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2019-11-27黄飞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

【摘 要】随着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高职教育质量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受到了学界的关注,评价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发展高职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当前,高职教育已经占据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承担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其中,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如何评价,则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未来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现状

当我国对于高职院校质量的评价主要来自政府主导定期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估。比如规定新建高职院校首届学生毕业3年后就要接受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虽然评估工作的开展对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是政府评价只能保障高职教育的最低标准,忽视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特殊性,这不仅妨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及其质量的提高,阻碍了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公正性,当前高职教育质量状况急需改善,尤其缺乏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评价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度设计存在问题,行政化取向严重

教育评价既有激励功能又有导向功能,正确的评价导向可以促使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提高,错误的评价导向则使高职院校发展背道而驰,如果评价导向有失偏颇,那么对于接受评价的学校而言其负面影响将不可估量,对其办学方向所造成的偏差需要用数十年来纠正,因此,对评价导向的确定必须谨慎详实。当前我国实行的政府评价制度缺乏合理性,政府主导的教育评价,评价主体单一,社会主体较少参与进来,无法彰显评价制度的公平。政府评价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评价方案是行政运作的结果,含有较多经验主义因素,缺乏有力的科学研究支持,影响评估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此外,其代表政府的利益,在价值取向上突出政府自身需求,评估周期长,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需要。

(二)评价指标体系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的严重影响

纵观我国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受传统普通高等教育影响十分明显。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忽略了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对高职院校办学所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其指标体系刚性化,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未将高职院校进行分类评价,没有根据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分类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其次,评价内容上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不相称,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评价内容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品德、知识和技能评价不足,评价过程中缺乏时效性和长期性;最后,在评价指标上与学术性大学评价体系指标重复率高,没有把工学结合这种思想与其评价制度相结合。

(三)评价严重背离市场规律

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满意程度处于中等水平,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理论联系实能力较低,当前政府评价制度所主导的教育评价制度对高职人才的培养产生了阻碍,不利于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政府多年来对高职院校的评价,在过去一段时间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办学质量,但也只能保障高职教育发展的最低水平和标准,而忽视了高职院校职业性的办学特色,导致高职教育逐步沦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属品和压缩品,致使高职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竞争力与优势,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不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二、我国高职院校质量评价制度现状因素分析

我国高职教育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影响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推动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和转变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并且大大降低了高职教育人才培養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因此我们应该正视高职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深入分析其产生缘由,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评价方法缺乏创新,存在心理定势效应

当前在我国高职评价制度中,套用普通高等教育评价模式,负责评审的专家组人员大多来自于普通高校,对高职教育了解不深刻,将普通高等教育评价的认知模式套用在与高职教育上,评价过程固化遵循普通高等教育,评价中游离评价指标内涵和精神实质,不分评价要素的轻重主次,抛开平台数据分析仅凭个人经验判断,忽视问题成因的深度,诊断千篇一律提建议等。专家在评价中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价模式,存在心理定势效应,形成评价的思维定势,忽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导致评价结果主观性。因此,应不断探索适宜高职教育发展的评价模式,大胆创新评价模式,破除心理定势效应的消极作用。

(二)政府“管办评”不分,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在我国,政府机构是高职评价宏观层面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长期把持评价主导权,一些高职院校为在评比中获得政府财政上的支持,竟形成托请攻关伪造数据的不正之风,挑战高职评价的公平性,损害了我国高职教育教育的公平。“管办评”不分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也导致学校“官本位”思想的产生,公共权力的运行以“官”的利益和意志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忽略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和学生等广大群众的利益。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多年来受政府一手操办,政府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者又是其管理者,同时又是评价者,三种身份叠加,导致高职院校发展日趋“行政化”,“管办评”不分导致高职评价体制弊病难除,社会中介组织较少参与评价。

(三)价值取向偏差,评价目标缺乏导向

高职院校评价政策的价值取向影响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价值取向偏差则引起评价目标缺乏导向性,致使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外部规模扩大与内部质量优化的矛盾激化,阻碍高职教育纵向深入发展。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理念不断与时俱进,推动了院校自身内涵建设,但政府评价理念却存在滞后性,不能与时俱进,价值取向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在实践过程中评价理念与市场所需的技能人才培养理念存在冲突,导致我国高职教育为了契合政府评价制度而放弃职教特殊性和社会性特色,追求所谓的“优秀”,走上模仿普通本科教育评价的老路,出现“千校一面”的现象,偏离高职教育的轨道,阻碍职业教育特色办学的发展,将职业教育带入歧路,更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的提高。

(四)缺乏有效监督机制,评价过程不够透明

高职评价中,评价专家组成员掌握着学校的评价权,对评价人员的行为缺乏监督会造成公权力滥用,灰色权力泛滥。一些高职院校在评价活动中行使暗昧之事,对专家人员行使贿赂造成腐败,致使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性得不到有效保障,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也因此下降。缺乏法律保障和监督机构的社会评价制度,其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可想而知,因此建立独立于政府和高校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可以促使评价过程透明化,避免灰色权力滥用,减少腐败行为的孳生,保障评价过程免受其他因素影响,减少评价过程中出现的误差,约束评价主体的不良行为,降低违法行为的发生概率,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性,维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增加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性,使评价结果让社会大众信服。

【参考文献】

[1]孙翠香,庞学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评估: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5).

[2]荣长海,高文杰,冯勇,赵丽敏.关于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作者简介:黄飞(1986—),男,汉族,重庆永川人,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重庆交通职业学院2018年教改项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管理研究”成果,编号:201813。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质量的快速Q&A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质量投诉超六成
石器时代与质量的最初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