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思维与表达: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

2019-11-28李怀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整本书爸爸过程

李怀源

整本书包含的内容丰富,可以为学生提供整体的学习情境和广阔的学习空间。因为整本书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为学生的阅读素养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是,在学校中的读整本书教学的可能陛不会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这是由学校的功能决定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阅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作出选择,从一本书的社会价值、文学价值出发,确定其教学价值,进而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如何从整本书纷繁的内容中梳理出可供学生学习的内容?我认为,可以按照思维和表达两个方面来确定教学目标。而实现此教学目标的是学生可以参与的学习活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发展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同时获得思维能力发展。

我执教了《亲爱的汉修先生》的读后讨论课,并与三年级的学生一起交流。这是我第四次执教这本书,每次执教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上课之前,学生已经读过这本书了,通过使用我提供的预学单,梳理了该书的基本内容。这次是读后讨论课,更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揣摩作者表达方式的过程中,积累基本的阅读经验和表达经验,进而学会表达。

我确定了思维与表达能力发展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分为:猜人物,交流读书感受;出示细节,想想为什么;聚焦主角,思考成长过程;回归整体,领悟表达方式;介绍作者,总结读法。从学生的自我感受,到整本书的内容理解,再到领悟表达、总结读法,希望为学生阅读经验的积累搭建支架,在阅读经验的基础上发展其思维与表达能力。

一、发展思维

思维是内在的。对小学生而言,思维发展需要借助具体的中介物。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转化,把要教给学生的变成学生可以学的,把要让学生学的变成学生可以参与的活动。

1.凭借语言思考

在与三年级学生进行讨论的时候,我设计了可以让他们参与的活动——猜人物。“猜”并不容易,要凭借具体的語句作出思考和判断。

教学实录一:猜人物进行思考

(1)-句话,猜人物

师:下边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打开书,找到任意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当你读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就能让别人猜到是谁。

(学生读书)

师:谁能读给同学听听,让他们猜一猜?好,请你们到前面来,五位同学。咱们有个规则:如果你们能够猜出来,他们就回去坐着;如果你们猜不出来,他们就要先陪老师站着。

生:“一二年级时,同学们都叫我‘矮冬瓜。”

生:鲍雷伊。

生:“小心,别丢了你的假牙。”

生:法兰德林先生。

生:“我想做一个防盗警报器。”

生:鲍雷伊。

生:“我的牙齿长得整齐又健康,省下不少钱。”

生:鲍雷伊。

生:“雷伊,看到你的笑容真好,希望你能一直这样开心。”

生:法兰德林先生。

生:“我不需要再假装写信给汉修先生。”

生:鲍雷伊。

师:看来这个难度太小了。想不想挑战难度大一点的?

(2)一句话,猜不到人物

师:找到一句或者一段话,读出来,让别人猜不到是谁说的。

(学生读书)

师:谁找到了?请到前面来,就五个人。这次规则变了:谁一读就让别人猜出来,那就陪老师站着;别人猜不出来,就回去坐着。

生:“记得把鼻子擦干净。”

生:鲍雷伊的爸爸。

生:“我比较像他家这边的人,他老爱这么说。”

生:鲍雷伊的妈妈。

生:“他说他在等人家往车上装马铃薯。”

生:鲍雷伊的爸爸。

生:“我的个子中等,没有红头发之类的特色。”

生:鲍雷伊。

师:我觉得到前面来的同学有必要总结一下经验,怎么一读就被人家猜到了;下面的同学也总结一下经验,为什么他们一读,你就知道是谁。

生:因为他们读得太熟了。

生:因为他们读了最代表那些人物说的话的句子。

师:通过这个小的环节,老师知道了,你们把这本书读熟了。

两个活动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容易猜到,一个是不容易猜到。当学生去找这样的语言的时候,就要思考:那些能够体现人物鲜明特点的,肯定是容易猜到的;那些别人不太关注的,肯定不容易猜到。学生去猜别人找出来的语言时,也要根据人物作出判断。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这个教学设想是能够实现的。学生的思维与书中的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

2.凭借细节思考

细节最能够表现人物内心活动和性格特点。教师让学生凭借细节结合整本书的内容,进行整合解释。整合解释的过程先是要定位信息,然后发现问题,再根据问题找相应的线索,这样才能够形成自己的解释。整个过程都是在书中细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思考、推论和判断的。

教学实录二:思考“我的胃”

师:老师开始向你们请教问题了。这是我读后想不太明白的,看你们能不能帮帮老师。

“电话铃响了,妈妈正在洗头,她让我去接,是爸爸打来的,我的胃忽然变得很沉重,好像要垂到地上了,我每次听到他的声音,都会有这种感觉。”

为什么听到爸爸的声音,“我”的胃就变沉重了呢?

