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固醇结石病小鼠胆囊组织中Rho-ROCK信号、钙调信号相关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2019-11-27李刚刘江豪牛青青

山东医药 2019年29期
关键词:胆石平滑肌胆汁

李刚,刘江豪,牛青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殖健康医院,乌鲁木齐830000)

胆固醇结石病(胆石病)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和健康检查的普及,其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上升[1,2]。胆石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胆石病是肝脏脂质代谢异常的结果,如脂质和胆汁盐不平衡、胆固醇过饱和等;此外,胆囊功能异常与胆石病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关系,如胆囊排空异常、浓缩增强、脂质吸收紊乱等[3~5]。Rho GTP酶属于Ras超家族,RhoA和RhoB是Rho GTP酶的重要成员;ROCK又称Rho激酶,是Rho的下游信号分子。研究表明,在胆囊平滑肌细胞中,Rho-ROCK信号通路能够通过调节钙调信号通路影响胆囊平滑肌的收缩功能[6]。Ca2+依赖性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与Ca2+非依赖性肌球蛋白轻链磷酸酶(MLCP)双重调节肌球蛋白轻链(MLC)的磷酸化水平,前者对MLC磷酸化的调节导致平滑肌收缩,而后者抑制平滑肌收缩并增加Ca2+敏感性。胆囊平滑肌收缩异常能够引起胆囊功能异常,与胆石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关于Rho-ROCK信号和钙调信号通路与胆石病关系的研究较少。2018年3月~2019年5月,我们采用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制作胆石病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胆囊组织中Rho-ROCK信号相关分子RhoA、RhoB、ROCK和钙调信号相关分子MLCK、p-MLC、MLCP的表达,探讨Rho-ROCK信号和钙调信号相关分子在胆固醇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与试剂 雄性C57BL/6小鼠40只,体质量20~22 g,购自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正常饮食适应性喂养1周后用于实验。MLCK、p-MLC、MLCP、RhoA、RhoB、ROCK、GAPDH抗体(Abcam,英国);蛋白裂解液(碧云天,中国);羊抗兔IgG-HRP抗体、羊抗鼠IgG-HRP抗体(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超敏ECL化学发光试剂盒(碧云天,中国);牛血清白蛋白(BSA,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戊巴比妥钠(Sigma,美国);Fluo-3 AM(碧云天,中国);96孔板(康宁,美国);荧光酶标仪(赛默飞,美国);HITACHI自动分析仪7600(Tokyo,日本);TRIzol裂解液及RT-PCR逆转录和定量试剂盒(诺唯赞,中国);NanoDrop 2000 Spectrophotometer(赛默飞,美国);BCA蛋白定量试剂盒(碧云天,中国);PVDF膜(Millipore,美国)。本实验通过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动物分组与模型制作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胆石组各20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胆石组给予高脂饮食(1.0%胆固醇、0.5%脂肪酸和20%脂肪),饮水不限,喂养8周。以小鼠胆囊出现胆泥或结石为造模成功。

1.3 胆囊结石形成情况观察 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5 mg/kg麻醉小鼠,腹部切口,暴露胆囊、胆总管,观察胆囊有无结石形成以及结石形态。

1.4 胆汁分泌率测算 胆总管插管,另一端接1.5 mL EP管,利用重力作用收集1 h胆汁,计算胆汁分泌率,胆汁分泌率=胆汁体积/(胆汁质量×时间)。

1.5 胆汁钙离子检测 用去离子水稀释胆汁,加入96孔板,然后加入Fluo-3 AM(Ca2+荧光探针),37 ℃孵育60 min,将96孔板置于荧光酶标仪(激发波长488 nm,发射波长530 nm)检测荧光值。

1.6 血清和胆汁胆固醇检测 眼球取血1.5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取“1.4”收集的胆汁,加入去离子水稀释胆汁和血清,使用HITACHI自动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HDL-C=总胆固醇-HDL-C。

1.7 胆囊病理组织学检查 小鼠脱颈椎处死,取出胆囊,切取约30 mg,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剩余胆囊组织放入液氮保存。梯度乙醇脱水,蜡块包埋,切5 μm厚切片。将玻片脱蜡,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胆囊组织病理变化。

