风暴、案例讨论等模块,为考核学生的日常学习成果,期末可增添一些开放型考题。从形式上讲,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考试代替纸质化考试。

(二)教学效果量化

为了更准确评价教学改革成效,应该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在此,设置以下几个一级考核指标:教改班学生就业情况、教改班学生工作后两年的表现、教改班学生考证情况、教改班与非教改班知识遗忘对比、教改班学生的思辨能力、教改班学生学习兴趣、教改班与非教改班期末成绩对比、教改前后自主学习能力等。关于评价指标的分值以及二级指标的设定,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强化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应“去形式化,重实质”,形式很重要但不是机械地运用,而是将形式、内容、设计有机融合。

(1)课堂准备方面。一方面,因平台现有的资料有限,教师应寻找资源,扩充资料;另一方面,将相关的预习资源应课前一周的时间发给学生,便于学生提前预习。

(2)短视频录制。部分课程可由本校老师录制视频,供学生使用。比如,《战略与领导力》,这门课程在平台上没有相关资源,但是又比较适合混合教学方式,可由课程负责老师自行录制短视频。

(3)课堂上灵活应变。课堂中可以有教学程序或者基本的逻辑,但是归根还是需要教师灵活应变。比如,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反馈,适时调整。

六、结束语

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成果,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只要恰当运用并有效实施,教改能达到预期效果。通过收集匿名反馈信息,学生认为混合教改方式激发了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活跃了班级气氛,且收获斐然。

改革伊始,不可避免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对“互联网+”混合教学改革的理解差异;教师需花更多时间用于思考课程设计;由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成混合式教改方式,部分学生的排斥心理;学生层次的差异,教改方式如何运用在分层教学中;资源的获取不充分;在高校中,传统制度的制约及各部门配合存在的问题等等。

在教改实践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培养,教师努力做到理念新、思路宽、方法新,面对困难敢突破、善作为。

参考文献

[1]陈蒙梦.“互联网 +”背景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第23期.

猜你喜欢

课程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