生:我觉得是鲍雷伊恨他爸爸。

师:你们同意吗?他只说了观点,没说证据,你有没有证据来说明?

(生摇头)

生:我觉得是因为他爸爸每次都叫他“小子”。

生:因为他爸爸每次答应他要给他打电话,都没有打。

师:是,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大家再到书里找找原因。

生:因为他爸爸把“土匪”给弄丢了。

师:把“土匪”给弄丢了,他就觉得胃很难受。大家看这里最关键的是什么啊?是胃很难受对不对?

生:鲍雷伊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就和妈妈离婚了。

生:因为他爸爸有一次请一个别的小男孩吃比萨。

师:在哪里?你能在书里面找到吗?

生:82页。“喂,比尔叔叔,妈妈让我问你,我们什么时候能吃比萨?”

师:我觉得这二者之间没什么关系啊。

生:后面一句说“我的肠胃一阵痉挛”。

师:(纠音)痉挛。肠胃痉挛,知道“痉挛”是什么意思吗?就是抽搐,难受,不舒服。这句和后面的那句有什么关系吗?

生:“我正要说,我懂,但是一件可怕的事发生了,我想那是这通电话里最可怕的部分,我听到一个小男孩的声音。”

师:他连起来了。你们觉得这一部分和我说的话有联系,那到底是什么联系呢?谁能一下把它说清楚?

生:因为爸爸打来的电话使他想到了这一段对话。也许他想到了这一个小男孩。

师:想到了这个小男孩又有什么呢?

生:他以为他爸爸把他给抛弃了。

师:好,谁能完整地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

生:因为小男孩说,“比尔叔叔,我妈妈要问你,什么时候去吃比萨”,说明这个小男孩是有妈妈的,他害怕失去爸爸。

师:我现在有点懂了,这是鲍雷伊一听到他爸爸打电话来,就联想到,他爸爸那天打电话来他听到的那段对话,他觉得爸爸不要他了。他那一次胃是痉挛,这一次胃是怎么样啊?要垂到地上去了。是真的胃难受吗?是哪里难受啊?

生:心里。

师:你们真棒,是心里难受。

这个过程是采用老师向学生请教的形式,让学生有思考的主动性。出示学生不易发现的关于主角鲍雷伊的一个细节,让学生围绕“好像要垂到地上了”,从书中找到相应的部分进行解释。学生的思考凭借不是个人的主观看法,而是书中的具体隋节,这样的解释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合理化的过程。

3.凭借成长过程思考

读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学生阅读中要发展的能力。学生阅读要指向思考自己的人生,而这个思考过程需要建立在对书中人物的生活历程理解的基础上。书中的主角,在家和学校都碰到了难题,他是怎样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

教学实录三:做鱼骨图,思考成长过程

师:(出示鱼骨图)鲍雷伊经过了一个怎样的成长过程?请你到前面来给大家讲一下。

生:(指鱼骨图)鱼尾上部是家里面遇到的难题,下部是讲在学校遇到的难题;鱼尾上面是讲开头的,鱼头是讲结尾的。中间是具体事例。

师:好。他说的你们听见了吗?其实这是鲍雷伊的一个成长过程,是不是啊?他是从开头碰到的难题一二三,一直到后面的结果。这里还要补充一些具体的事项,大家试着写写看。

(发材料,5分钟后)

师:已经写完的同学请举手,虽然没有写完,但可以把它说完的也请举手。我们选三位同学到前面来。

生:先是家里遇到的难题:第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汉修先生的一大堆问题;第二,怎么不要让他爸爸叫他“小子”;第三,不知道该怎么做报警器。在学校遇到的难题:第一,有人偷他的午饭;第二,没有朋友;第三,不知道该写什么作文参加比赛。

生:第一,父母离异;第二,爸爸弄丢了“土匪”;第三,爸爸妈妈再婚。一家人虽然没有重逢,但是也让鲍雷伊感到了轻松。

生:第一,午餐被偷;第二,心情不好;第三,故事不会写。

师:你觉得这些对了解鲍雷伊有什么作用?

