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生活以文化人

2019-11-28林肃秋董越宏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风筝课外试题

林肃秋 董越宏

2019年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课标中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为基准,内容上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遵循多年来省、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与框架,结构上以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与分析、作文三个板块呈现。

卷面总分120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阅读理解与分析46分,含古诗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第一题为古诗文阅读,包括古诗阅读和古文阅读,第二题为说明性材料阅读,第三题为议论性文本阅读,第四题为叙述性文本阅读;作文50分,命题作文。

24个试题中,可圈可点处颇多。笔者认为立足生活,以文化人当是整套试卷最为突出的亮点。

立足生活,关注情感体验。试题一脉相承,将“立足生活、读书学习”的命题立意、无声地贯穿于试卷始终,意在引导学生真实阅读、深入阅读,培养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整套试卷以陆蠡《囚绿记》中的语句“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开篇,就像是与考生进行交流,娓娓道来,情感真挚自然,充满着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这样的考试过程应该是一段轻松愉悦而充满诗情画意的旅程。

课内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以宋濂讲述自己刻苦求学的故事作承接,课外文言文来自蒋士铨的《忠雅堂集》,与课内文言文“学习要注重积极求索的内在动力”内容巧妙对接,告诉我们“学习还需要鞭策督导等外在因素”。课内与课外作对比,重在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鼓励学生注意日常积累,课内打基础,课外见功夫,这样的延伸拓展可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关注自我体验,促进自我成长。

叙述性文本阅读选取了作家宗璞的《好一朵木槿花》,这篇文章虽然涉及的社会背景距离考生的生活有些遥远,但是因为考生在苏教版教材(旧版本)八年级下中学习过作者的《紫藤萝瀑布》,因此,第一印象并不陌生,且两篇文章均为写景状物散文,又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样为学生完成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做了很好的铺垫。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使用的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主题为哲理之思的第五单元,也收入了《紫藤萝瀑布》,这篇《好一朵木槿花》是作为课外推荐阅读篇目出现在课后习题“积累拓展”的第五题(宗璞有不少写景状物的散文,如《丁香结》《燕园树寻》《好一朵木槿花》,课外找来读一读并进行比较,看看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里。如此种种,传达给我们一个信息,语文学习的方法是相通的。通过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迁移到对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阅读,或者做群文阅读,相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能够引导学生抓住课外拓展延伸的好时机。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当学生在课内《紫藤萝瀑布》的学习中真正领悟了这句话所蕴含的人生真谛,相信他们对于这篇课外阅读文章的理解,难度自然也会减轻了许多,那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秉承的“文以载道”的任务,就在命题人选材选文中得以轻松体现。

再看试题的设置,如第22题(1)填空题型,要求依次写出作者对木槿花态度变化的过程,考查学生从文章中提取相匹配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能力。试题上横线前几个提示词语的出现,一是学生答题的参考,二是行文思路的顺序指南,从而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又给后面23题对选文“写作手法”的考查搭设了一个台阶,从内容到写法,由浅入深,试题命制的结构层次分明,充分体现了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分值设置也清晰适当。

第24题,问答题型,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感受,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自我认识能力。一方面学生要准确领悟字里行间作者所表达的主要情感,而不被文章里作者一时的感受所迷惑,同时更主要的是需要学生将这种领悟、感受用文字表达出来,对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反思、反省,从而完成自我内化、自我完善以及自我认知能力提升的过程。

这样的文学类阅读,既有细腻的感性认识,又有自觉的理性思考,它不仅能够唤醒考生日常生活的积累,还能够调动考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重新认识身边的生活,从而生发出认同感和获得感。

这样的选文充盈着一股生命的张力,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也为我们语文教师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平时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选择应立足日常生活,注重思想内涵,关注学生品德修养,切实发挥优秀文化的熏染作用和浸润功能。

