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远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研究

2019-11-27鲍鹏灵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8期
关键词:负荷动作比赛

鲍鹏灵

(江苏省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1)

跳远是技术比较复杂的运动项目,其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部分组成,具有高速度、快节奏、大强度的运动特点,因此,在跳远过程中人体要承受地面很大的冲击力。这就容易产生相应的损伤。本文通过对跳远运动常见损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1 跳远训练中常见损伤特征

1.1 常见损伤部位

根据研究发现,学生在跳远训练中的损伤发生部位多为下肢和腰部。其中,踝关节损伤者居最多;其次是膝关节、腰背部、足跟损伤。髋关节和其他部位损伤者相对较少。这说明学生运动损伤发生部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出跳远跳跃过程对下肢及上下肢结合部位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因此,必须加强这些部位的训练并提供相应的保护措施。

1.2 损伤类型

跳远常见运动损伤类型主要表现为肌肉损伤、韧带损伤、软骨损伤,具体可分为为足跟挫伤,腰腿部韧带、肌肉拉伤,膝关节、踝关节损伤和胫骨骨膜炎,同时膝关节总体发病率较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3 损伤发生技术环节

由于跳远的技术特点,造成不同技术环节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也有明显差距。研究显示,踏板起跳和落地缓冲2个技术环节最容易发生损伤。有关学者研究显示,当学生以9 m/s的速度完成起跳时,如果缓冲不好,就会产生运动损伤。值得一提的是跳远的踏板,如果身体承受的负荷最大,也最有可能造成损伤。因此,加强技术练习,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对减少损伤的发生至关重要。

2 学生跳远训练常见损伤原因

2.1 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的作用毋庸置疑,它有利于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身体温度,减少关节的黏滞性,加强肌肉的伸展性,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水平,缩短人体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并且防止受伤;同时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将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因此,学生在训练和比赛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不充分,会大大增加运动中损伤的概率。

2.2 技术动作不规范

跳远项目要求学生在完成急速跑的基础上,进行大强度的单足支撑跳跃。上板起跳瞬间,学生的下肢要承受自身体重的5~14倍的冲击力。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分析,跳远运动中对学生机体直接参与工作的运动器官产生强大的支撑反作用力,对下肢及腰部等施加了超乎寻常的负荷强度。

一般来说,动作不规范是引发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跳远项目有其特殊性,起跳中如起跳脚着地点过远、踏板用力不均匀、着地动作缓冲技术不足等,必然加重踝关节、膝关节、足部的负担。长此以往,局部肌肉、关节、韧带的疲劳会不断积累,从而引发运动损伤。

2.3 训练安排不合理

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表明,训练安排不合理,违背训练规律和原则,长时间从事负荷过大的单一训练内容等,将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表现出多种身体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后果,使得学生在训练或者比赛当中的运动能力明显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长此以往,不但无法有效提高运动成绩,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2.4 体能因素

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不全面、不均衡,也易引发运动损伤。在跳远运动训练中,一般注重学生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训练,容易忽视协调和柔韧素质训练。良好的协调和柔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神经支配能力和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而且也是加强学生自我保护、防止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但是,跳远在平时教学和训练中涉及较少,学生的身体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全面的体能是学生提高运动训练成绩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保障,就不能完成较高难度的运动技能,就无法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

2.5 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主要因素以外,学生自身的心理对于运动中伤害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例如,在训练中面对较高难度的专项技术或者在比赛当中遇到高水平的对手时所表现出来的怯场、焦虑、紧张、自信心下降、注意力分散等,易使技术动作脱节,自我保护意识下降,从而引起运动损伤。此外,不合规格的场地器材也会导致跳远运动发生意外损伤,如场地不平整、沙坑太过坚硬,踏板不固定等。不良的天气状况、服装原因、突发事件等都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

3 学生跳远训练中常见损伤的预防措施

3.1 高度重视准备活动及放松练习,加强医务监督

研究发现,准备活动不充分是造成跳远运动损伤的首要因素。因此,高度重视准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做好准备活动,才能在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中发挥出较好的竞技水平,更重要的是能预防和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在高强度的训练及比赛后,全面的放松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此时的身体承受了很大的负荷,需要通过一些科学的放松活动得到缓解,从而使运动疲劳快速恢复,这对下一个阶段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医务监督,如在学生训练前、中、后时期,测量其心率,为他们建立“每日健康登记卡”等,时刻关注学生的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变化。

3.2 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加强技术训练

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对竞技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而且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一个错误的技术动作养成,在训练和比赛中机体对于刺激的反应也是错误的,日积月累,局部所承受的负荷就必然较大,成为运动损伤形成的一个隐患。在技术训练时,需要正确示范和讲解技术要领,技术纠正错误动作,改进技术。同时,利用先进的运动训练理论和手段,通过多媒体等,在技术动作上精益求精,通过刻苦训练,形成运动技能的动力定型。

3.3 制定科学的运动训练负荷

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2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不利。

在跳远运动损伤的调查中,不合理的训练安排,运动负荷过大,导致疲劳加剧,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因素。因此要科学地制定运动训练的负荷,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一般来说,学生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坚持循序渐进、区别对待的原则,使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3.4 加强体能训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

学生身体各部位的能力发展不均衡,成为制约运动技能水平提高的障碍。在平时的训练当中,必须全面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值得一提的是,腰腹核心力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体能训练当中必须重点提高。

3.5 完善场地器材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田径场地的投入不断提高,并引进了先进的训练设备,场地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尽管如此,因场地问题造成的损伤依然存在。学生许多伤病的发生都与场地问题有直接或间接关系,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改善。应在训练前对训练场地进行检查,排除不良因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训练和比赛环境,尽可能防止运动损伤。

猜你喜欢

负荷动作比赛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下一个动作
生如夏花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