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及工艺探析

2019-11-28吴丽霞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5期
关键词:集料粒径建筑施工

吴丽霞

(江西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以及其实用性,必须谨慎挑选原材料。为了对质量进行合理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选择大厂生产的原材料,并对其各项参数进行合理挑选。水泥原材料的选择应基于其水灰比、骨料级配以及含泥量来判定。为避免因水泥的水化热反应而导致混凝土内部升温,工作人员应将水泥用量控制在450g/m3 左右,而且水灰比应保持在0.5左右。而在骨料级配质量控制环节,应选择1.03 或1.04 级配的碎石,二者之间的含量分布比例应为65:35;还需要将砂石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下方可保证其质量。此外,还需要对水泥、矿物细掺料以及集料进行合理选择。

首先,选择水泥时应充分考虑其类型。混凝土强度与水泥强度有关,所以标号相同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富裕系数大的水泥以提高混凝土强度。若强度要求已被满足,则以用水量少的水泥为最佳选择。常规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应维持在25%左右。若为C40 以上的混凝土,则可选择42.5MPa的硅酸盐水泥;若为C40 以下的混凝土,则可以选择32.5MPa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果建筑于冬季施工,则可以选用旱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都可。

其次,选择矿物细掺料时,应按照低价高质的原则进行挑选。可以使用粉煤灰或者磨细的矿渣。使用时,应保证其质量良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水泥,具有良好的水化活性,以便于降低使用成本。而且,需水量应小于100%且与不同的细掺料进行合理搭配。比如,强度不超过C60 的混凝土可选择Ⅱ级粉煤灰,若强度超过此标准则应选用磨细矿渣,还应在100MPa 以上的砼中使用掺硅粉。

最后,选择集料是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定粗集料和细集料。一般来说,配置的混凝土强度需求大,则需要选择粒径为1.9cm 或2.5cm 的粗集料。若是配置普通的液态混凝土,选用的碎石粒径不应超过2.5cm;而且采用泵送工艺时,应保证碎石与泵送管径的直径关系维持在1:3,以免堵塞管径。配置细集料则需要进一步优化级配的合理性,科学地选用人工砂、河砂或中砂等材料,提高拌和的有效性,提高配置质量。

2 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施工工艺

建筑施工之中,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应用需要遵从合理顺序,才可以保证其施工效果。在建筑的地基施工阶段,应该按照由浅入深的施工方法作业,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周边施工项目的安全受到威胁。这一环节,需要施工人员做好排水工作,以免地基渗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应用过程中,承台施工是比较重要的部分。在开展该环节作业时,施工人员需准确地测量建筑物地高度。承台施工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水平的分割间隔,在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施工间隔不超过6 小时。实践中,施工人员可选用抗拉钢筋作为每层承台之间的间隔工具,而此环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必须高于1.5m。此外,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按照施工方案的既定顺序规范作业,务必保证前次操作无误后开展下一步操作,以免施工质量受损。若混凝土施工地点地势不平,则可以将施工材料运至场地中心以提高施工便捷性。

2.2 混凝土运输要点

运输时,应尽量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不受损害。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所用混凝土都为现场拌和,所以运输人员可利用搅拌机来运输混凝土,这样可以不仅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凝结,也可以让混凝土保持结构均匀。而且,运输环节中,混凝土的运输地点应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应距离浇筑位置过远。如果运输时间过长,则可以选择二次搅拌来保证其结构的均匀性。

2.3 混凝土浇筑要点

混凝土浇筑工作是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最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施工人员应确定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并提前做好防护工作。如果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过高,那么在其下落时就会发生变化,极容易出现分崩问题,对建筑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浇筑高度控制在2 米,然后采用溜槽法浇筑混凝土。若混凝土的浇筑高度达到了8m,那么就可以借助于带结管来完成浇筑。无论浇筑高度是多少,相关工作人员都应该合理控制浇筑的时间间隔,以免出现混凝土裂缝。

2.4 混凝土振捣要点

在混凝土振捣环节,施工人员应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根据施工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振捣器。选择时,应基于混凝土的粒径做出合理判断。如果混凝土的粒径大,那么必须选择大振幅捣震器,且其振捣的效率不应过高。而混凝土粒径小时,则需要选择动振幅小、振捣频率高的振捣器来应用。施工环节,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长以免振捣效果不佳,影响工程整体质量。施工人员应在混凝土无明显气泡上升且表面出现薄层水泥浆时合理调整振捣的速度。

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振捣效率来判定振捣时间。当然,不同类型振捣器的使用效果以及振捣能力也不相同。在同等条件下,若施工人员选择使用附着式振捣器,则振捣时间为2分钟;若施工人员选择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则振捣时间应缩短,保持在15-30s 之间即可;若施工人员选择使用平板式振捣器,那么各位置的振捣停留时间应该控制在25-40s。目前,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技术应用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振捣器就是插入式振捣器。

3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可以提升施工质量。该项工艺的合理应用,能推进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提升。不过,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拌和出级配合理的高质量混凝土;并确保其振捣方式与时间合理,其使用性能可以得到良好地发挥。

猜你喜欢

集料粒径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木屑粒径对黑木耳栽培的影响试验*
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基于近场散射的颗粒粒径分布测量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粗集料二维形态特征参数分析
Oslo结晶器晶体粒径分布特征的CFD模拟
基于维氏硬度的粗集料磨光值衰减模型
SAPO-56分子筛的形貌和粒径控制
采用离散元方法评价集料的骨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