以文化人,彰显民族自信。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当文化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而不是英国人或者日本人,除了这些生理特征的差异,更多的是文化气质的不同,是集体人格的迥异。所谓中国心,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化、华夏美学滋养的一颗心。

2019年大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就带着这样一颗中国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开阔的视野,引领着考生走进历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如阅读(二):阅读下列说明性材料,完成16-18题。(5分)

【材料一】

关于风筝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斗笠、树叶说,认为风筝的出现受到被风吹起的斗笠、树叶的启发,还有帆船、帐篷说,飞鸟说等。观点虽不统一,但风筝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并无异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风筝,不过为木质。

随着造纸术的发展,从唐朝开始,纸糊的风筝逐渐兴起。到了宋代,放风筝已经成为当时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明清时期,风筝的制作技艺、装饰技艺得到空前发展。至清朝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摘编自《早春的风筝》)

【材料二】

风筝上绘制的图案十分丰富,它们往往寄寓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蝙蝠并不美丽,但因与“遍福”“遍富”谐音,中国人就常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以“福燕”为代表的傳统北京沙燕风筝,整个翅膀上都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传统吉祥图案也不少,如“龙凤呈祥”“鲤鱼跃龙门”“百鸟朝凤”等,这些风筝图案无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摘编自网络)

【材料三】

在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当时放风筝的情景。河边,有身着不同色彩衣服的几个人。其中,两个成年男子在放风筝,风筝高飞在空;一小童立在旁边抬头凝望,身后一人着深色衣服,怀抱衣着鲜艳的孩子,亦是盯着高空中的风筝;稍远处的树下,站着两个男子,同样注视着高飞在空中的风筝。

(摘编自《〈清明上河图〉中看清明民俗》有改动)

16.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介绍了关于风筝的哪几方面内容?(3分)

17.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中国人把蝙蝠图案绘制在风筝上,寄寓了人们追求幸福的愿望。(1分)

18.材料三的内容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句话?(1分)

试题采用多文本非连续性阅读的形式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的表达集中在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上。面对同一个话题,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风筝的起源和发展,风筝上绘制图案的寓意以及古人放风筝的习俗。三则阅读材料,以“风筝”为载体,分别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本的内在联系,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清不同文本上下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地思考。“风筝”带着学生们,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从春秋到明清,从《清明上河图》到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古今一体,延续传承,民间艺术推陈出新,具有了恒久的生命力。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信息化时代,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又可以陶冶情操。人们画风筝,在笔墨纸砚中体验龙飞凤舞的潇洒;人们制作风筝,在推理计算中展示大国匠心的严谨;人们放飞风筝,自然也到了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境界。这样的游戏,活泼而不粗野,热情而不放肆,比之现代人其他形式的文化生活,风雅数倍。其实,这才是真正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精致生活。人与自然,完美和谐。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至今还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风筝已成了中国的骄傲和文化符号。

试想,放飞风筝的快乐,莫过于此。考生静静地阅读着,想象着,回忆着,放飞者和欣赏者相视而笑,这不带有一种心意相通的默契吗?那一只一只的风筝,温暖的,不仅仅是人,也是灵犀相通的心吧。

这样的阅读,既关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同时又与时俱进。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文化的内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更体会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间艺术已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凝聚着人们生活情趣的民间艺术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直被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我们的文化自信也愈加坚定。

习近平曾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内心,坚定文化自信。因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一说到中华文化,人们就会想起诗词歌赋、戏曲汉服、民俗节气、文房四宝等,不同门类,随便说出一种,都有很丰厚的内涵。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面也说明了每个人接触文化的内容不一样,所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水滴石穿、聚沙成塔的过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引导,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每位学生都有文化的基因,而我们教师要做基因的唤醒人。

文化的根,来自历史,来自生活。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养育学生的文化人格,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希望通过这样一道试题,能引领教师开发出更多的傳统文化素材,探索出一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从而帮助学生建设其美好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风筝课外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