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爱与信任的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

2019-11-27年静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教学质量

【摘 要】长久以来,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一直都受制于学困生,学困生是目前各类学校班级中最为普遍的存在,同时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去详细了解影响学困生产生的因素,并对学困生心理加以分析,寻找最适宜的办法进行转化,从爱与信任的角度尊重和关爱学生,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本文基于爱与信任的角度,探讨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浅谈转化小学学困生的基础策略,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教学质量

伴随国内素质教育的飞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学生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关心与爱护,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也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体现人文关怀、教育与责任的基础。当前,小学生之间的学习成绩差异问题,已经成为广受人们关注的教育问题之一。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也一直在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对当前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影响

家庭单位,是构成社会的基础,同时也是小学生教育的起点。由于家庭构成的特点,家庭教育往往与小学生家长的语言和行为密切相关。家庭氛围、文化背景等都是影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1]。近年来,大部分学困生形成得到原因与家庭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许多小学学困生都是在不良家庭教育熏陶之下形成的,其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首先,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例如溺爱、放任或是父母教育方式有分歧等等。其次,是家庭氛围不和谐,例如父母不合,时常吵架等等。再次,则是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例如重组家庭,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等等。

(二)社会影响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小学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社会是复杂的,同时也是对小学生性格和心理素质产生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具有最直接的诱惑性,这种诱惑对于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社会环境也易于影响不成熟的小学儿童。例如社会潮流,这种社会活动当中,每个人都将利用这个趋势来实现自身愿望,人们表现自己,也改造自己的个性,适应得到特质将会膨胀,而违背的将受到抑制。在社会进程当中有许多类型的变化,有单方面的,也有多方面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但无论是哪一种变革,都会对小学生的学习和成绩带来影响。

(三)教育失误

随着社会教育的改革,近年来学校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教学过程和活动进行调整。但从国内教育习惯上来看,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都很难改变传统的模式。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当中,往往都存在著“一刀切”与“模式化”的教育弊端[2]。这些弊端的存在,使得对小学学困生的转化变得尤为困难,不能适应小学学困生的特殊需求,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这是一种教育教学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会使国内小学教育很难跟得上改革的步伐,同时也是影响小学学困生出现的因素之一。

(四)自身原因

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处于一个年幼无知的情况,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意志力都是十分薄弱的。小学生往往很容易受到诱惑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使自身的发展处于一个偏离正轨的方向,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为了不良习惯。综合来讲,小学学困生的形成,与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关,同时也与自身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关系。想要转化学困生,还需要从其生长的家庭、社会等外在环境极其心理特征入手,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采取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

二、转化小学学困生的基础策略

(一)尊重与关爱学生

相互尊重,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注重对学生的关心与尊重,构建一个平等、和谐、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应使自身处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中,从内心尊重学生的意见,才能更好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每个学生的生活和生长环境不同,学习成绩与进步都有好有坏,差异性的存在是必然的,教师应正确对待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学困生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是更需要教师付出关爱的,这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理念,也是转化小学学困生的基础。

(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转化小学学困生的基础措施之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小学生课前预习、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及时复习等学习习惯[3]。这些习惯的养成,需要在反复的训练当中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其创造力和创新性都是一个很好的培养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么学生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讲会更加畅通无阻,对于小学学困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转化手段。

(三)树立学习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肯定,自信能够赋予小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动力,树立自信心,也是提高小学教育品质的必要手段。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判断能力是比较弱势的,教师的鼓励以及心理投射,将是小学生自信形成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小学学困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积极给予肯定性的评价来帮助其树立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在转化小学学困生时,应从多角度对其学习成果进行鼓励性的评价,通过激励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在引导学困生学习的时候,要对其进步进行合理表扬,给予学困生学习的希望,帮助学困生走出学习困境。

(四)引导学生互帮互助

转化学困生是教师的基础工作之一,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应采取有效的方法对教学方式进行补充。例如在相互尊重的条件下,提出相互帮助的概念,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选定互帮互助的对象,并分配明确的学习任务,利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不仅可以使优等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心情,学困生也能感受到教师对其的重视,以及同学的帮助,更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对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注重评价激励性

除了上述转化学困生的方式以外,教师评价的激励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不仅仅从书本成绩来看,也要从多角度发现学困生的长处,帮助学生认识自身能力。对现代教育来说,评价的激励性更能出尽学生情感的发展,其所具备的引导功能,能够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等方式,给予学困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在其心理方面,就是一个自信的体验。这种评价方式,将有利于小学学困生的转化,使学困生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形成良好的学习自信心。

三、结论

转化学困生,是现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学困生的转化并不容易,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基于爱与信任,运用科学的引导方式,引导学困生像其他学生一样,能够健康、快乐的学习与生活。

【参考文献】

[1]刘丽丽.基于爱与信任的小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8(22):119-120.

[2]陆春丽.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5.

[3]癿文红.小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策略[J].甘肃教育,2018(02):49.

作者简介:年静(1984—),女,现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第二实验小学,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