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农产品如何“圈粉”又“吸金”

2019-11-27

农家参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浚县圈粉鹤壁市

在鹤壁感受电商新风潮

金黄饱满的山小米、金丝伴银线的缠丝鸭蛋、香甜如蜜的大黄桃……这些来自鹤壁的特色农产品,正通过电商平台,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农村电商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新型平台,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商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极大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已成为激活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

近年来,鹤壁市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淇县、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浚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经济,加快完善服务体系,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产品上行进程。在农村电商的影响带动下,鹤壁市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依托电商推动农产品上行

从淇县县城驾车出发,向西行驶约20公里就进入了太行山区。这里平均海拔800米—1000米,部分路段九曲十八弯,被当地人称为“十八盘”。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北阳镇油城村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的山坳之中,短短几十公里路程却需开车近1小时才能抵达,偏僻的地理位置致使该地农货销售渠道始终不畅。

“为了把俺村纯天然、无污染的谷子销售出去,我们于2016年建设了电商产业扶贫基地,推行统一供种、统一种植、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溯源、统一网销的‘六统一’模式。谷子由原来的3元/斤不好卖,发展成现在的4元/斤不愁卖,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群众的‘不种怕穷、种了怕卖’问题。”油城村村主任徐红亮说。

距离油城村70公里开外,浚县黎阳街道办事处东沙地村的群众也尝到了发展电商的“甜头”。该村地处黄河故道,土壤含沙量大,特别适宜茄子等耐旱蔬菜种植,外加今年天气干旱,每亩地较往年增产约6000斤,总采摘量可达逾20万斤。浚县商务局及时组织电商平台助农活动,解决了农民销售问题。

油城村、东沙地村发生的变化,是近年来鹤壁市大力推进农产品上行的小小缩影。通过与阿里巴巴、京东、一亩田、苏宁、国美等电商平台合作,鹤壁出产的太行山小米、高筋石磨面、小杂粮、大红袍花椒、西兰花等农产品的网络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电商的发展也促进了本地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正转化为品牌优势。

目前,仅淇县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就有50多家、农产品注册商标200多个,该县举办了电商节、农产品网上行、电商扶贫对接会等活动开展系列推介和促销,使农产品公用品牌“朝歌印象”成为全网销售热点。

“通过开展一系列电商下乡活动,全市农产品上行势头良好,农特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不断增长。目前,我们正组织对本地农副产品、特色产品挖掘普查,加强农村电商与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促进以网上销售为主要方向的订单农业、规模农业快速发展。”鹤壁市商务局副局长缑志敏表示。

直播电商在农村异军突起

“我们的缠丝鸭蛋起沙冒油、鲜香味正,全部来自淇河上游无污染水域。大家注意看这一层发红、一层发黄的色环,这就是咱鹤壁正宗的‘金丝伴银线’淇河缠丝蛋。”边剥鸭蛋边对着手机直播的女孩叫高莹歌,今年21岁,是鹤壁市乡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播。在某直播平台上,该公司直播间已吸引逾500名网民观看,其中不少人在咨询销售事宜。

据了解,这家以加工销售缠丝鸭蛋、淇河鲫鱼、山小米等传统农产品为主的企业,50多名员工中有8人负责电商业务,其中3人为主播。通过“线上直播+短视频”的模式销售农特产品,其上半年已完成销售额逾800万元。

在位于浚县的河南省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内,几名年轻的主播正坐在直播间内学习拍摄技巧,与其他常见的主播有所不同——他们都是残疾人士。

“这里的学员大多来自农村,并且很多都是残疾人,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创业和就业。有了电商,我们也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网红,去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荣膺“全国自强模范”荣誉称号的浚县电商带头人孙炳良表示。

自2014年以来,河南省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培训残疾人3800余名,建立了10家“互联网+”农村助残网点,帮助112名贫困户实现脱贫,其90%的学员都通过电商走上了创业就业的自强之路。“对于广大农民,尤其是年龄较大、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电商基础的人来说,直播能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足不出户就能联系到潜在客户。这种‘直播+微商+短视频’的模式已成为当下农村电商的新风潮。”浚县商务局电商办主任周全忠说。

农村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

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兴业态,电商目前已渗透到农业产业链的全过程,一步步改变着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为完善农村电商综合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鹤壁市坚持“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全面提升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完善农村电商发展规划。作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淇县、浚县相继出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制定农村电商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引导生产经营主体与京东、阿里巴巴、苏宁、一亩田等电商平台合作。

增设电商基地服务功能。全市共建设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个、乡级服务站11个、村级服务点逾200个。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设置了电商培训中心、运营中心、创客孵化中心、美工及展示区等功能区域,对贫困村建档立卡适龄人员免费进行电商知识培训、免费美工摄影、免费提供办公场所。

加大农产品牌扶持力度。鹤壁市积极推动传统手工作坊建立标准化生产线,加大农产品申请“绿色”“有机”“无公害”等标志认证并完善品牌监管。目前,全市共有5种农产品正在申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朝歌山小米、缠丝鸭蛋、秦街黄桃等已成为网络热销产品。

建设三级物流配送体系。随着农产品物流规模不断扩大,物流市场不断增长,鹤壁市构建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和网货物流配送体系,切实解决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所涉及的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农特产品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探索电商精准扶贫模式。依托国家首批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淇县,鹤壁市结合贫困村实际,采取“电商+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培育了“朝歌印象”农特产品电商公用品牌,打造电商扶贫产业基地9个。截至目前,淇县电子商务累计交易额达135.98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74.57亿元,同比增速17.6%,农村电商产业不断壮大。

农村电商的核心在于“赋能”农民运用互联网的能力,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催生新的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和新载体。向品牌要效益,提升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将成为农村电商下一步发展的重要使命。

猜你喜欢

浚县圈粉鹤壁市
“乌克兰赫本”爆红ins,凭复古穿搭圈粉10w
太原市阳曲县:“网红草莓”匠心种 “圈粉”五千坐地销
浚县大平调演出
7天6场会大肆圈粉!大乐在辽宁对虾养殖圈刮起“虾富肽”旋风
挥毫泼墨
鹤壁市地下水保护条例
鹤壁市
浚县
鹤壁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
VOL.06健身网红热辣性感实力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