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一种力量叫中国粮

2019-11-28曹茸李竟涵

华声 2019年11期
关键词:粮食农业

曹茸 李竟涵

2018年9月,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农场,习近平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中国粮食,中国饭碗。”作为新中国不可或缺的大粮仓,黑龙江垦区每年输出的商品粮可以养活1亿中国人,商品粮调出量约占全国各省粮食调出总和的1/4。而就在几十年前,这里还是沼泽遍布的茫茫荒原。70年、百万人的不懈奋斗,让荒原变成了现代化大农场。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浓缩了70年来中国粮食生产的跨越发展,是“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坚定决心的生动写照。

吃得饱——

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艾奇逊曾预言,中国人口众多,历代政府都没有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同样,共产党政权也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但70年来的发展证明,我们有决心、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吃饭问题。

看总量,1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仅为2263.6亿斤,2018年达到13157.8亿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了1万多亿斤;看单产,1949年我国粮食平均亩产仅为68.6公斤,2018年达到374.7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4倍多;看人均,194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209公斤,2018年增加到470多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同期人口增长一倍多的情况下,人均粮食占有量翻了一番多,尤为不易。

简单一组数字,背后是突破资源制约的创新探索——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口粮作物之一,解放初期亩产仅有126公斤。1959年,我国第一个矮秆水稻品种“广场矮”育成,使稻谷产量增加20%~30%,水稻单产迎来第一次突破;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进行的杂种优势利用带来了第二次突破,水稻单产首次冲过400公斤大关;被誉为“东方魔稻”的超级稻,从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到1000公斤,不断刷新着单产纪录,让中国人彻底告别了饥饿。

数字背后更是持续深化改革的勠力前行——

1978年冬天,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随着“十八个红手印”被庄严摁下,种子、田地、生产工具分到了村里各家各户。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被打破,1979年秋季,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当年全村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1966年~1970年5年的粮食产量总和。

改革的春风从凤阳吹向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1996年首次突破1万亿斤大关。

而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国家重农强农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强。2004年、2006年起国家在主产区分别对稻谷、小麦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农民种粮有了“定心丸”,仅2004年一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760多亿斤的增产量。

2006年,在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宣告取消,农民每年减轻税费负担超过1335亿元。同年,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四项补贴”制度建立。中国农民种地不仅不用交税,还能拿补贴,增减之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出来。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迈上1.2万亿斤台阶。

70年的实践,中国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之问。

吃得好——

2013年,中国粮食实现了连续10年增产,攀升至一个新高点。然而,也有一些关于“粮食太多了”“粮食不需要自己种”的声音开始发酵。

困惑并没有持续太久。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一次高规格布局粮食安全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新战略引领着新实践。尤其面对粮食产量、库存量、进口量“三量”齐增,加工企业“吃不饱”、农民粮食“卖不出”等矛盾,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以全国广袤粮田为棋盘,一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棋精彩展开。

无效供给减下去,有效供给增上来,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据农业农村部统计,仅2018年一年,我国就调减非优势区水稻800多万亩、玉米400多万亩,大豆、薯类、优质饲草等短缺品种补位。从今年启动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预计今年全国大豆播种面积超过1.3亿亩,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亩,为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增添了底气。

种植结构调整、三产融合、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临储政策取消……一场从供给侧发力的粮食产业全方位变革如火如荼。

“我们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基本实现了由‘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指出,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越来越丰富,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充盈,大国粮食生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

不愁吃——

对于“中国饭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着清醒认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要让有限的耕地产出养活十几亿人口的粮食,耕地红线必须守住。严守耕地红线,既包括数量红线,也包括质量红线——守住优势区,全国划定10.58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守好“两区”,可保障中国人95%的口粮、90%的谷物供给;让农业不再靠天吃饭,全国建成6.4亿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超过10亿亩;一半农田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

科技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提高到58.3%。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仅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便可达10%以上。

蓬勃发展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则成为农业科技落地的“精锐部队”。目前,全国土地经营权流转比例达36.5%,家庭農场近60万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21.1万家,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36.9万个,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问题,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粮食安全,不仅是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确保任何时候都能产得出、供得上。资源透支的老路走不通,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回归绿色本色。

如今,随着科学施肥、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绿色防控等绿色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化肥施用量已实现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4%,农用地膜回收率60%,大国粮食的绿色转型正稳步推进。

摘编自《农民日报》 2019年8月14日

猜你喜欢

粮食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