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2019-11-27杨向刚李爱萍

学周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

杨向刚 李爱萍

摘 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也在紧跟改革的步伐,对于高中物理来说,也是一次创新的机遇。物理是理科中的难点科目,新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从多个方面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新课程改革怎样才能实现高效推进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呢?这是每一位物理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来探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1-008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71

要想将新课程改革完全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当中,首先我们要从它的核心理念入手,优化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对高中物理产生兴趣,而不是厌倦惧怕学习物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高中物理的推进方案。

一、学生为主体学习主人

社会发展的进步,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为主导,教师要将学生的主体个性当成培养的主要目标,开发学生独特的个性化潜能,创造性思维,高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更要学会怎样做人,怎样与社会这个大家庭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大多是以整体灌输为主,学生只能强行接受知识灌输,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疑问与看法,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打破这一传统模式的弊端,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要以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二、个体差异性要重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是按照学习成绩来认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多教师的观点是,从学业成绩上的区别,呈现出个体的差异,是与个体的学习能力与素质高低来决定的,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关系不大,或者说起不了多少改善作用。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而教师大多是按照取中的办法来开展教学,也就是根据中等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设计教学内容。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能力强的觉得太浅显,学习差的跟不上,只有学习中等的在咬牙坚持。这种片面的个体差异解读,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有了所谓的“强行灌输”和“一刀切”,完全没有体现出教材的精髓,因材施教成了纸上谈兵,致使一些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一些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根本谈不上健康成长。从科学角度来分析,如果能提供恰当适合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是可以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所以说武断地用成绩定命运,是不合理的评价体系。

三、教学立意上的新突破

应试是高中生最大的压力,也使得教师在课程设计上多采用知识的理解记忆、技能的操作、解题的训练,三种强化手段来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定位十分明确,就是为了应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传道:只是在传递知识。授业:只是在教授技能。解惑:只是在解读传道授业中存在的问题。主流教学模式也就是灌输模式就成了必然。

新課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我们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构思教学标准为参照,在知识与技能这两个硬性指标下,多关注物理学的发展方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跟现实生活的联系,综合设计更科学的教学理念调整。

1.从方法与过程这一角度来说,教师要将物理的规律探究过程、探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提出质疑与问题的角度,用物理学思考的方式来融入物理教学过程中。

2.从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这一角度来说,教师要通过物理知识点来揭示大自然的奇妙、探索自然规律的趣味、物理现象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热点科学话题与物理的关系,融入实践教学当中。

3.从教学活动开展这一角度来说,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学校实际条件为基础,从学生不同喜好入手,丰富教学模式与内容。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能让学生自主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其他辅助工具来研究物理问题物理规律与特性,能够借助一些物理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发表自己的见解,吸收别人的意见,在教师的引导下,解读本质问题,探索未知的领域,培养学习的兴趣,自主的能力。

物理本身就是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就要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索欲,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当中,用分层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鼓励他们通过相互合作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生在培养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能加强团队合作,从而从多个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达到教学目的,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瑞忠.浅谈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有效实施策略[J].新课程(下),2017(9).

[2]杨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10).

[责任编辑 杜建立]

作者简介: 杨向刚(1978.5— ),男,汉族,甘肃武都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普通高中学生宿舍管理和高中物理教学。

李爱萍(1982.8— ),女,汉族,甘肃永登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及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