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2019-11-27

儿童大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文小刚刻度

邓 婷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希望小学,四川 资阳 641500)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内容抽象的学科,课堂教学若不进行设计,就会显得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趣味教学无疑是引起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路径。在本文中,本文就围绕小学数学课程具体谈谈如何使课堂变得趣味盎然。

一、利用生活情境活化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刻板生硬,不易理解,对学生来说有距离感。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从生活中取材,能够减少这种距离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比如《圆的面积》一课,我找来一根1米长的粗绳儿,让两位学生小文和小刚分别拉住绳子一端,小文原地不动,小刚将绳子拉直绕小文转一圈。两位学生做完示范后,教师进行引导式提问。

师:小刚活动的范围是什么形状?

生:是圆形!

师:你是怎么判断小刚绕着小文走了一个圆形呢?

生:因为小文原地不动,相当于圆一个中心点,绳子是圆的半径,小刚正好绕着圆心走了一个圆。

师:(手托腮思考)那小刚的活动范围我们应该用什么表示呢?

生:圆的面积就可以表示他(小刚)的活动范围。

教师通过应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开展“圆”的教学更直观,同时采用丰富的身体语言来辅助教学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师生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师生合作探究有助于在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师生互动效应,使学生通过参与互动自主探索,同时在小组的带动下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习惯,产生学习动力。比如讲《厘米和米——我们身上的“尺”》一课时,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可以按下文的方法进行设计:

教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三角尺、米尺、直尺)同学们,谁来告诉老师,你从这些尺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有从0开始的好些个数字,还有一条一条的竖线!

学生:还有两个字“厘米”!

教师:(边说边做板书)对的!一条一条的竖线是尺子的刻度线,每个数字都对应着一个较长的刻度线,从0刻度线到1刻度线就是1厘米。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或者其他文具来比一比1厘米的长度,通过互动帮助学生加深对1厘米刻度的认识。

三、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真正以生为本,切实践行“新课改”政策,灵活运用情境、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打造趣味课堂,培养数学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为其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小文小刚刻度
欧姆表的刻度真的不均匀吗?
——一个解释欧姆表刻度不均匀的好方法
天门石
鲤鱼跳龙门
七步之才
事半功倍
被吃掉刻度的尺子
不足为奇
小刚的理想
谁大谁小
为什么每月的天数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