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建筑理念下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索

2019-11-28丁永茂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3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工程施工

丁永茂

(重庆远华建筑有限公司,重庆 巫溪 405899)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加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建设项目数量与日俱增,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耗能高污染的问题更加突出,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亟待解决。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中引入绿色建筑理念,形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对于在现代中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绿色施工的理念内涵

1.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建筑新格局

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普遍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现象,实际反映出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带动城市建设发展,但传统的重视数量的粗放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已经相对滞后,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不利于新时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甚至反作用于我国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

绿色施工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尽可能减少不可再生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这需要建筑项目各个环节互相配合,加大施工中绿色技术的普及和环保建筑材料和设备设施的使用。在各个环节的管理中,摒弃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探索出新型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我国提出了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坚持在建筑施工中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正是绿色建筑的理念内涵。

1.2 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施工理念

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绿色建筑理念与人民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绿色建筑的理念内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单纯追求建筑工程高产而忽略建筑的本质是为人服务,是对建筑行业发展的本末倒置。习近平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色也是幸福”。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环节中突出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内涵。

2 绿色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人才组织和施工管理的科学化

在组织管理方面,实现人才技术性、专业化和施工管理科学化,加强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传统的建筑材料造成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高耗能高污染,而新型节能减排的环保建筑材料与绿色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必须要引入具备绿色环保的专业化技能的新鲜血液的人才,同时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具备绿色管理的理念。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涉及多方面技术性人才的运用和管理,从普通施工人员到高级技术工程师,都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人员本身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而且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对于工程的整个程序及过程把握要求高,因此,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本身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就高。如果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缺乏科学化专业化的管理方式,责任分配错位,职责分配不匹配,具体施工员工之间的配合效率就会不理想,进一步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的进程与质量。当今出现许多不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和细致化责任分工的管理,导致施工人员大多数按照传统施工经验进行操作,使得工程施工效率低下和传统高耗能高污染的施工操作传统无法得到改善。

在具体措施中,第一,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大对绿色理念的宣传,发放绿色建筑施工宣传册与宣传标语,不定时开展节能环保专业技术的讲座培训。第二,有目的的增加相关的绿色建造项目的奖励措施,给予完成绿色施工目标的建筑项目的小组物质性奖励与表彰。第三,成立规范的绿色评定考核小组,制定专业的绿色施工指标,通过对各个施工项目环节进行专业性的评定与考核,增强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与环保节能的意识与能力。第四,提高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大施工管理人员责任细化和专业化,避免高度集权和决策失误。另外,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优先使用新型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设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施工效益,实现资源配置和效益优化的统一。

只有实现专业化技术人才与绿色建筑环保材料相匹配,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贯彻现代化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理念,才能为绿色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奠定组织基础。

2.2 建筑材料和工艺的革新优化

在材料管理方面,在现代化建筑项目中,不断实现建筑材料的改革,运用更多可再生建筑材料,加强建筑工艺方面的创新,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的优化配置。

我国作为资源大国,在建筑行业中,过渡依赖于对矿产、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开采,不仅由此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同时由此产生许多污染环境的废弃垃圾,造成建筑材料的恶性循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倡绿色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逐步替代传统模式下的高耗能高污染建筑材料。

在具体施工项目中,一方面,可以采用新型水资源节约工艺,在施工现场布置水源优化储蓄设备,做好雨水的收集与污染废水的回收利用,解决水资源的浪费现象,实现施工工程用水、生活用水节能减排与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先考虑作为现场施工设备的能源供给,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提高发电解决供电问题。在工程施工中优先考虑节能、减排、环保的建设工程施工实施设备等等,为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奠定物质材料基础。

2.3 健全建筑施工法律制度保障

在法律规范方面,践行严格的建筑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制定和修改建筑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将建筑垃圾的有效利用纳入法律规范的体系之中,为建筑污染物的防治与二次利用提供有效的法律制度化保障,在立法、执法、司法各个环节为建筑施工把好关。

传统的建筑项目造成的违法违规排放污染,超标排放污染物事件时有发生,一方面是建筑施工项目本身的高污染违规乱排偷拍违法操作导致,另一方面是相关部门对于建筑污染物排放的立法执法方面欠缺,变相纵容违法犯罪分子,违法排放建筑垃圾的问题越来越严峻。

我国目前的建筑污染防治相关法律体系相对分散不成体系,具体制度不健全,导致在法律的运用和执行中出现一系列的阻碍。一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建筑方面的法制建设与践行,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建筑污染的立法方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制定严格的建筑行业建筑垃圾的排放国家及地方行业标准,另一方面加强建筑污染物排放方面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做好建筑污染的法律监督,追究主要责任的行政及刑事责任,形成完备的建筑污染法律监督体系和严格的追责制度,为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奠定法律规范基础。

2.4 建筑施工的污染防治技术管理

污染防治技术管理方面,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会出现各个方面的污染现象,例如,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噪音污染、建筑废料污染、建筑废水污染等等破坏水体环境、严重污染环境空气、导致周围土壤结构破坏和土质变化、影响市容和环境及危害身体健康,对于建筑施工周围的环境生态造成严重不良影响。通过引入绿色理念进行污染防治,逐步降低建筑施工的污染问题。

对于扬尘污染,现场可通过使用新型环保工艺加强技术革新降低扬尘,另外可以通过采用雾化用水和技术覆盖等进行降尘处理;针对噪音污染,一是采用新型隔音降噪措施降低噪音,二是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加强降噪宣传,分时段高素质施工,不影响周围居民生产生活;面对建筑施工产生的各种建筑废弃物污染,第一是运用新型节能减排环保建筑材料,第二是采用绿色排污技术进行污染物的合法合规排放。运用绿色理念进行建筑施工污染防治管理,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为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奠定技术基础。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环节中引入绿色建筑理念,提出实现社会与生态环境统一协调发展,坚持在建筑施工中可持续发展,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与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绿色建筑的理念内涵。

在具体措施中,实现人才技术性与专业化和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为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奠定组织基础;不断实现建筑材料的改革,运用更多可再生建筑材料,加强建筑工艺方面的创新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的优化配置,为绿色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奠定物质材料基础;形成完备的建筑污染法律监督体系和严格的追责制度,为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奠定法律规范基础;运用绿色理念进行建筑施工污染防治管理,为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奠定技术基础,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工程施工
能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