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关注三“新”,感悟政治课本色

2019-11-27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9年17期
关键词:热点变化政治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刘 刚

高中政治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同学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实现认识的不断更新,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同学们应该以社会发展、现实生活为背景,增强自身的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应当关注社会焦点话题,培养法律与道德修养。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要关注国家政策、教材的修改和社会热点话题,培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感悟政治课堂本色,适应新高考。

一、关注国家方针政策新变化

政治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高考试题也集中反映国家意志,及时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新变化融入其中。如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9题,就以十九大报告中“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重大论断为切入点,引导考生理解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学习政治知识时,我们应当紧密联系国家方针政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知识学习需要围绕改革开放中的重大主题,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这有助于我们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自身的基本政治素养。对当前方针政策的理解直接影响同学们的高考成绩。如在学习“宏观调控”“财政作用”“税收”时,应当关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这有助于同学们了解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加深对个人所得税作用的理解,逐步掌握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在学习中,同学们要特别关注党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以及与教材知识直接相关的新提法、新观点。如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新提法,还有“房住不炒”“脱实向虚”“政治站位”“命运共同体”等一些新名词。

二、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新话题

政治学科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重大社会热点是考试命题的载体。时政资源为开展高效的政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能拉近大家与思想政治课堂的距离。在学习过程中引入社会时政热点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同学们对教材理论的理解,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等多方面的能力。

同学们运用知识对社会热点进行思考,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能培养高考所需要的收集、处理、分析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和探究创新的能力。为此,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筛选社会热点素材,为深入思考提供基础。要选择那些关注度高的新闻素材,通过采用撰写演讲稿、小论文、时事评论、倡议书等形式,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如范冰冰偷税案、美国挑起贸易摩擦、英国“脱欧”、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都是好的话题。第二,学习中要养成关注社会生活,自觉运用知识的习惯。关注社会热点不能仅仅在“重大”“特大”问题上做文章。对于那些与我们个人生活相关的热点和争论性话题,大家同样要关注和思考,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如高铁“霸座”事件、抗癌药品价格过高、共享单车无序停放等。第三,订阅《半月谈》等,就阅读体验开展经常性的交流,对焦点话题进行讨论、辩论,培养思辨能力。

三、关注教材内容新变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的修订工作往往是“大修”和“小修”相结合。在学习和复习中应及时关注教材修改内容,明确修改原因,及时调整复习内容。首先,留意删减内容。其次,留意突破性的改变。如增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第三,弄清教材变化的依据。此外,还要关注教材中知识表现方式的变化,与高考对接。如增加了饼状图、柱状图,这样使信息呈现方式更加符合高考的特点,需要同学们在学习中掌握新的表现方式的解读方法。

总之,只有准确把握政治学科的自身特点,同学们才能真正确立起政治课堂与高考相适应的学习理念,同学们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猜你喜欢

热点变化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从9到3的变化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这五年的变化
4月高考热点关注
喜看猴年新变化
鸟的变化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