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混凝土冬期施工质量控制

2019-11-28李小琴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8期
关键词:摄氏度骨料强度

李小琴

(扬州绿城砼业有限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7)

1 混凝土调配比例的优化

1.1 控制混凝土用水量

混凝土调配过程中,如果其存在的自由水相对较多,且浇筑完成后并未做好保温措施,则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会在温度降低后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现象,膨胀力的增加,会导致混凝土的拉应力逐渐增大,当其超过混凝土的抗拉能力后,混凝土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待温度升高以后,冰块融化,水分会顺着裂缝直接流入到混凝土内部,破坏内部结构质量。如果不及时对其实施有效处理,则温度降低后,还会出现膨胀问题,长此以往,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因此,在混凝土调配拌和过程中,一定要对用水量进行合理把控。

1.2 合理应用防冻剂

在混凝土中使用防冻剂能够让其在负温条件下更好地进行硬化反应,并能在合理养护下,优化混凝土性能,降低低温下物料存在的水分结冰情况。通过对防冻剂成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其对混凝土的作用为:

其一,防冻组分,能够有效改变混凝土液相浓度,降低冰点,让混凝土在负温条件下能完成水化反应;其二,减水组分,降低混凝土拌和中的用水量,减少成冰现象,避免应力变化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其三,引气组分,通过微小封闭气泡的引入抑制了冻胀反应的生成,增大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冻害影响。

1.3 加热措施

加热措施主要包括骨料加热和水加热两种情况。其中骨料加热是提高混凝土质量最为重要的环节。混凝土中骨料的使用量占7 成以上,可以说是最为核心的原材料。在混凝土拌和中,如果骨料温度太低,就会直接影响混凝土出机的温度,加快混凝土凝结,降低施工质量。尤其是在北方冬季温差变化较大的区域,要想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对骨料实行合理加热是尤为必要的。因骨料使用量较大,在堆放过程中,应尽可能选择封闭空间进行存管,并做好合理的遮挡和加热措施。或者还可以在料场地坪硬化前预埋相应的地暖管道,与加热锅炉连接,削弱对混凝土的影响。水加热可采用水池或水箱与加热锅炉连接的方式来实现,且在水池或水箱中安装温度测量仪,及时掌握水文变化情况,确保其符合规定使用要求。

2 浇筑施工前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2.1 坍落度的检测

同正常施工条件相比,冬期混凝土施工对坍落度的要求较小。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坍落度较大很容易影响冬期施工混凝土的强度,导致危险的发生。所以在坍落度设计过程中,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对坛洛度进行计算,如没有规定要求,则要将坛洛度控制在正常的160 毫米左右。

2.2 出机、入模温度控制

在冬期施工中,如果按照综合蓄热法完成混凝土养护,其入模温度需要控制在5 摄氏度以上,以加强混凝土的流动性。这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则需要控制在10 摄氏度以上。如果采用的是预拌混凝土或泵送混凝土施工方式,其出机温度要适当的增大,控制在15 摄氏度以上为宜。入模的温度不可超过30 摄氏度,以免影响混凝土性能。在施工中,如果入模温度达不到标准要求,则需通过预热处理等措施,从而强化混凝土的拌和效果。

2.3 浇筑质量控制

冬期实施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严格按照方案规定要求操作,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在两层浇筑过程中,如果中间中断时间相对较长,则需要做好混凝土保温处理,降低冻害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减小混凝土凝结率。在混凝土振捣时,需要对振捣设备、频率、次数等予以严格把控,加强振捣密实性,从而强化混凝土的整体效果,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以免因温差过大而产生混凝土裂缝。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应将浇筑作业面与外界予以隔绝,减少热量损耗,从而改进浇筑质量,避免温度裂缝的产生。

再者,合理控制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与水泥型号有着密切关系,因施工方法及水泥型号的不同,受冻临界强度也会存在明显差异。当采用蓄热法、暖棚法施工,且选用硅酸盐水泥完成混凝土配置时,受冻临界强度要控制在混凝土强度的30%以上;采用其他类型水泥时,受冻临界强度要控制在混凝土强度的40%以上;当外界温度在零下15 摄氏度以上时,受冻临界强度要控制在4 兆帕以上;当外界温度在零下30 摄氏度以上时,受冻临界强度要在5 兆帕以上。

在收面施工中,普通环境下的收面施工只需要利用塑料薄膜进行混凝土遮盖即可,但冬期施工中,则需要在塑料薄膜的基础上加盖一层保温材料,降低冻害对混凝土材料的影响。

2.4 浇筑完成后的质量控制

浇筑完成后,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需要开展温度监测工作。企业应委派专业人员对混凝土内部各构件展开温度监测工作,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情况,准确判断混凝土是否存在冻害问题。在温度监测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设置合理监测点,并对同一时间不同监测点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以期为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此外,还应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作业,避免其存在裸露在外的情况。且在温度降低的环境下,要延长混凝土的覆盖时间,减少冻害对混凝土的损伤。

3 结语

总之,冬期内混凝土施工会面临较为复杂的情况,工作人员需结合区域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以此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强工程建设的标准性。

猜你喜欢

摄氏度骨料强度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守护1.5摄氏度
适应气候变化:气温上升3摄氏度的世界无安全之所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跟踪导练(二)(2)
轻骨料混凝土的破坏面模型
基于DEFORM-3D的300M超高强度钢切削性能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