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镇中学生养成教育课程开发初探

2019-11-27冯丽芳

儿童大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业小孩乡镇

冯丽芳

(云南省红河市元阳县小新街中学,云南 红河 662400)

我国的养成教育课程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尤其是在乡镇中,会有一部分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不尽人意的,通常表现在个人卫生不讲究,上课开小差不专心听课,不主动思考,甚至荒废学业。在学校中屡次犯错,作业不认真对待,不及时完成,需要教师监督批评才能完成作业。对于课外作业更是不会去做,各方面的表现都很差。因此,也让学校教师感到身心疲惫,需要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但是成果差强人意。根据这种现象,本文对乡镇中学生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初步探索学生严惩教育课程开发给予建议。

一、乡镇中学生养成教育落后的原因

(一)乡镇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在中国家庭中,许多小孩都是被几个大人一起宠溺着,孩子是家长的中心,并还有隔代的宠溺,更为多的原因是农村老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并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育人理念。在乡镇家庭中,一些年轻的父母也多数只有中学的文化水平,对于知识的更新速度慢。同时也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教育孩子的道德行为、学业学习等,这就导致乡镇家庭对于子女的养成教育出现空白处,由此也让学校的养成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教育效果也不能如预期一样。

(二)乡镇留守儿童居多

在乡镇中因为很多的父母都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而有的父母的工作性质原因常要早出晚归,指导小孩的教育时间也是不充足的。当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会容易出现不说实话的现象,例如当家长问小孩是否完成作业时,明明小孩没有完成也会说自己做完了。即使在家中做作业,对待作业的态度也极其不认真,马虎完成。这种不良习惯不断的循环下去,就会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带来更多的阻扰。

二、乡镇中学生养成教育课程开发建议

面对养成教育在乡镇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养成教育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是带来一定的难度的,如何才能让乡镇学生养成教育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是学校一直思考的问题。

小孩在学校的时间是占据生活中大部分时间的,所以学校教育对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有着中心作用,无论是在行为习惯上还是学业方面,学校教育都是重要场合。教师对学生有着直接的主导作用,教师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和帮助。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举止以及拥有良好的学习态度,改造学生不良习惯以及对于学业的态度,在养成教育课程上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学会互帮互助

在学校中学生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在一个集体当中,所以教师要懂得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在集体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当中,跟大家融洽相处,这种方式能够在在无形当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且能够改善自身的行为,从而提高社交能力以及学业的进步。

(二)教师通过自身的爱心感化

在新课标的教育背景下,学校要以人为本,并且尊重每一个学生。即使教师在面对成绩差的学生,行为举止不规范的学生,教师也不能带有偏见,而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耐心,而不是置之不理。在课堂上也要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适当的提醒并给予鼓励。

(三)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举止,因此家庭的教育也是需要得到重视,而学校只是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场所。因此学校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够让学生全面发展。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也养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家访、家长会等,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通过对学生家庭的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成教育课程的内容与方式。

与此同时,家长同样可以到学校来,可以了解有关养成教育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与教师进行交流,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况。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陪好,协调发展才能更好促进乡镇中学生养成教育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乡镇学生养成教育不是短时间就能得到大的改变,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两天就能纠正。只有从小的方面开始着手,并且教师与家长都要以身作则,相互配合,通过多元化的养成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学业小孩乡镇
艰苦的学业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云小孩(上)
懒小孩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绝对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