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矫正策略

2019-11-27凃香玥

儿童大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敌意攻击行为攻击性

凃香玥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公共服务学院,四川 内江 642150)

一、幼儿攻击行为的定义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较频繁、较严重地指向他人或物体的身体或言语的攻击表现。相对于成人来说,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其行动常受情绪的支配,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更强调行为产生的后果;基于上述,这就需要作为成年人的家长和老师能够做到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幼儿,纠正幼儿的攻击行为,并有效预防幼儿攻击行为。

二、幼儿攻击行为的特点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

(二)幼儿更多依靠肢体攻击。

(三)小班的工具性攻击多于敌意性攻击。

大班的敌意性攻击多于小班的敌意性攻击。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性别差异明显。

男孩和女孩所采取的攻击方式不同;女孩更多采用的是关系攻击,男孩以身体攻击为主要方式。

三、幼儿攻击行为的分类

(一)工具性攻击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大多数并非对另一方有明确的敌意,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并给他人造成直接的伤害。

具体表现:笔者去的幼儿园里,有一名幼儿特别喜欢模仿其他人的行为,有一次班级组织看动画,这位小朋友对动画人物的动作很感兴趣,他便模仿动画里的人物的动作,去打另一位小朋友;这名幼儿本身对那位小朋友没有敌意,但他就是出现了攻击性的行为。

(二)敌意性攻击

例如一名幼儿想要这个玩具,而另一名幼儿也想要这个玩具,两名幼儿互不相让,其中一名幼儿为了得到这个玩具,而出手打了另一名幼儿;另一种情况是幼儿对对方有敌意,从而以故意殴打,嘲笑,辱骂等方式让对方受到伤害。

具体表现:笔者去的那家幼儿园里,在建构区,两名幼儿同时争抢一块积木,谁也不肯让步,在争抢的过程中,幼儿会有肢体攻击(比如,打,拉扯,脚踢,咬人等),其中一名幼儿用手直接打在另一名幼儿身上,另一名幼儿就哭了。

(三)目的性攻击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有目的上的不同;一种是在自身安全受到威胁时,幼儿会予以反击,俗称的“自卫”;一种是自身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时,幼儿也会具有攻击性;另一种情况是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希望所有物品私有化,所有事都应向着自己,这种情况下,一旦幼儿未能满足,就易带有攻击性。

具体表现:在美工区,一名幼儿拿了另一名幼儿的画笔不肯还,其中一名幼儿对另一名幼儿说:“你不还给我,我就打死你。”。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家长和教师没有及时地正确地引导幼儿,那么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人际关系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在幼儿长大成人后,对社会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隐患;最近几年的校园暴力事件逐年剧增,论其因,这类具有攻击性行为的青少年在幼年时期,父母和老师没有有效的引导这类孩子,造成这类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变本加厉,成为了如今的校园暴力。

五、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幼儿认知发展不完善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7周岁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在他人认知中往往只能注意到自己的观点而不能理解他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表现为“自我中心主义”;幼儿思维发育不成熟,常常跟着自身的感觉走,不能明辨他人的意图,导致幼儿容易对对方带有敌意,从而具有攻击性;如果幼儿感觉周围环境没有以自己的意愿展开,那么幼儿也会带有攻击性,以此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案例:佳佳很喜欢小朋友的纽扣,但他不愿意还给小朋友,两人因为纽扣发生争执,佳佳为了得到小朋友的纽扣,把小朋友给打哭了。

(二)幼儿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冲动,不稳定的特点;在和其他幼儿发生争执时,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和没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都会发怒,未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要么找老师,要么哭闹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但当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遇见这种情况时,他(她)们会发现,目前的局势已不受自己掌控,这时她(他)们会借助其他工具,拿着工具来殴打,或威胁和自己发生冲突的幼儿,并以此来试图控制当前局面,但由于自身情绪易冲动,且不稳定,所以这类幼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导致自身行为具有攻击性。

案例:衡衡和小朋友在交流时发生争执,衡衡想用文具盒欧打小朋友,被老师制止,但衡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手里挥舞着文具盒,脚乱蹬乱踢,即使老师抱着他,他还想挣脱老师,跑去打小朋友。

(三)亲子关系的影响

亲子之间的关系对幼儿的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安斯沃思将亲子关系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安全型依恋是亲子关系中最好的相处模式;具有安全依恋型的幼儿,其人际交往的表现是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如果父母没有和幼儿形成好的依恋关系,那么将会对幼儿以后的人格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人格出现问题,也有可能会具有攻击性。幼儿也会因为嫉妒,不满等这些负面情绪中产生攻击性的行为;在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里成长的幼儿,多数是阳光的,自信的,开朗的,当遇到外部等不良刺激时,这类幼儿通常以冷静、从容、洒脱地态度去应对,从而遏制了攻击性行为的发生。

