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

2019-11-27吴文山

学周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合作探究法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能够良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可围绕合作探究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从明确探究课题、建立学习小组、开展探究实验、定期检测成果几个角度提出合作探究法的应用措施,旨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提升物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31-008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79

合作探究法作为一种特色教学法,将其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物理实践教学需求相符合,改变以往课堂枯燥压抑的氛围,使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一、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法的应用作用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自从新課改实施以来,传统教学模式逐渐退出教育舞台,为了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在此背景下,合作探究法应运而生。其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学生在探究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解决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适当给予学生启发,帮助学生冲破物理难关,提高探究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和理解大量知识,课堂氛围因此变得枯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日渐消磨,甚至出现抵触、厌学等情况。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此现象,其归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探索、思考和分析时间,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独立解决问题。这不但可使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显著提高,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物理教学效率自然也随之得到提升。

(三)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合作探究法应用背景下,学生以小组为单元参与课堂活动,在合作的集体中,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不尽相同,即便对待相同的问题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同一小组的学生可在探究中相互交流、鼓励,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产生新的认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以团队的力量完成不可能完成的学习任务[1]。

二、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法的具体应用

(一)提出探究问题

在学习“机械效率”知识时,当学生知晓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后,教师可采用生活化情景提出探究问题,即小张与小李同时骑自行车上斜坡,魁梧有力的小张沿着坡路直接冲了上去,体弱的小李走S型道路到达坡顶,问二者上坡时谁的机械效率较高?你认为斜面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划分学习小组

按班级现有40人计算,可将学生划分为8组,每组5名,在划分时教师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等,尽可能保证每个小组各方面的实力相当,从而达到公平竞争的目标,使每名学生在小组探究中充分发挥个人长处,在解决问题时帮强扶弱、共同进步。

(三)课前准备与合作探究

各组的组长可将探究问题划分成多个部分,并分配给组员,并要求每名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汇总在一起完成总体目标,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应完成以下内容:

1.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每名学生在课堂中都是平等的,在合作交流中都有提出自己想法与疑问的权力,可对他人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也可适当接受他人的异议,从而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对于一些大家都无法解决或者难以达成一致的问题可以请教教师,与教师一同探讨,从而建立和谐平等的合作关系,不应对他人不同见解给予排斥态度,也不应一味听从别人想法,应将交流中取长补短,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2.开展探究活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得出斜面机械效率可能与重力、坡度、粗糙度、用力大小等因素相关。经过分析,大家在课堂中开展了斜面机械效率与粗糙度、倾斜度的关系研究,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首先,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起,使其成为斜面,用弹簧测力计对小车重力、小车均速上升的拉力大小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有用功、总功与机械效率;其次,采用变量分析法,通过改变斜面倾斜度测量小车在不同倾斜度中上升时的机械效率;最后,通过探究实验得出了斜面的倾斜度越大、机械效能越高,斜面粗糙度越高、机械效能越低的结果,并且学生还做出进一步猜想,即小张与小李的体重也可能对机械效率产生影响,并对此猜想开展深入探究[2]。

3.定期检测探究成果。人的记忆并非永久的,在物理学习中,学生对于刚讨论的知识往往记忆清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渐渐模糊,需要教师定期检测,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另一方面确保合作探究的良好效果,避免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混杂其中出现偷懒、松懈等情况,影响物理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陆应海.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3(4):68.

[2]陈小萌.合作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7(2):313.

[责任编辑 胡雅君]

作者简介: 吴文山(1977.12— ),男,汉族,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初中物理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