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生一课”到“一课一生”

2019-11-28张玉萍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公开课数学课堂

张玉萍

题记:如长风穿林而过,不留痕迹,却在每一片叶子的心中种下了飞翔的梦想,让每一粒种子获得向光生长的力量,那是用生命和灵魂汇聚成的动力,是永驻心底的爱之长风,永远不止不息……

我的足迹 ——“一生磨一课”

每一位老师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都在最初的教师适应期(也就是毕业后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几年时间内)经历过“关键事件”,也就是对其后续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的“第一次”事件。我的“第一次”事件是刚刚参加工作一个半月之后,学校一年一度举办的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首先我选择了较难讲的内容“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我积极认真地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借鉴了大学学习定理的方法,将一个较复杂的定理分解若干引理,由于我对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作了较大的改动,而且对内容的把握相当不熟练,在试讲的时候,竟然忘讲了引理2,可想而知那是一堂彻底失败的课,但在老教师的帮助下,我没有气馁,一遍一遍地试讲,一点一点地反思,一次一次地改进,最终这节课不仅获得了一等奖,而且得到了全校领导和教师认可。因为这次事件,激发了我努力向上的决心和信心;也使我发现“磨课”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而且能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

从我踏上讲台的第二年至今,我一直在做各级、各类公开课,从学校一年一度的青年教师汇报课、高三复习研讨课,到哈尔滨市骨干教师示范课、走进名师示范课,从黑龙江省的说课大赛到东北地区的数学教师教学比赛,直至全国数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全国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比赛。上课的地点从北方边境绥芬河到渤海湾的葫芦岛,从中原的郑州到古城西安,我平均每年至少做两节市级以上公开课。也许有些教师认为,做“公开课”就是“作秀”,和平时教学没有什么关系,但我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体会到,公开课是教师“磨课”的最佳土壤,每一次的公开课都使我的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首先,做“公开课”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得成长的养分。因为做“公开课”要查阅文献,经过集体备课、反复推敲,多次试讲、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甚至包括专家的指导和点评,可以说集结了同行、同事、学生和专家的智慧,它是博众家之长、补己之短最好的学习机会。

其次,“公开课”能促进我们的教育智慧生枝发芽,不断地绽放花朵。因为每一次“公开课”都需要我们突破和创新。

1998年,我选择了“函数的单调性”这一内容参加东北三省教学比赛,在备课的过程中,我逐步意识到能否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概括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是本节课的关键,怎样处理这个关键问题,我绞尽脑汁,做梦都在想,但毫无办法,这时也有一些教师认为,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不可能自己概括出定义,教师应该给出定义,然后帮助学生分析定义的要点,但我坚信,一定要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定义,从而培养学生图形语言和数学语词符号之间的转化能力,我通过多次试讲分析出学生对于图形语言和数学语词符号之间转化的思维跨度,并发现这一思维过程有三个台阶,根据这三个台阶,我设计了“问题序列”,使学生拾阶而上,找到了用数学语词符号概括数学现象的方法。所以在赛场上,当葫芦岛市第一中学的学生自己概括出函數单调性的定义时,我非常兴奋,真切地体会到了突破与创新给教师带来的幸福。每一次公开课,都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多琢磨一点点,在大家都有些迟疑的事情上更坚定一点点,在多数人认同的情况下多质疑一点点,在事物发展的必然道理上提前一点点,做每一件小事,就是一次成功的储备和积淀。所以说公开课是激活教育智慧,积累教育素材的最佳阶段。

第三,做“公开课”帮助我们的教学结出累累硕果,每一次公开课集结了大家的智慧,作为公开课都会有突破和亮点,怎样提高对一节课中亮点的认识,进而形成一种解决同类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理论,我认为课后的反思、总结和提炼比备课、上课更重要。在绥芬河市我上了一节“椭圆的几何性质”一课,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数学难点是高度抽象的,越难的知识越不能单靠教师声嘶力竭地讲,没有人能够完全知道学生的灵慧,只有让他们自由思考和实践。所以应该在难点处设计一个开放的探究空间,教师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序列,让学生一步一步地顿悟,达到自主建构的目的。这个反思形成了我处理教学难点独特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当我们把公开课的亮点通过提供和概括变成一种经验时,就会把这种自己总结的经验有意或无意地应用到平时每一节的教学设计当中去,那么突破与创新几乎在每一天的每一节课都经常出现,当下课的时候,学生经常不自觉地爆发热烈的掌声,我真切地感受到课堂就是教师幸福的舞台。

我不仅磨自己的课,还喜欢磨他人的课。有一次作为听众参加同课异构活动,其中的一节生物课脱颖而出,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节的课题是《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利用》,上课伊始教师设计了一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情境,一段视频里一颗幼苗一点点成长,逐渐枝繁叶茂,繁花似锦,展露出勃勃生机,学生正被这美好的画面吸引的时候,突然画面一转,慢慢的植物的叶子又一点点萎蔫了,花儿凋落,枝干枯死,让人感到无奈和惋惜,老师没有用专业术语,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赞叹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对生命的渴望,这个情境唤醒了学生内心对生命的敬畏,他们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走进了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利用,整节课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甚至谈到要敬畏自然,要热爱生命。通过对比,我发现这节课的成功源于问题情境的设置起到关键的作用,那么问题情境设置的目的到底有哪些?什么是好的问题情境?通过对大量教学案例的分析,我提出创设问题情境要达到实现以下五个目标: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使学生明确研究问题的必要性和方向,第三要提供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资源库,激活学生的思维,第四要尽量渗透学科文化,体现学科的价值,第五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包含疑惑感、美感、甚至责任感等。

我的求索——“一课为一生”

曾经读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庸医危害的是人的健康,而庸师危害的则是人的灵魂!”

