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019-11-28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5期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景观园林

舒 林

(重庆高地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重庆 渝中 400000)

1 生态规划理念的概述

生态设计就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念与设计过程合二为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并且将这种理念运用于生态环境的平衡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秉承的生态学理念,将社会经济自然发展方面的宏观信息和客观条件,整合,通过现代人的审美标准进行研发与设计。设计作品对自然资源进行的合理性利用,在设计的过程中保护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考虑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与生活功能性的维护,并且增强了设计作品的观赏性,很大程度上改良了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其中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延续了传统园林的设计理念,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秉承着生态思维,提倡生态过程中的组织性和条理性,并且保证了设计作品的审美价值,维护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在外在上强调设计作品的艺术性和视觉审美。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师将人们对的视觉体验与自然发展、人类精神文明相结合,整合现阶段自然环境的发展结构,兼顾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原则,促进园林设计能最大限度发挥生态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2 生态规划理念的园林设计原则

2.1 地域性原则

生态规划理念中的园林设计应当秉承着地域性的原则。根据园林设计的地区不同,遵循当地原有的地形特点,生态环境以及传统的历史人文文化,同时结合当地富有特点的地区文化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现有资源整合,提升进行富有地域性的生态园林设计。

2.2 保护自然原则、多样性原则

生态规划理念中的园林设计应当秉承着保护自然原则,在城市绿化建设中速成现象一直是广泛存在的,例如,移植花卉和树木,在速成效果达到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不利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园林景观建设中将自然环境作为设计的前提条件,在设计过程中,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身发展,促进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配合园林设计中的先进理念,遵循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高效融合。园林设计中使用的植物,应当符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植物自身的性能能够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地质文化、气候环境相适应,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保证园林规划中自然物种的多样性,进而能够维护园林设计中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规划理念中的园林设计应当秉承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原则。园林设计实际上是人工主观因素对自然环境这一客观规律的调整。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当保证人类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能够维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科技化、信息化的设计手段,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绿色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并且考虑到资源的可再生性以及可持续性。通过以上手段,优化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3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 重视生态规划中的地形问题

园林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设计师整合空间环境和优化环境发展的独特能力,将现有的环境和资源有效利用,进而满足居民的视觉审美体验,同时能够提升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地形问题是生态环境规划中的重点问题,地形的不同制约着生态环境的规划方向和手段。在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当考虑到居民对居住生态环境的审美需求,并且要考虑到园林建设与当地地形的巧妙配合,在园林创新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和地形元素,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中寻求更优化的配置方式,维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设计师为了丰富园林中的自然景观,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采用生长节奏具有相似性的花卉和树木进行种植,协调颜色搭配,增强视觉审美。

3.2 合理使用生态物料资源

在园林整体设计中,应当秉承良好的生态规划理念,运用现有的生态自然对园林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推动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移植和栽培植物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植物生长的环境需求,植物对土壤的严格要求,以及栽培植物过程所使用的工艺。对于土壤环境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土壤中添加适合植物生长的物质,保障植物能够迅速健康成长。在园林的建设中,设计师应该采用可再生建设材料,保证园林建设的清洁和环保,同时使用可再生资源材料,能够降低园林建设的成本,合理规划园林建设的进程。并且也能兼顾园林自然环境的发展和人工景观可再生。根据地区发展的自身特性,优化园林建设中植物的使用保证园林中生态的平衡状态。由此,在园林建设的植物选择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荀泽本土植物,减少日常维护中所需要的经费,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3.3 园林规划建设中的群体性

园林规划建设中应当保证植物生长的群体性。清楚了解植物的生长环境、气候和温度植物的土壤的需求,以及植物的自身性能。在园林中草坪、花卉、树木之间的搭配应当秉承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群体园林的设计规划中,注意园林设计的整体性和层次感,最大限度地调动植物之间互相配置,形成良好视觉感受,做到自然环境方面的丰富、美观,人文环境方面的便捷使用,进而能够方便园林工人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设计和施工群体性园林景观应当尊重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选择与园林施工的相适应的植物,保证植物园里的和谐发展,降低园林建设中对外来物种的依赖。这样一来,能够有效节约园林规划中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3.4 整合优化园林植被设计

园林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植物的选择。在园林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选择类型多样的植物种类,然后根据实际的施工地点进行植物的筛选和划分,提升设计的审美效果。根据已经选择的只植物生长特性,按照生存需求和园林整体规划进行合理的配置,例如在水塘四周移植水生植物,在环境较为干旱地区移植耐旱植物。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合理的生态规划观念,不断贯彻落实创建协调发展的自然环境理念。在园林设计的早期阶段,应当考虑到整体设计的建筑风格,保证建筑风格的美观性,并且兼顾建筑风格的实用性,创建具有审美特点和生活舒适的自然环境。相关设计人员设计的重要前提是,应当考虑环境中居住的居民的合理,建议保证园林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丰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群众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进而对自身居住的自然环境要求也不断增加。人们希望自身居住的环境能够整洁、优雅、空气清新、环境良好,这样一来社会需求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不单单要具备观赏作用,并且还要发挥自身强大的生态价值功能。由此可见,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尊重时代发展的需求,将生态规划管理园林景观设计高度融合,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创造出更具审美价值的园林景观,尊重设计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建出舒适、优雅的自然园林景观。

猜你喜欢

园林设计园林景观园林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