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2019-11-28赵明辉

商品与质量 2019年33期
关键词:绿化带海绵城市海绵

赵明辉

中交一公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1 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可以实现雨水流量有效控制,达到城市建筑设施对雨水资源自然渗透的能力。这一理念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善降雨天气对城市交通造成的影响,避免因为排水不畅和路面积水问题使交通陷入瘫痪,引发交通事故。“海绵城市”充分利用海绵的这种特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对城市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或者季节性旱涝弹性地进行调节,保障城市给排水的正常运行。借助“海绵城市”不仅能使城市自然修复能力得到恢复,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防洪抗涝能力,减少城市居民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摩擦,对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市政道路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 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养护不合理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于地下部分建设的重视不足,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地上部分的建设。与此同时,当前地下给排水建设的人员配置存在着不合理性,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建成给排水工程后,忽略了后期的养护工作,因此导致给排水系统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2.2 严重忽视对污水的控制

缺乏对排放污水的总量进行控制,从而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并且一些市政给排水系统中的相关净化装置不达标,使其在进行污水处理时,不能够有效进行污水处理,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破坏。

2.3 雨水资源利用不充分、不合理

目前,很多城市还忽视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对雨水资源的储存。这需要结合各地特定的气候、水文地质、施工材料、工艺来完善。但是很多地区在该技术的利用上忽视了专业性,照抄照搬,导致已建海绵设施的针对性、适用性不强,大量的雨水未得到有效截流。另外,城市地下水补给也不合理,不但雨水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水体污染也得不到合理的控制。

3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3.1 车行道

海绵城市下的给排水设计中,应该充分结合道路两侧的绿化区域,根据排水和蓄水这两大基本原则改造车行道,整体提升路面排水效果,避免雨水给城市带来破坏性损害。

3.2 人行道

在人行道施工中采用渗透性好的材料,避免人行道路面积水,水渗入地下后成为水资源,通过污水处理系统还可以再循环利用。如果该段路面水资源无法有效渗入,则需要合理规划,通过一定的角度设置排水管,有利于积水尽快排出。

3.3 绿化带

绿化带是保证城市美观、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在海绵城市下的给排水设计中,绿化带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绿化地带一般渗透性好,且绿植具有锁水的作用,科学合理规划好绿化带,对雨水的合理有效利用、海绵城市效果提升都有重要作用。

(1)雨水收集。在绿化带旁边设立一些固定储水的雨水沟,方便收集雨水,也不会影响交通。在透水地面,要确保雨水口位于绿化带种植土和道路之间,分布要均匀。必须衔接好绿化带和雨水管道系统,在绿化带中使用溢流系统,对雨水管道系统和绿化带中的雨水收集系统进行连接。当雨水在绿化带汇集过多时,可以及时排入排水管道。

(2)水体过滤。水体过滤可以从渗入层开始考虑,在地上最底层安装一部分渗透管,上边铺上过滤的砂石层等,最后上边覆盖上一层薄薄的土层。这种铺设方式通过层层过滤,有效地保证雨水的清洁度,使存储到地下的过滤水水质得到有效保障。

(3)缓排滞蓄。可在绿化带内合理规划一些明沟,以方便雨水流入,当遇到降水量较大的季节时,雨水就会通过这些明沟流入地下,保证雨水经过充分沉淀后再存储。

(4)排放。当城市降水量过大,雨水口和明沟等已经不能满足路面积水的正常存储排出。对此,可以将海绵城市排水管道与市政排水管连接,保证雨水及时排出。城市周边若是存在衔接的绿化区域,对其进行合理设计,也可促进市政道路存储雨水能力的提升,进行分流后可降低路面出现积水的现象,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3.4 附属设施

(1)路缘石:路缘石通常处于路面和其他构件设备之间,如马路中间的分隔带、路面边缘等。路缘石通常有两种,分别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它们是从高度上来区分的,平缘石一般和地表齐平,能防止雨水在路面囤积,引导雨水导入绿化带等;立缘石通常都是比地面稍高一些,其功能也是促进雨水排入绿化带。

(2)雨水口:为了清洗方便,还加入了滤网换防堵塞侧壁进水排水帽。雨水篦子可以打开,篦子帽檐可以起到防止细小杂物流入雨水口的作用,能够解决堵塞和污染水流问题。

(3)路肩边沟:由于路面施工设计要求,路肩边沟通常使用非渗透性的材质,一般多采用混凝土水泥等材质,雨水不能得到渗透净化,视觉感官也一般。这就要求在海绵体城市设计上考虑在周围建立沟渠、种植植被等方式,通过这些手段起到净化、存储雨水的作用。

4 应用注意事项

海绵城市的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的有序合作,在不破坏原有设备的基础上低调实施。具体实施前,应该充分调查研究城市原有排水系统,对现存设备进行仔细研究考察,对现存问题归纳分析,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不利影响,避免出现突发事故,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1)应相关部门要求,为了提高进水效率,进水口应尽量下凹,而且根据道路的纵坡,适当调整进水口的开口大小、间距,同时设置防冲刷设施。

(2)通过实现溢流排放系统和排水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以构建完整的水循环系统。

(3)针对频繁发生内涝的地区,应建立预警系统,全方位的设立警示标志,减少因路面积水导致安全事故出现的概率。

(4)加强建设和竣工验收的监督力度,满足建设规范要求,同时,在运营期间要加强养护和检修,确保面层的完整性,从而保证交通和排水的正常运行。

5 结语

总之,在今后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要考虑到对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正迎合了这一观点,因此,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应该不断地加大推广应用,让其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绿化带海绵城市海绵
最美城市“绿化带”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种子
海绵是植物吗?
风景
打招呼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