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民道德”养成的途径

2019-11-27吕志超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慎独私德

吕志超

【摘 要】梁启超通过对传统文化中道德体系的解构,舍其糟粕,取其精华,汲取西方现代的一些理念,在结合中国现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道德体系。在最终怎样实现这些构建的问题上,梁启超回归传统,期望通过传统修身养性的“正本”、“慎独”、“谨小”等方法来实现他所建构的新民道德。

【关键词】私德;正本;慎独;谨小

20世纪初的梁启超,目睹了清末的社会危机和道德失范,痛心疾首。在对中国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后,另起潮认为“欲救当时之中国,必以新民德始”。并通过“淬砺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的基本原则,重构了新国民道德的基本内容:国家思想;权利和义务;合群;自尊、自治、自爱、自立、自牧、自任;自由;进取冒险精神与毅力。

但是,应该怎样去养成这些新国民所必备的基本道德呢?梁启超又进行了深刻地思考。

首先,梁启超确立起了公德和私德的关系。这里私德被视为公德的基础和前提。他说:“故一私人而无所私有之德性,则群此百千万亿之私人,而必不能成公有之德性,其理至易明也,”“公之私之,不过假立一名词,以为体验践履之法门。就泛义言之,则德一而已,无所谓公私。”“公德者私德之推也。知公德而不知私德,所缺者只在一推……故养成私德,而德育之事思过半焉矣。” i通过逻辑式的推理,梁启超得出了养成私德是实现其国民新道德的关键。

既然私德是培育新民道德的关键,那么私德又怎样才能养成呢?对于这个问题梁启超回归传统,从“正本”、“慎独”、“谨小”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先说正本。传统的儒家修身向来对正本极为重视。正本即要求个人在修身立志时端正动机,做到“诚”或“意诚”。古学者认为“盖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欲正其心者,必就其意念之所发而正之。凡其发一念而善也,好之真如好好色。发一念而恶也,恶之真如恶恶臭,则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 ii如果意不诚,动机有偏或不纯,那么“记诵之广,适以长其傲也;智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辩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 iii因此,个人在养性之始,要严格考查自身的内在动机,辨明义和利,公与私。之所以强调这些,是因为梁启超发现,在当时的中国,很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由于对西方功利主义和个人理想主义的推崇,往往为了达到一些个人的私人目的而无视群体和国家的利益,不愿承担公共群体的事业。实际上,梁启超看到了当时时局败坏的根源,即信仰的缺失。由此,他希望通过正本剔除个人信念中一些自私的不良的动机,从而达到一种绝对的信仰。实际上任何一种思想的提倡者都要求其接受者做到绝对的信仰。后来在中国传播的共产主义,也要求其信仰者达到绝对的信仰,要求他们为了群体和信念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是生命。很难想象,没有这种绝对的信仰,当时的共产主义者会在那么残酷的环境中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并最终取得胜利。当然,梁启超也知道要达到这种绝对的信仰绝非易事,所以接下来他便提出了“慎独”和“谨小”。

“慎独”是儒家思想里修身养心的一个重要方法。它强调一种精神入静的能力。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外界物质的干扰和内心情感的困扰,从而使心志受蔽,动机取向不明。所以需要静处以自省,借以击退心灵的骚动和外界的诱惑。梁启超借用王阳明的话说“慎独即是致良知”。iv传统的儒家认为人“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v也就是说,所谓良知是指人固有的天性,是一种对是与非或善与恶的直觉了解。而且由于这种直觉的道德意念在人的秉性中是先天的,因此它自然应成为道德取向的最终依据。实践是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阳明先生认为:“然知得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做去,知得不善,却不依这个良知便不去做,则这个良知便遮蔽了,是不能致知也。吾心良知既不能扩充到底,则善虽知好,不能着实好了,恶虽知恶,不能着实恶了。” vi阳明先生敏锐地注意到道德的实践性,故而倡言“知行合一”。这也正是梁启超理解的道德养成的关键所在。因为对梁来说,如果由良知所规定的道德准则不能导致道德行为,这种结果是难以设想的。

正本、慎独(致良知)的解释与阐发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观点,即人心具有天生的道德取向,也就是孟子的性善论。就个人本身来说,孟子的观点也许是正确的。但就整个由个人组成的社会而言,未必尽然。我们并不怀疑最初人性的善良,但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与形形色色的个人或人群交往,遇到一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这时,个人最初的道德取向难保不被扭曲。怎样才能尽可能地保证个人最初的道德取向呢?梁启超借用了荀子的方法:谨小。

荀子认为,人性有恶的积习,因此需要时时努力警惕和克服这些邪恶的取向。梁启超对孟子和荀子的说法加以综合,认为人们仅仅具有良知还不足以保证精神战胜外界物质的种种诱惑,在自我警惕和自我约束方面最细微的松懈都可能导致为外界物质所征服,沦为物欲之“奴隶”。vii因此,人的精神需要不断的毫不松懈的努力来保持和培养人最初所不虑而知的良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梁又借用了儒家另一重要的修身方法:主敬。这一思想虽在王阳明的道德哲学中也有所涉及,但在程朱学派中则更显突出。梁启超对其进一步阐发,认为,主敬是通过控制外界物质需求以达到回归良知所不可或缺的,人的精神正在不断地经受由外界物质诱惑而产生的各种不安与困扰的冲击,任何细小的懈怠都可能助长邪恶的滋生。为了不使个人善良的本性、正义的良知被引入歧途,“须精细省察克治”,viii个人的接物待人时的态度和行为需要经常谨慎小心。

基于对传统儒家道德伦理体系的深刻理解,梁启超通过回归传统,提出了新国民道德养成的基本途径。当然,这种回归只是方法与技巧层次上的,而决非是内容上的。梁启超希望通过这种对儒家传统修身方法和技巧借鉴式的吸收,来服务于他所塑造的新国民所必备新道德。而这,也正彰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当的自信。

注释:

i梁启超.新民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7页.

ii [明]王阳明.大学问 [A].王阳明全集[C].卷二十六,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71页.

iii [明]王阳明著,张立文整理.与黄勉之[A].王阳明全集[C],卷一,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iv [明]王阳明著,张立文整理.与黄勉之[A].王阳明全集[C],卷二,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第436页.

v 孟子·尽心上,卷十三.

vi [明]王陽明著,张立文整理.与黄勉之[A].王阳明全集[C],卷一,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第124页.

vii 梁启超.饮冰室丛著,第二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年,第94-95页.

viii [明]王阳明著,张立文整理.与黄勉之[A].王阳明全集[C],卷一,北京:红旗出版社,1996年,第100页.

【参考文献】

[1]近20年来梁启超《新民说》研究综述[J]. 石烈娟.广西社会科学.2005(09)

[2]梁启超《新民说》的现实意义[J]. 张春燕.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3)

猜你喜欢

慎独私德
日本近代学界对公德、私德之辨析
以私德的培育促公德的成长
私德教育
“公德”与“私德”
公德与私德的“先后”
学《大学》 思己 思社会
“慎独”的境界
怎样围绕“慎独”上好中国文化经典课
从“慎独”看境界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