1.8 胆囊组织Rho-ROCK信号和钙调信号相关分子mRNA表达检测 采用RT-PCR法。取冻存的胆囊组织,称取约50 mg,加入1 mL TRIzol裂解液提取组织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使用配有SYBRs Green Master Mix的CFX ConnectTMReal-Time系统进行qRT-PCR定量分析。RT-PCR引物序列:MLCK上游5′-CAACAGTGGCAATGGAGC-3′,下游5′-GATTCGCAATGAAACAATCA-3′;p-MLC上游5′-ACCTGCGTAACTCCAATCT-3′,下游5′-TTGTCCGACCAGTTCTTC-3′;RhoA上游5′-CCAAATGTGCCCATCATCCTAGTTG-3′,下游5′-TCCGTCTTTGGTCTTTGCTGAACAC-3′;ROCK上游5′-AGGCCTGTGCCAAACCTTT-3′,下游5′-TGGTCCCTGTGGGACTTAACA-3′;RhoB上游5′-ATATTAGCGTGGGCACCGAG-3′,下游5′-GTAGGGGTGTAGGGAGTCGT-3′;GAPDH上游5′-TTCTACAATGAGCTGCGTCT-3′,下游5′-CTCATAGCTCTTCTCVAGGG-3′。扩增体系:2×SYBRs Green Master Mix,10 μL;引物(10μmol/L),0.8 μL;50×ROX Reference Dye 1,0.4 μL;cDNA,8.8 μL。扩增条件:预变性94 ℃,5 min;94 ℃ 15 s,60 ℃ 30 s,40个循环。以GAPDH为内参基因,采用2-ΔΔCt法计算目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1.9 胆囊组织Rho-ROCK信号和钙调信号相关分子蛋白表达检测 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取胆囊组织约50 mg,加入1 mL蛋白裂解液提取组织总蛋白,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取20~50 μg总蛋白,经10%的SDS-PAGE胶电泳,电转移至PVDF膜,用5%的BSA封闭60 min。TBST洗涤,加入一抗(MLCK、p-MLC、MLCP、RhoA、RhoB、ROCK、GAPDH,以1∶1 000稀释)4 ℃孵育过夜。TBST洗涤加入HRP标记山羊抗兔二抗(以1∶10 000稀释),室温孵育,TBST洗涤。用ECL化学发光法显影,Image J软件分析灰度值。以目的蛋白与GAPDH的比值计算目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2 结果

2.1 两组胆囊结石发生情况、胆汁分泌率及Ca2+水平比较 对照组胆囊无结石和胆泥形成,胆石组胆囊出现胆结石6只、胆泥5只,其余9只未造模成功被排除。胆石组胆汁分泌率及C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胆汁分泌率及Ca2+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血清和胆汁胆固醇水平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胆石组血清和胆汁总胆固醇、非HDL-C水平均升高(P均<0.05),两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和胆汁胆固醇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胆囊组织病理学结果比较 对照组胆囊壁无增生,基质层中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胆石组胆囊壁增厚,基质层中性粒细胞浸润,具有明显炎症迹象。

2.4 两组胆囊组织钙调信号相关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胆石组胆囊组织MLCK、p-MLC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MLCP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胆囊组织钙调信号相关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两组胆囊组织中Rho-ROCK信号相关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胆石组胆囊组织RhoA、RhoB、ROCK mRNA及蛋白表达均下调(P均<0.05)。见表4。

表4 两组胆囊组织Rho-ROCK信号相关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研究显示,胆石病的发生与脂代谢异常、胆囊功能异常、胆固醇过饱和等多种因素相关,但其具体机制目前仍未阐明。Rho-ROCK信号和钙调信号在糖尿病肾病、神经性疾病、肿瘤及心脏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疾病治疗靶点广受关注[6],但是其在胆石病发生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制作小鼠胆石病模型,表现为胆结石的发生率、胆汁和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和非HDL-C含量显著上调,上述这种变化很好地模拟了胆石病患者的相关脂质变化。

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胆囊生理和化学环境的改变,胆囊功能特别是其收缩功能障碍在胆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7,8]。胆囊中晶体的形成能够显著抑制胆囊排空,影响胆汁分泌[9,10]。Ca2+在胆囊平滑肌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能够通过调节胆囊收缩影响胆囊排空和胆汁分泌[11]。本研究显示,胆石组胆汁分泌率下降,胆汁中Ca2+含量下降,表明Ca2+含量降低可能通过钙调信号通路影响胆囊平滑肌收缩,引起胆囊功能异常,最终导致胆石病的发生。

MLC磷酸化水平受到MLCK和MLCP的双重调节,其在平滑肌收缩过程中起关键作用[12]。Ca2+含量升高时,MLCK使MLC磷酸化导致平滑肌收缩,而MLCP使MLC去磷酸化,抑制平滑肌收缩[13]。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给予高脂饮食能够显著下调胆汁中的Ca2+浓度,胆囊组织中MLCK和p-MLC蛋白及mRNA表达下调,MLCP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在平滑肌细胞中MLCP上调能够抑制Ca2+的敏感性,并促进MLC的磷酸化水平,导致平滑肌收缩抑制[14]。以上研究表明,MLC在胆囊的收缩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显示,Rho-ROCK信号通路能够通过调节MLC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水平来调节平滑肌的收缩过程[15]。当ROCK表达抑制或下调时,MLC表达将会下调且MLCP的活性增强,ROCK可能通过抑制MLCP的活性来调节平滑肌的收缩[16]。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期给予高脂饮食能够显著下调胆囊中的RhoA、RhoB、ROCK的蛋白和mRNA表达,表明Rho-ROCK信号通路在胆石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高脂饮食可致胆汁中Ca2+水平下降、胆汁和血清中总胆固醇和非HDL-C含量升高,诱导胆固醇结石形成。高脂饮食诱导结石形成过程中胆囊组织出现炎症迹象及Rho-ROCK和钙调信号相关分子表达出现变化,提示Rho-ROCK和钙调信号相关分子可能参与高脂饮食诱导胆固醇结石的形成过程。本研究为胆石病相关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猜你喜欢

胆石平滑肌胆汁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禅心自在
惊天之举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喉血管平滑肌瘤一例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中心简介
世界上最大的胆石有多重?
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和MRI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