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控制对策

2019-11-28敖卓炳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21期
关键词:施工人员混凝土结构

敖卓炳

(广州市建筑材料工业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1 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问题

1.1 混凝土生产技术落后

混凝土是用最简单的工艺制作的最复杂的体系,有些观念错误地认为混凝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简单的将水泥、砂、石加上水拌合一下就行了,不需要什么技术。从表面上看,混凝土的确是由水泥、砂、石和水再加上一定的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搅拌而成,但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质量和性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参数、不同的工程部位、不同的环境气候因素均对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混凝土在生产、施工、硬化过程的复杂性,具有与具体使用条件相应的技术性。混凝土是一种山地胶凝材料(水泥)、细集料(如砂)、粗集料(石) 和化学掺合料,必要时与矿物混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由于各种混凝土生产技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是一些落后地区还不具备装配式混凝土技术,导致生产率低、技术落后、生产周期长,停留在现浇混凝土的建筑方式上。现代混凝土技术改革不仅具有一定独立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促使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健康发展,为我们研究混凝土生产技术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

1.2 混凝土质量责任不明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管理意识差,施工单位混凝土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混凝土质量责任不明,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控制、生产控制、出厂检验责任不明,很多的公司不能合理的解决其内部的组织问题。甚至存在着公司组织体制不明了、人员配置剩余、组织效率低下的现象。例如出现麻面现象。这种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多处小坑。造成这种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不遵守相关操作规范。

2 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控制对策

2.1 提高混凝土生产技术

目前,通过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混凝土混凝土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但与外国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有待研究。建筑材料混凝土的组成、结构、规格、用途和选用等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材料配合比对建筑物的耐久性和承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关键是正确选择材料,使用材料和设计材料进行调解。混凝土质量生产控制是在混凝土正式生产阶段,按规定的控制标准,定期检查混凝土性能,及时纠正偏差,以保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混凝土生产是通过配料、计量、搅拌、运输、浇捣、养护等一系列工艺过程,根据混凝土质量初始控制阶段混凝土质量水平所确定的介质的原材料组成和工艺参数来完成的。混凝土浇筑前,除一般的浇筑工艺准备外,还应做好模板、钢筋及埋件的准备和检查。各构件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以保证结构的完整性。

2.2 加强组织建设明确责任分工

施工单位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各施工单位应成立控制混凝土质量通病专项活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副组长,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组成。所以,完善组织结构是保证混凝土施工管理顺利运行的重要规则,简单清晰地组织结构可以让混凝土施工管理在企业运行的每一步都分工明确,并且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管理关键的活动中可以更加的高效的进行,并且保持一个可控的过程进行,这种运行中的重要活动对企业的结构确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结合企业的运营情况和关键活动,才可以制定出对于企业有效果的组织结构,并且成为混凝土施工管理的有效支撑结构针对不同的混凝土类型和工作设定清晰明了的施工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才能使施工顺利进行。所以,对于测评指标,一定要详细的结合施工人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能力的高低来进行规定。企业的混凝土施工管理也一定要注重不同施工人员之间的区别,前期的规划阶段要进行充分的调查,制定出公司自己独特的混凝土施工规划、考察标准和运行过程。

2.3 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的比例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开盘前施工人员在配制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保证配合比的合理性。试验人员要进行砂、石含水量试验,适当调整水泥用量,认真换算施工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保证结构质量。还应保证砂岩的合理选择。由于施工要求不同,混凝土配合比也不同。因此,在确定配合比时,必须认真计算,使选用的砂砾石符合施工要求,合理控制砂砾石的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度,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承载力和硬度。混凝土结构。在我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已经取得了重大的影响和进步,但有些问题仍未解决,应用范围小,大部分仍用于老式的混凝土配合比等问题。然而,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仍旧在探索并发展,出现这些难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机制的优化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令施工人员个人发展得以满足,已达到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发展为立足点的目的,从而平衡企业战略与施工人员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

3 结语

简而言之,要搞好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继承和学习。了解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不可以忽视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现实问题,盲目的追求创新是不可取的,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法。检验不能提高质量,在检验前质量就已经产生了,由此可见,混凝土质量波动控制在控制范围内以促进混凝土使用寿命为真正目的。

猜你喜欢

施工人员混凝土结构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混凝土试验之家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论结构
混凝土,了不起
论《日出》的结构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创新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持续成长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