经历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两位教师苏轼的《赤壁怀古》同上同一节课,他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怎样理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尽”字,当学生讨论过后,老师给出了不同的结语,一个说“尽”是尽头的“尽”,苏轼认为一个人无论取得什么样的丰功伟绩,都会被历史的长河所淹没,另一个则认为,“尽”是“不尽”的意思,苏轼在赤壁仍然能够想起周瑜、诸葛亮,说明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不会被历史淹没,而是千古风流,后人颂扬。那么面对十六七岁的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理解“尽”,不管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无论什么样的课程形式,课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教学生什么,仅仅是教知识,教会知识,使学生会学知识吗?教学还应该有一种社会功能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

数学特级教师张思明老师说:“携教育理想,行进在教育改革进程中的教师要用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格的魅力赢得师德的表率,因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会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作为一名教师,在社会高度关注高考分数情形下,我们怎样做才能不随波逐流,我们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好学生的近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课堂怎样能做到不仅仅关注知识,更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

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习近平主席提出教育是“立心铸魂”的伟大事业,教师要“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有一次,我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们讲了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情,新学期开学学生报到,哈师大附中有一名高三学生在学校门口惊奇地发现,学校的大操场地面红绿相间,好像铺上了一层塑胶,他异常兴奋,快速地跑到操场上,结果令他很失望,实际上地面只是刷了一层像塑胶的油漆,他很难过,晚上回家和妈妈说,我们学校太穷了,等我毕业挣第一笔钱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的母校操场铺上塑胶。讲到动情时,我的眼角微微泛着泪花,学生们都静静地听着,他们的神态让我感受到他们明白了,作为哈师大附中的学子,要有家国情怀,这正如哈师大附中校长刘大伟在开学讲话中说道:“如果你觉得祖国不好,你就去建设她,如果你觉得他人没素质,你就做一个高素质的公民,因为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祖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若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其次,我要把哲学思想和方法融入到我的数学课堂中去。数学课如果把大量的时间关注于解题,可能有助于提高高考分数,但学生讨厌数学,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甚至是欠缺学科素养,影响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很多时候我都在思考我所传授的知识能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哲学思想,怎样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和学生学习极限思想的时候,我考虑到从公元前五世纪的“穷竭法”“割圆术” 等问题中蕴涵的朴素极限思想,到十七世纪牛顿和莱布尼兹创始微分法和积分法,直至十九世纪初欧拉和维斯特拉斯定义,经历了千余年的认知历程,可见概念中“无限变化趋势”相当抽象,所以我让学生比较循环小数和数1的大小,让学生体会,这是无限问题,从有限走向无限就是取极限,实质上是哲学中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与高一学生学习数学集合这一章的时候,我和学生一起回顾小学认知数域的过程,我们从生产生活需要出发,先定义了自然数,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有依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我们要研究更多数之间关系,数学就定义了加减乘除等运算,那么对于集合这一范畴,我们应如何研究呢?首先要定义集合,其次要探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定义集合之间的运算,即交、并、补,等等,这样做不仅仅帮助学生体会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结构和秩序的科學,更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认识客观世界结构和秩序的方法,当学生学习平面向量等新的数学空间的时候,就知道如何来研究,也就是掌握了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论,进一步理解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我的理想——“守正与创新”

在今天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盲目地跟从和学习曾一度使我迷失了方向,我认真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是否适合每一个学科和每一节课程内容、每节课是不是都需要翻转,都需要“先学后教”?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所谓“教无定法”是我遵守的课堂教学准则,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对象的不同时期、所传授知识的不同特点,都需要我们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时需要预习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有时不需要预习,学生带着新奇走进课堂,有时学生来讲解,有时学生出题考老师,等等,课堂永远是灵动的,我们要依据学情和知识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侧重个体应学习到哪些知识,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主且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则侧重于个体可能学到哪些知识;前者强调理性知识、间接经验的重要性,后者重视默会知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前者注重基础,但缺乏创造,后者富有激情,但容易脱离实际,二者就好比一棵大树,前者是大树的根基,但却缺乏枝繁叶茂,缺乏生机和活力,后者是大树的枝叶,看似郁郁葱葱,但根基不稳,营养不足,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我们的教学应该是培育“根深叶茂”的大树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做到“守正创新”,“正”是“新”的基础,“新”是“正”的发展,“守正”要求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过去,“创新”告诉我们不能墨守成规,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的优势基础上大胆创新,要想培育“根深叶茂”的大树,“守正创新”的理念就应该贯彻到我们每一节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2013年1月,我在美国进行教学交流的时候,听圣地亚哥教育学院的教授自豪地说:“美国学生的创造力远超过于中国学生。”同时我们也被问及“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基础远比美国学生扎实”,我们都在寻找对方的答案。走进圣地亚哥圣西诺高中的历史课堂,倾听着四十分钟美国学生对二战期间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中的两个问题的积极探讨,回望我们的传统课堂,我感慨美国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课后的实践作业,但也同时发现美国课堂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课堂知识容量和我们课堂比较相对少一些。或许答案是这样的,谁能将基于前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和基于美国现代、后现代教育理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谁就走在世界教育改革的前列,谁就站在人才培养的制高点,“中国梦”要求我们基于中国文化,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以培育大树为目标去摸索“本土化”的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勇于实践,承担起这份责任。

“一生磨一课,一课为一生”,我对教育珍藏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知识、敬畏文化,它使我的教学精益求精,返璞归真;敬畏事业,敬畏生活,它使我的教学塑造人格,滋养心灵;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它使我的教育立足发展,回归本质,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开启智慧,在开启智慧中净化心灵。

猜你喜欢

公开课数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