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

2019-11-28毛晓东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3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机构

毛晓东

大连五洲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当前,我国的养老服务行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如市场化程度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够完善、资源不够丰富等一系列问题。尽管目前一些养老机构打出“医养结合“的宣传语,但是其与真正目标中的医养结合,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1 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现状阐释

现阶段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发展情况,有以下两类:

1.1 我国较为常见的养老模式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养老建筑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模式,理论上可以提供给不同类型的老年人进行使用。当前我国较为常见的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后续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大众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慢慢衍生出以地养老、以房养老、旅居养老和社区养老等一系列形态不同的养老形式。但是很多老年人受制于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制于自身的健康状况,迫使养老产业的发展日渐面临诸多问题,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形成清晰完整的解决思路与方案[1]。

1.2 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

1.2.1 传统养老机构已经很难满足老年人的医护需求

目前我国多数养老机构的收费较高,而公立养老机构的资源又较为有限,常常一床难求;同时这些机构又大多没有配置一流的医护团队,养护的内容也集中在生活照料等较为基础的内容上。一旦老年人遭遇真正的突发性疾病,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可靠的救治。

1.2.2 国内广大综合性医院对老年人慢性疾病治疗缺乏应对之策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会面临各种类型的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不仅需要占据大量的医疗资源,而且治疗恢复时间较长,会增加普通医院的救治、就诊和住院压力,甚至给其他病患带来负面影响[2]。

1.2.3 养老产业不够规范

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正处于缓慢发展和摸索阶段,各种养老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都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每年需要借助养老机构来实现养老的家庭越来越多,养老机构的床位存在巨大缺口,经济条件不理想的家庭既无法挤入公立养老机构,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前往私立养老机构安享生活。

2 医养结合理念下养老建筑设计策略

医养结合理念下的养老模式,以“医疗”为重点、以“养老”为基础,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尤其是存在自理障碍、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其所强调的就是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提供集康复、医疗和护理于一体的养老医疗模式[3]。

2.1 优选地理位置

2.1.1 保证交通便利

医养结合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要尽可能靠近公共交通设施,以方便老年人的日常外出和家属的探望、照顾。

2.1.2 毗邻优质医疗服务设施

一般情况下,这类建筑在进行位置选择时要尽可能靠近综合性的医疗机构或专科医院,并保持和一流医疗机构的长期合作。这样在面对老年人突发疾病等特殊情况时,可以设置专用快速通道;同时养老建筑内部需要配置专业的养护人员和基础的医疗设施。

2.2 为社区服务

这类养老建筑要尽可能布置在社区内部,保障周边服务设施的齐全,这样老年人也可以参与到基础的社区活动当中,共享社区资源。就近年来我国养老建筑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养老机构已经呈现出从郊区向市中心发展的趋势,并且将图书馆、医院和购物中心等视作重要的参考建筑[4]。

2.3 功能配置分析

笔者通过走访所在地多家养老机构得知,目前国内的养老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但类似于娱乐活动、餐饮、康复理疗和文化设施属于普遍性设施,档次稍高的养老机构会格外设置宗教活动空间及儿童娱乐空间等。相较于这些基础功能,医疗养护模块可谓差异巨大,多数独立的养老机构只能提供简单的护理和照看服务,或者与医疗机构展开合作,提供定期的专家会诊,但从长远来看,能够保障老年人长期医疗养护的医疗资源,是十分匮乏的。

理想中的医养结合型养老建筑必须配备一流的医疗护理团队,有专门的医生坐诊,内部设有特定的护理区并安排专业的值班护士,诸如医药用品、预防保健、康复理疗和急救室等基础配备一应俱全,确保能够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

2.4 关注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的空间布局

2.4.1 居室空间的设计

居室的空间设计要结合老年人各自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展开,确保老年人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特点选择满意的居室空间及并进行起居布置。首先,伴随老年人养老机构入住率的不断提高,实现段时间内加建、加盖的可能性并不高,所以有必要不断对已有的功能空间进行调整和置换,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其次,考虑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开始身体有可能发生的变化,要确保建筑空间设置的灵活性。

2.4.2 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

公共活动空间是养老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空间,亦是老年人日常活动、应用最为频繁的空间。该空间的设计要确保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保障老年人的日常活动需求,这类空间一般都会选择比较好的朝向,使用天窗采光。

2.4.3 合理配置辅助空间

首先,养老建筑必须设置完备的护理站,要尽可能靠近公共活动空间,或者安排在楼梯间、餐厅附近,方便护理人员就近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其次,针对老年人普遍性的身体机能、智力和记忆力衰退,相关护理站的道路要采用环形设计,避免老年人出现迷路。

3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的医养市场处于刚刚起步状态,在这样一种理念下的养老建筑设计受到地理环境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就其长远发展情况来看,此类建筑要以实现老年人健康养老、提供温馨养老环境为目标,结合建筑周边的配套情况就养老建筑本身进行定位,确立医养结合理念下的养老建筑的具体呈现类型,并在机构当中配置最为合理的医疗资源,在降低运营成本同时,确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得享最为完备的医疗保障。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机构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医养结合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