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

2019-11-28刘中源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8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施工单位工程项目

刘中源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成本管理。项目的综合管理贯穿了编制、实施和最终验收的全过程。为确保成本管理得以实现,施工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应采取主动预控、动态管理的方法,并对实施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和评价。

1 经济预算与成本管控的含义

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是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对成本管理树立的目标,通常建立于项目建设之前。在成本控制的过程,通过对工程建设的原材料费用、劳务费用以及设备租赁费用等项目的控制,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省工程项目建设的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主要是指针对建筑项目将未来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收支情况进行预算。同时,建筑工程预算还能够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经济效果进行评价,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推进项目经济核算的规范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工作往往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来完成。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精确性越高,越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成本预算制定过高,则企业的经济效益就相对较低;相反,如果项目经济预算过低,尽管能够大大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法有效保障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反而会让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2.1 缺乏完善的制度及方法

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所面临的情况要求都存在非常大的变化,这也就需要进一步对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制度进行改善,更好的和现阶段时代发展形势相结合。但现阶段所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仍然使用传统的配额转换经济预算方式使得其中无法体现工艺材料以及工艺实际成本,同时也会对建设目标的达成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2.2 缺乏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

现阶段,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工程建设中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成本控制意识不足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片面追求,导致建筑项目损耗成本过多,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对工程的工期进行无理压缩,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审核以及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等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工程项目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成本控制意识,既要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又要对建设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3 建筑工程企业的预算缺乏协调性

在当前阶段,直接导致建筑工程企业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工程预算缺乏一定的协调性,尤其是建筑工程当中经常用到的水泥、钢筋等原材料的成本。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的预算工作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直接阻碍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正常施工。在一般情况下,在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中,如果企业所制定的建筑工程施工预算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达到原先预期的效果,那么建筑工程企业所制定的工程预算也就失去了一定的价值,缺乏预算的协调性。建筑工程企业在实际正常施工中,假设建筑工程项目失去了成本控制以及预算管理,那么,建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就会大大地增加,在这种情况之下,建筑工程企业的预算管理将毫无作用可言。在建筑工程企业中如果没有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建筑工程企业的利润根本无法得到保障,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

2.4 成本核算水平低

施工单位有财务核算也有成本核算,但是成本核算并不等同与财务核算,如果两者混为一谈就必然会影响成本核算结果,这也使得施工单位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核算过程确实很复杂,因为整个工程所需的材料多各项费用支出也比较繁多,而成本数据又只能从各项收据上体现,目前施工单位做成本核算时首先是收集整理财务各项支付凭证,然后再收集其他部分的资料。数据是成本分析的基础,不真实的数据不但不能帮助我们分析盈亏原因,反而还有误导作用,如同给问路人指了一条背道而驰的道路,其后果不堪设想。财务收集数据是从财务角度入手,根本目的是财务核算,而非成本核算,费用归集时间与成本核算时间也有时差,从而造成成本核算配比性较差,时效性差;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分析大部分是流于形式,只进行账账核实,不做账实核对,最终导致核算过程中成本不实,只有到竣工结算后才清楚工程实际盈亏状况,从而形成事后算账的弊端。

3 提升经济预算以及成本控制效益的对策

3.1 对于建筑工程企业中的权责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在建筑工程企业的正常发展过程中,如果建筑工程企业具备优秀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还是建筑工程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内容之一。在当前这种状况下,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需要在实际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管控,在保障建筑工程企业的成本得到管控的条件之下,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收益。除此之外,建筑工程企业需要与当前的时代发展相匹配,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企业的需求得到满足。

3.2 加大成本控制力度

工程成本控制难度相对较大,而建筑施工单位需要不断加大成本控制力度。与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设备能力、工期、成本等进行考虑和控制。针对不同项目使用功能的不同,采用不同标准,参考多方因素,进一步保证资源利用效率。

3.3 做好项目成本计划

只有做好项目成本计划工作才能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开展,项目成本计划要按照承包合同来进行。在做成本计划工作时施工单位要明确自身的施工条件,施工单位要在合同期限内完工就必须做好每个月每个季度的工作计划。除了要保证如期完工还需要做好成本估算工作,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就是要控制好生产成本达到利润最大化。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实时了解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保持良好沟通,明确自己的目标成本并积极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方案。

3.4 经济角度效益

作为建筑工程企业来讲,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在经济的角度对于工程项目的盈亏状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预测项目的亏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经济预算能力以及成本控制能力,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方案比选,作为建筑工程企业而言,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对于建筑工程的预算方案进行选择,如果企业选择合理的方案,那么建筑企业在后期的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也会依照此方案执行,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企业的利益。其次是工期的长短,对于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工程的工期,如果工程的工期能提前,不仅仅能够给企业节省时间去开发新的项目,还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为企业的发展积蓄力量。

3.5 评估成本

项目完成后,施工企业应该比较实际成本与计划指标,并评估他们依照有关规定项目的成本控制责任制,并评估项目施工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每个负责人的性能,从而给负责人相应的奖惩。企业通过对成本的评估,让员工了解奖惩的纪律,从而有效地调动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努力工作,完成成本目标,达到节约和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支持下,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会使得我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和相关单位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研究和实践力度,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正措施,促进建筑工程发展。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施工单位工程项目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