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运动训练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9-11-27孙永文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练运动员青少年

孙永文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8)

探讨新媒体技术与青少年运动训练相结合的可行性及优势,就需要从运动训练的主体青少年着手。青少年人群热情、活泼、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新媒体技术因其符合青少年的特点,一经推出就深得青少年的喜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兴趣和相对枯燥的基础运动训练结合起来,对调动青少年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运动训练效果也必将事半功倍。

1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运动训练的新特点

1.1 迎合了青少年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习兴趣

青少年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喜欢活泼、新鲜、有趣的事物,对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事情难以投入和持久坚持。运动训练又恰恰处于比较枯燥的基础训练阶段,激发青少年对训练的兴趣热情常常是教练员苦思冥想的事。而新媒体中有众多新鲜有趣的体育运动游戏如足球、篮球、高尔夫等模拟竞技游戏,让青少年在感受竞技体育乐趣的同时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运动和比赛的规则,培养了其对专业的兴趣。很多平时训练中难以理解的战术战略也能通过游戏更好地体会和运用。利用运动手表等可穿戴智能设备还可上传运动数据到朋友圈进行运动分享和运动竞赛,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而且为了将最好的形象和运动结果展现给他人,青少年运动员投入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空前高涨,训练效果快速提高。

1.2 新媒体的直观性可以更好地展示训练的技术内容

我国以往在青少年运动训练上长期存在“三早”的弊端,也就是早体能高强度训练、早出成绩、早结束运动生涯。这就导致了我国青少年早期的运动成绩很好,成年后却很难冲击和保持世界领先的成绩的情况。而且在身体不成熟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也容易造成高运动损伤率,影响运动寿命。这说明青少年的运动训练与成年运动员不同,更应该注重知识、技能和协调性的教授和训练,不应过度进行不符合自然发育规律的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透支发展空间。而新媒体在体育知识、技术动作分解和传播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更加符合青少年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新媒体技术可以将一个跑、跳、投的枯燥的动作的描述和讲解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视、听的多感官刺激加深运动员对动作特点的理解,引发他们自觉的学习模仿。新媒体的运用让青少年运动训练步入直观形象化教学阶段,有利于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理论和技术动作的规范学习,为今后的运动训练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立正确的动作姿态模式。

1.3 互动性有利于增强师生、队员间的交流,增强凝聚力

新媒体技术实现了人与人的即时沟通、反馈和交流。以往训练时师生交流仅限于课堂的教授,运动员出于对教练的敬畏,与教练的交流比较少。而通过微信、微博、朋友圈等新媒体方式青少年可以大胆地将自己训练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文字、音频的方式及时向教练反馈,得到教练的实时指导。队员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发或点赞评论等。交流的增加使团队的信任度和凝聚力显著增强,这对于需要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而言更是意义非凡。

1.4 数据及时传输和分析功能为运动训练的效果助力

为了保证青少年运动训练的质量达到标准,经常需要对运动员在训练前后的身体指标和训练效果进行监测和对比,从而及时调整训练方式和强度。以往传统的训练模式中都是人工记录,时效性和准确性较难把控。随着智能穿戴设备等新媒体终端的出现和应用,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分析,帮助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掌握,通过数据对比分析,随时调整训练内容和强度,提升了青少年运动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成才率。

1.5 拓展了运动训练的时空

传统训练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很难保证对每个运动员的技术和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有了新媒体设备和技术,教师就可以将技术动作录制为视频传到微信、QQ或微博等空间,帮助青少年复习巩固动作要领,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练的讲解视频,也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到相关教学或比赛的视频拓宽学习思路,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2 新媒体在青少年运动训练中的实际运用

2.1 加强视频功能的运用

可以是运动训练前要求青少年自己先搜索相关训练内容进行提前了解;也可以是教练课上采用比较专业的手段对相关网络视频进行讲解和分析,灵活运用视频的快进、慢放、重放功能,对技术的难点和要点进行重点提示和加强教学;还可以推荐青少年课下观看需要加强的相关动作视频进行练习。视频的形象化和专业化可以加强青少年对教练口头描述的记忆和理解,配合实战视频赏析,逐步提高青少年对运动的兴趣和竞技的水平。

