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

2019-11-28占双红

建材发展导向 2019年15期
关键词:建筑材料工程施工监督

占双红

(宏盾建设有限公司,湖北 黄冈 438000)

1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应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实用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创造研发出愈来愈多先进、有效的建筑材料,这些材料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更多样的性能。检测工作有效保障建筑材料质量,影响施工技术的发挥,加强检测工作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建筑物后期交付使用安全,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正面影响,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以及信用声誉。

1.2 有利于加强工程监督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检测工作与整体工程建设工作息息相关,加强材料检测力度有利于强化建筑工程监督力度,促进优化工程管理模式,完善监督体系,确保责任到人。加强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有助于带动其他施工环节监督工作[1],进而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保证如期完工,节省建设成本,促进建筑企业良性发展。

1.3 有利于控制建设成本

在建设成本中,建筑材料经费占据较大比重,加强材料检测能够合理分析和检验建筑材料的材质,制定性价比最高、最合理的材料购置方案,进而节约施工成本,控制工程投入资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2]。当前,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不仅体现在施工前期,在施工原材料采购阶段就进行多方对比、采样,选取最合适、最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材料。同时,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技术,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全面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以减少成本损失,提升工程效益。

2 提升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水平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中,对建筑材料检测质量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就是相关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缺乏专业意识,运输存贮操作不规范,损害建筑材料,对检测工作造成影响。为了保障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相关单位必须提高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其知识储备,培养其专业技能,通过组织人员参与相关技能培训或者外出学习,以提高检测人员的仓储技能,使其掌握材料运输知识与技能。同时,应加强检测工作监督力度,不断创新检测方法。在检测工作中,不仅要检测建筑材料的质量,也要重视材料的用途[3],结合预先制定的施工方案以及实际施工情况,选取合适的建筑材料,明确划分施工材料的使用要求,提高各种建筑材料的实际利用率,保证物尽其用,避免资源浪费,既能节约资金投入,又能充分发挥建筑材料的性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2 把控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

做好预防工作是保障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有效途径,根本上解决材料质量问题。预防工作主要是把控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通过多方了解信息,掌握市场形势,做足调研工作,与其他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进行交流,选择生产厂家以及供货渠道合格有保障的材料供应商,确保建筑材料质量合格、来源合法。在采购建筑材料时,应货比三家,既考虑价格更要考虑质量,充分调查和检验供应商的合格证明、材料的规格与性能,必要时聘请专业的材料鉴定人员开展材料最终验收与审查工作,切实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4]。

2.3 完善检测工作体系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出现问题则会拖延工程施工周期,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因而,建立健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科学的材料检测工作体系可以有效协调各部门, 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便于及时下发检测工作通知,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同时加强施工部门安全生产意识,避免重复检验材料或者漏检情况的发生,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浪费,,提升检测工作效率。

2.4 合理把控施工环境温湿度

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环境的好坏决定施工材料存储条件的好坏,关系到施工材料是否得到妥善保管,施工环境的温度与湿度水平对施工材料的材质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建设高层建筑时,为了保障使用安全以及实用性,需要对防水建筑材料进行全面严格检测,在拉伸试验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财时,应保持(24.1±1.5) 室温[5],若室温高于或者低于标准温度则会导致卷材平均抗拉强度下降,进而影响房屋使用者的住房体验,严重时发生安全事故,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严格把控施工环境温湿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体项目工程的实用性以及安全度,关系到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因而,建筑企业应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改进工作方法,加强工作监督,引进先进的检验技术以及设备,遵照相关国家规定,严格把控建筑材料检测过程吗,以期建立完善的建筑材料检测体系以及制度,保证工程质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建筑材料工程施工监督
能自我修复的建筑材料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探讨
抗震建筑材料简介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