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2019-11-27秋懿婷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创业实践创业教育资源整合

秋懿婷

【摘 要】本文基于正在全面实施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理论研究、走访调研,并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为例开展实证性研究,进行“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指出目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创业课程设计、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业资源平台搭建等方面开展对策分析与展望。以期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新理念、新方案、新路径,助力高职在校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勇攀事业高峰。

【关键词】互联网+;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创业文化氛围;融合培养;资源整合;创业实践

一、本研究项目意义及同类研究工作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永生力量。”2015年来,国家全面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国内目前对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基于“互联网+”、“一带一路”、“工业4.0”等新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较少。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对来自不同专业的高职在校生进行调研,发现在校大学生创业认同率高达54.10%,有57.78%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创业,79.3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采取措施为学生提供场地等环境服务,75.3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组织开展各项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可见,学生对于创业教育有一定的期望,对创业场地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课程的渴望。基于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改革更应与时俱进,甚至预见未来。

相关文献研究中有学者提出课程标准化程度及教学内容和方法有待改进[1],分析高职创业教育中存在对创业教育理念认识不足、师资与课程资源短缺[2]。杨安、兰欣经过实证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创业教育忽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3]。同时,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文化氛围尚未形成[4]、外界环境对营造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氛围支持不够[5]。……

综上,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与课程内容、创业文化氛围、以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以及创业资源整合助力小微企业成功孵化是高职院校学生突破创业瓶颈的关键所在。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起步晚基础弱,师资、场地有限,课程设计不完善。

创业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最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学课堂里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而国内创业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双创”以前,大部分的高校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者最多也是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而极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或设立专业。

目前,已经成立“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高职院校有45家,浙江省内已有4家(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长征職业技术学院)。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师资通常由学生工作线的辅导员、招就处的职业发展指导老师等组成,缺少专门的创业导师,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不少学校仍面临创业实训场地有限,往往没有独立、完整的创业实践基地。这样的软硬件条件下,专业培养方案还不够成熟、学科体系有待完善,课程设计受到约束。

2、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创业理念与认知较为匮乏。

过去,公众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刻板印象之一就是未来的高级技工(城市蓝领),认为高职院校的使命是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级技工人才。长此以往,高职院校在树立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倾向于顺应时代发展且易受劳动力市场供给关系影响,往往将学生“自定义”成公众所期望的形象和角色——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级技工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里不乏各种“模拟工厂”、实训项目演练平台,学生通过2-3年不等的高职院校学习,从中掌握一门赖以生存的技能为步入社会而做好充分准备,这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规划的“常规路径”。

然而很少有人思考,高职院校的学生成长成才是否还可以有其他路径?尤其是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有所提高,学生自身更加渴望成为优秀的人才,甚至社会精英!创业可以使高职学院“另辟蹊径”实现人生价值、追逐梦想,甚至“弯道超越”。但是学生对创业的认知有限或者说不敢大胆迈出这一步。这也反映出,过去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发展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也不及应用型本科院校。

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分离现象,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笔者在所任职的高职院校跨文化创业教育(选修课)课堂中做过现场调研,约1/3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喜欢或者说是不适合其本专业的学习,并且将来也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反而他们想借助创业课堂来寻求创业灵感,成为综合型人才,以期改变职业规划的轨迹。这个现象值得我们创业导师反思,一方面,脱离了培养技能主导的专业教育,单纯的创业教育能否可以完美得帮助高职学生们实现创业之梦?另一方面,如何将创业教育这一新鲜血液融入专业教育的精髓中去,使原本相对枯燥乏味的专业教学焕然一新,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

4、高职院校创业学生社会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校内外平台合作模式。

对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和研发型本科院校,比如清华大学“中关村”创业一条街、同济大学创业谷等均有高科技产业云集、创投资金充裕的创业孵化器,社会资源蜂拥而至。而高职院校许多专业设置处于产业价值链底端,产教融合高科技含量较少,学生享受到的社会资源不够丰富。高职学生创业往往面临启动资金匮乏、创业项目缺乏专家指导、抗风险能力低、市场适应性差等困难,因此显得没有底气。如何搭建校内外合作平台、融入校外校内外创业导师、整合各方资源,最终帮助学生树立“创业自信”并实现一路陪跑,是高职创业教育急需解决的棘手难题之一。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对策分析与展望

1、针对师资、场地与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不足,探索成立专门的创业学院、引进师资并从学生主体出发优化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校积极相应国家双创行动导向、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保障,于2015年成立梦想创业学院,并拥有独立的集创业教学与实践为一体的学院大楼,建筑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目前拥有12名专职创业导师以及百余名校内外兼职创业导师,为在校师生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保障。

