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电厂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

2019-11-28覃世诚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发电厂电网故障

覃世诚

(上林县五村水电站,广西 南宁 530500)

1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概况

电力系统主要功能是将自然能源经过一定的操作处理转换成电能,并将其安全输送给电力用户[1]。在整个电力生产和输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电厂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以实现对系统运行的监测和调控,从而促进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是依靠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实现,通过将系统分为主控层和现地控制层,以实现对系统自动化的操作。借助该控制层能够进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对整个系统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管和控制,及时就系统异常情况发出风险预警,进行故障的诊断和纠偏,促进电力系统良好稳定运行。

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设备系统中,首先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准备工作。第一是发电厂的电力调配中心要配备相应的计算机网络,完善局域网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第二是在电力系统生产和运输的各个关键区域安装实时监控装置,定向地采集和分析监控数据[2]。第三是结合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与生产运输需求,针对各个关键节点设置数据信息标准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实现自动化的系统控制。第四,要加快电厂内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进程,通过系统间的数据对接,充分地发挥不同系统的联动控制作用,及时发现运行故障并精准地解决,减少电厂的故障损失率,提高电力生产运输的效率和质量。

2 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电力系统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层面

当前,一些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设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和安装方案时,考虑问题不够全面,不符合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缺乏针对性,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不佳。而且大多数发电厂只就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作了重点考量,但是相关的系统安全性措施不到位,一旦系统受到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会直接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瘫痪,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2.2 设备及人员层面

自动化技术设备是保障该项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基础前提,因为电力生产和运输设计到的流程环节以及信息数据相对繁杂,而且要求相关的操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自动化技术设备操作和应用水平。但目前,无论是从自动化技术设备的质量上还是操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足,这会导致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会引发较大的电力安全风险隐患。因此,严格把关自动化技术设备质量,加强对设备采购、安装、检修、维护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大对电力系统技术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和安全意识培养,是保障各项电力作业正常开展,确保电力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利用电子技术的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微机对各环节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比对,数据调整处理,而在各数据处理实施中是通过继电器来执行的。多年实践证明,继电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的高低,除了装置质量因素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所以在人员素质的培训上应加强电子微机在电力系统应用原理,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原理。

3 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途径

3.1 电网调度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网调度系统是发电厂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该系统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自动化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和分析和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自动化设备所产生的各种信息数据,然后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及时地对相关的参数数据进行调整,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自动化技术突出体现在电网控制系统中,这也是当前电网实现自动调控的关键核心技术。一方面,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采集和分析数据,可以确保调控工作的及时性和精准性。同时自动化的电网调控,也是基于对整个电网系统数据的实时监测下进行的,可以通过参数的调节确保整个系统稳定运行,可以保障系统的电能生产质量。另一方面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降低电能损耗,促进系统形成的经济型运行模式,来实现对整个电网系统的节能控制。其具体操作过程为:通过收集LCU 所采集的模拟量数据,在经数据校对和变换工程系数后,生成最新数据值并实时更新数据库。设置相应的高低限值,用于系统的自动报警或者停机。

除了系统运行稳定和节能控制方面的作用,自动化技术还能进一步加强电网系统的安全防护,同时设置防护墙,安装异常数据查杀软件、严格限制操作人员权限等措施,来为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提供基础保障,有效防范病毒或者黑客造成的安全威胁。安全防护的内容主要包括系统操作员对系统的参数修改、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系统超限预警情况的检查、各机组运行过程的监视、系统各参数如机组轴承温度、瓦检温差等的趋势分析等。

通过自动化信息处理技术在电网调度系统中的应用,使得电网调度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独立的体系,从而促使电厂的整体电网调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3.2 配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配电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对电网进行升级和改造来实现的[4]。通过建立包括主站、自站以及光纤终端于一体的自动化的结构设计运行模式,来协调和控制各个部分,提高信息数据传递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优化配点系统运行模式。目前,我国的在这方面的技术应用水平还相对落后,以自动化的无人机值班监控为例,由于条件限制,无人机值班监控暂时还无法在分层分布系统或者常规RTU 形式下得以实现,这也将是今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改进和优化的一个主要方向。

3.3 变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在变电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实际上就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手段应用到变电站的各种机械设备上,同时实时上传设备的运行数据信息,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也能实现对设备运行数据的监测和保护,确保各个机械设备良好稳定运行,促进各项电力的生产和运输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如在调速器柜面板上可安装用于保护以及调试作用的控制装置和仪表盘、参数显示装置等,用于自动存储和处理参数数据,帮助系统操作人员及时准确地了解系统运行情况。变电站应用自动化技术后,其工作模式和运行方法都有了相应的改变,这是整个电力系统工作过程实现自动化的关键一环。另外,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测量以及分析,可以帮助变电站工作人员及时地发现电路故障,精准地找出故障发生位置以及具体的故障原因,通过及时地进行故障修复和系统调整,尽快恢复电力系统运行,更好地为群众生产和运输电力。

3.4 设备及人员保障

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一方面要结合生产和运输需要积极对现有电力设备进行改造和完善,强化相关系统的功能,为自动化技术创造良好的应用条件。同时配备相应的自动化技术应用设备,不断进行调试和更新,增强设备对电力系统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自动化技术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制定系统的业务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实践操作活动,提升技术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水平,加强技术应用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自动化技术在发电厂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和电力的供应效率及质量,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各发电厂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考量,制定完善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方案,更好地为发电厂电力系统的改造升级提供方向指导,促进发电厂实现长远的战略经营和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发电厂电网故障
穿越电网
发电厂的类型(二)
故障一点通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
GE携手First Solar共同打造新一代光伏发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