生:可以感受到鲍雷伊的心情。

生:可以知道鲍雷伊的困難。

师:如果没有这些困难,行不行?

生:不行,这个故事就太普通了。

生:不行,要不然就太枯燥无味了。

生:如果没有困难的话,这本书就没有意思了。

师:鲍雷伊因为这些困难逐渐成长,故事因为有这些困难而精彩。

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面对困难是停滞不前,还是积极克服困难?书中人物在家中、在学校都遇到了难题,他曾经苦恼,曾经暴躁,曾经想放弃。但是,在汉修先生和法兰德林先生的鼓励下,他选择了克服困难,直面自己。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这一点,这就是人生的间接经验。

二、发展表达能力

《亲爱的汉修先生》一书的表达特色是将日记和书信穿插来写。以往的教学中,我都很注意这方面的设计。这一次,教学重点没有放在文体方面,而是找到书中的三处细节,让学生体会。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如何写具体是很有挑战的。因此让他们从作者的文字中,感悟语言表达的准确。

教学实录四:领悟表达方式

(出示封面)

师:大家看到了吗?这里有一句话——

生: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了所有的作文书。

师:这不是一本故事书吗?怎么胜过了所有的作文书呢?

生:因为这里面鲍雷伊给汉修先生写了很多信,告诉我们他想表达什么。所以说,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了所有作文书。

生:因为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是通过故事书的写法,来告诉我们怎样表达内心的想法。

师:意思是对的,但没有举出例子来。下面我出示几段话,你们读完后能不能结合例子说说,为什么这本书胜过所有作文书?

“我在这个烂学校里没有半个朋友。”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大概是我觉得非说些什么不可。

“谁想跟整天摆张臭脸的人做朋友?”法兰德林先生说,“好,就算你有困难,又怎么样?每个人都有啊!如果你花点时间去想想别人,你就明白了。”

“把自己变成一个乱踢午餐的坏家伙,一点帮助也没有,”法兰德林先生说,“你要从正面去想。”

(生自由读)

“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云间露出脸来。这时,那些小树叶开始移动,缓缓地张开翅膀,变成数千只橙色或黑色的蝴蝶,在一棵树上颤动个不停。然后,它们开始在阳光下的树叶缓缓飘浮。满天的蝴蝶真是美极了,让我整个人觉得好舒服。我静静地站在那里望着它们,直到雾气渐渐升起,所有的蝴蝶又回到树上变成棕色的小树叶。这让我想起妈妈讲的一个故事:灰姑娘在舞会结束后又变回了原样。”

(生自由读)

师:谁能来用这些例子说明前面的问题?

生:第一段话告诉我们,如果在作文里写对话,对话的形式有几种。第二段话告诉我们,如何描写景物或者是动物。

对三年级的学生而言,领悟表达方式在平时的学习中比较少,所以此次执教也是适可而止,仅仅是通过实例让他们了解准确表达的标准。由阅读思考语言表达形式,能够让阅读具有双重意义,为实现学生学会表达打下基础。

本课的最后,我带着学生回顾这堂课。一开始先猜人物,目的是了解人物的特点。然后,老师问了几个小问题,这些小问题只有联系这本书的其他部分才能解决。阅读要懂得提问题,要懂得去思考。再就是把鲍雷伊的成长写出来,体会到困难对于一个故事的重要性。最后我们分析了如何来评价这本书,为什么说这本书胜过了所有的作文书。

这是我第四次执教《亲爱的汉修先生》,对书中的内容比较熟悉;而学生阅读的时间比较短,对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各个环节进行的速度都比我想象得要慢。因为是公开课,要展示的方面很多,我就把自己能够展示的部分都拿出来了。但是,在我心中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语言去理解这本书的内容,通过对表达方式的探究,明确作者表达的特点。

书只是—个载体,根据一本书的特点,让学生学会理解和运用语言,这是阅读素养中非常重要的—项。

猜你喜欢

整本书爸爸过程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可怜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