2.2 善于运用录像辅助教学

青少年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ID等新媒体终端设备将自己的动作姿势录制下来,很方便地对比专业视频进行修正和改进。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可以把录像发送给教练请教,通过教练指导和多次录像对比不断缩小与规范动作的差距。通过录像还可以看出自身在哪个方面应该加强训练,从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相应训练。

2.3 利用图片连拍加强运动技术细节的教学

图片连拍可以作为视频教学的补充,视频有时因为比较连贯难于队技术细节观察清楚,运用智能设备的连拍功能可以有效分解动作,青少年更能够将整个动作的过程看明白,配合教练的讲解,学习起来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2.4 引入“微课”教学模式,为训练增添新活力

“微课”是教练针对某个知识点或难点、要点等录制的相关教学短视频。教练提前确定短视频需要传递的主要核心内容,准备和简短的介绍和总结,将技术动作配合讲解录制为1~3min的短视频,布置课后任务并上传到网络供运动员学习和使用。青少年可以根据情况自由选择学习进度和内容,并完成教练布置的任务,还可将学习录像回传给教练得到反馈指导。自我感觉不错的录像可转发朋友圈得到队友和亲友的点赞和鼓励,增加青少年青少年运动训练的信心和成就感。调查显示,相比传统录像和视频时间长、更新慢的问题,微课教学具有主题鲜明、时间短、效率高、互动幸好等特点,深受青少年运动员的喜爱。

3 新媒体引入青少年运动训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相关部门重视不够,缺少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新媒体的发展比较迅猛,青少年运动培训相关部门反应比较滞后,重视度不够。运动训练方面的专业研究和专门人才缺乏,不能给新媒体在青少年运动训练上的应用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帮助,以至推广比较缓慢。

3.1.2 教练员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生疏

一些年龄较大的教练员习惯了传统的现场示范教学的训练方式,对新鲜事物比较排斥,接受能力较弱。在缺乏专业指导的情况下对新媒体的作用和优势认识不足,动手制作能力较差,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教练员运用新媒体工具的不足。

3.1.3 缺乏相应设施配套设备因为资金等原因造成青少年运动学校相关设施配套不足,WIFI信号较弱等情况,使新媒体教学的推广应用受阻。

3.1.4 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问题青少年的年龄决定了其注意力和自制力比较薄弱,如果将新媒体终端设备带入训练之中,可能会分散其训练时的专注力。如果没有很好地利用在训练视频的观看而是用来玩游戏、追剧或看抖音等娱乐,就会影响训练效果。另外网上一些视频内容制作粗糙,专业性不强,容易误导青少年,严重的可能造成青少年运动损伤。

3.2 解决方法

3.2.1通过媒体舆论等各种方式,使相关部门认识到互联网对青少年训练的促进作用,提高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组建专业的运动训练和信息人才队伍,对新媒体在青少年运动训练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

3.2.2对教练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通过举办新媒体技术运用培训班或对外观摩交流的形式,对教练进行新媒体知识的普及,提高教练的重视度和认同度。随着意识的增强和动手能力的提高,相信教练也会十分愿意在训练中使用新媒体之一便捷高效的工具。

3.2.3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如联合办学或比赛冠名等形式,解决体校在新媒体设施建设资金上的不足。提高学校网络覆盖率,保持信号稳定,增加网络净化和屏蔽系统的配置,为新媒体的应用保驾护航。

3.2.4教练在教学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引导青少年形成使用新媒体设备的正确观念,提高运动兴趣和专业追求,增强青少年运动员的主动学习意识,自觉平衡好学习与娱乐。如果训练时使用新媒体或微课,教练可开启信号屏蔽装置,采用网络净化技术过滤掉多不适宜浏览内容,使青少年免于受不良信息的干扰。由教练选定相关专业视频内容供运动员学习和鉴赏,有效避免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择失误,保护运动员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教练运动员青少年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青少年生活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发明家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睡着了
加油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