针对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我校开设有:培养创业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核心基础”课程,如《创新与创业实务》、《创造性思维与方法》、《创业机会识别与商业模式》等;助力创业过程提速增效的“工具包”课程,如《专利申请与技术转化》、《市场调研与预测》等;“思维拓展”课程,如《大数据应用与创新创业》、《企业经营仿真决策》等。同时,每学期的课程综合实踐,也是创业教育的主战场,根据不同主题团队分工调研创业企业、撰写分析报告和实习感悟。

2、针对学生创业理念与认知的匮乏,探索营造更优越的创业教育文化氛围。

我们面对的是“00后宝藏男孩女孩们”这样的教育主体,同时面临着5G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从学校层面重视创业教育开展设计规划,来引领有创业热情和能力的学生坚定创业的理想信念和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同时普及创新教育、提高岗位创业意识。

根据金字塔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演讲答辩训练是最有效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师生携手在比赛中快速成长。比如,积极组织在校生和创业校友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召开赛前动员会、邀请专家讲座、校赛现场答辩与评审、省赛前专家指导打磨参赛项目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学校的高度重视。

此外,组织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深入企业,发现行业的痛点、痒点,探究解决方案。参与公益创业活动也有益于创业能力的培养,爱心寄养、爱心义卖、爱心集市等让学生了解商业活动的交易过程,感受现金流、信息、物流,同时培养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企业家精神。营造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氛围,将“思政育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创业教育,走进创业第二课堂,提升学生对创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针对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现象,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

我们探讨通过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来培养适应新时代新需求的“多面手人才”,而不是靠单一技能谋生的“技工”,通过创业教育带给学生“二次选择”的启发和尝试。基于此,我校进行了大胆尝试探索。

目前,我校设有“2+1”创业教育试点班,即学生在校期间,前2年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第3年进入创业学院,进行专门的创业核心课程学习,进行相应的课程学分置换,有不少试点班同学边学习边创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业绩。比如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成功创办了电商平台和实体店经营线上线下融合的智能宠物养护公司,财会类专业的同学开起了咨询工作室。

同时,开设选修课“创业精英班”,针对大一大二学有余力的同学,利用公休时间完成为期1-2月的创业培训,而且根据报名同学的个性化需求,分设有“农村电商”和“跨境电商”两个方向的教学小班,另有《创客项目路演》、《跨文化创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创业选修课(含网络平台课程)丰富了在校生的多元化创新创业类选修课课程。

此外,面向全校大一学生,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必修课程,实行6课时线上和30课时线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创新精神,普及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教育认同感。充分给予学生阳光雨露,及时播种创业之苗。

对于“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的学生,我们鼓励除了完成专业要求的学习任务外,结合自己目前或者未来的创业项目,通过旁听其他专业的课程和网络平台进行自学,根据创业需求去针对性的学习一些必备技能、掌握流程工艺甚至认识更多同学,跨专业组成创业团队,而不是停留在经营管理的表面。

4、针对学生社会资源的不足,探索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助力小微企业创业。

据统计,56%的学生家庭的父母或亲戚拥有创业的经历,作为创二代,学生本身就具备一定的来自家族的创业资源和财富。在课程综合实践环中,我们要求学生走进亲朋好友的工厂和公司,一方面,去看看实实在在的生产操作与经营管理,去感受艰苦奋斗、接地气的企业家精神。另一方,学以致用,将课堂所学到的“新理念”——精益创业打造最小可行性产品原型MVP进行市场测试、“新营销”——玩转“抖音”等移动互联网平台自制短视频产品宣传片、“新工具”大数据分析做新零售分析提高转化率并减少库存等“互联网+”新时代的创业利器充分融入传统制造业,为其升级赋能。

此外,我们也积极争取各方资源、寻求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例如,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合作共建“现代物流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带学生去大创小镇入驻企业“三只松鼠”等互联网公司参观学习。与杭州和达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杭州市仕优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创新创业工作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与贝腾科技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等,一同助力在校生开展创业实践、助力小微企业创业成长。

四、结论

本研究以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通存在问题为导向,提出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解决对策分析和展望作为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得出结论:1.针对师资、场地与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不足,探索成立专门的创业学院、引进师资并从学生主体出发优化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2.针对学生创业理念与认知的匮乏,探索营造“以赛促学”、“公益创业”等创业教育文化氛围。3.针对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现象,探索“2+1”创业教育试点班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4.针对学生社会资源的不足,探索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助力小微企业创业。未来已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应主动拥抱创新与变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事求是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郑纪英.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考试周刊,2017,(80):196.

[2]马娜.高职创业教育中的现有问题与改进途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4):98-99.

[3]杨安,兰欣.高职高专学生创业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四川省六所高职高专院校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03):35-36+40.

[4]仲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2):54-55+92.

[5]吴建国,王岚.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氛围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9):129-130.

猜你喜欢

创业实践创业教育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咖啡与音乐沙龙活动在大学校园的开展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