案例:小班的孩子由于对幼儿园的环境不熟悉,加上父母没在身边,所以,对于老师的安慰,这些孩子并不领情,甚至还会用手打老师,以此来让老师带他(她)们回家找爸爸妈妈。

(四)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在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中,由于4~5岁前的幼儿处于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这个阶段的幼儿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行为直接受结果控制,所以,这个阶段的幼儿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判断。由于幼儿“共情”的能力有限,不能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情感,幼儿不能像成人一样分辨出这件事是否符合社会上的道德标准,幼儿只知道自己的需求有没有得到满足,这件事是否能做,这样做家长老师是否会批评或赞美自己,幼儿的道德观念还未完全产生,并且也不能对自身行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进行辨别,所以幼儿在与同伴相处时,在与同伴发生争执时,容易产生攻击性的行为;对于成人来说,其思维发展已经成熟,能够从道德角度去判断事件对错,所以作为成人,应该正确引导幼儿判断是非。

案例:有些小朋友在其他小朋友间发生矛盾时,会叫老师帮忙解决纠纷;有的小朋友在和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时,会一直认为这件事自己就是对的,自己并没有错,并让老师来评理。

六、幼儿攻击性行为矫正策略

(一)消退法策略

由于家庭的宠爱和幼儿自身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所以幼儿希望周围的所有人以自己为中心,都能满足自己的愿望,当幼儿发现没有人关注自己,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时,幼儿就会以其他方式来吸引成人注意,比如,攻击性的行为;那么此时,老师和家长在面对幼儿的攻击行为时能够采取不理不睬的方式,就可减轻攻击行为,幼儿会觉得自己的做法并没有引起成人的关注,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幼儿会觉得没兴趣,也就不会继续攻击行为了。

(二)隔离策略

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可以采用隔离策略,让幼儿逐渐冷静下来,并停止自己的攻击行为;幼儿晚期,能较多地调节自己的情绪的外部表现,但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还常常受到周围情景的左右,并且幼儿的情绪具有易冲动,不稳定的特点,所以在幼儿产生攻击性的行为时,老师和家长可以将幼儿与周边环境隔离开来,让幼儿一个人静一静,让幼儿逐渐冷静下来,平复情绪,再给幼儿讲道理,幼儿在闹情绪时是没有办法认真倾听成人给自己说道理的;采用隔离法时,应注意让幼儿明白自己被隔离的原因,并且要事先提出警告,倘若警告无效,则实施隔离的方法,隔离的环境必须为安静的环境,这样才不会刺激幼儿继续做出攻击行为;隔离的时间一般为几分钟,不宜过久。

(三)强化评价法策略

如果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攻击性行为,家长可在适当的时机,予以当众奖励,促使幼儿继续保持现状,以此来达到帮助幼儿逐渐减少攻击行为的目的。强化评价法就是通过应用奖励或惩罚的手段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强化和评价。对幼儿符合道德原则的行为表扬或实施奖励,进行正强化,使幼儿产生正面的情绪体验,可以促使幼儿以后这种行为的出现,直至形成稳定的习惯,而对不符合道德习惯的行为给予批评或惩罚,进行负强化,可以防止幼儿类似的行为再度出现。这种方法在操作简单,可在家庭中长期使用。

(四)认知训练法策略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性,片面性,和经验性;幼儿总是借助于具体事物的表象来掌握实际东西的概念,幼儿的思维常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幼儿的思维也常常具有片面性,不善于全面地看待问题;幼儿不能从道德角度去看待自身的对与错,在幼儿的意识中,这件事我不满意,我不高兴,就是错的,我高兴了,我心情好了,就是愉快的,由自己的心情来决定事件的对与错;所以在幼儿面对事件争端时,老师家长应该引导幼儿正确处理问题,怎么和其他小朋友相处,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怎么和其他小朋友沟通等等,当幼儿对社会人际交往技巧有所了解,那么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会有所缓解。

结语

幼儿的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亲力亲为,努力让幼儿减少不良的行为习惯,并给予幼儿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让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敌意攻击行为攻击性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短暂相逢?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跟踪导练(二)(6)
消费者敌意、购买意愿与人口因素的相关性及营销启示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高职学生攻击行为探析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
网络中的敌意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