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广播体操教学案例分析

2019-11-27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8期
关键词:广播体操做操口令

陈 曦

(深圳外国语学校,广东 深圳 518000)

广播体操是一种徒手体操,它可以较全面地锻炼到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练习者的运动刺激能达到中等强度,从而增强其机体活力,促进其健康成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为深入实施全面建设计划,更好地促进我国的“阳光工程”建设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促进青少年美的修养和智力、体质的发展,自1954年国家体委颁布第一套少年广播体操起,随着国家的发展,国家对体育课程的重视不断提高,广播体操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迄今为止已公布了19套学生广播体操。正是由于广播体操的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它成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

1 教学案例

1.1 教材分析

本次教学案例所用的教材是2008年9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推行的《放飞理想》,此套广播体操共9节动作,其动作编排顺序为头颈、上肢、肩部、胸部、躯干、下肢、全身、跳跃,整套动作顺序遵循了“人体运动轴”的规律;运动量也是从低到高、循序渐进。作为当今在青少年中推广的广播体操,相比2002年推行的《时代在召唤》和《青春的活力》2套广播体操,不仅增加了体侧运动,并由480拍的总拍数增至544拍,由0.51拍/s提速至0.46拍/s,且《放飞理想》中9节动作的动作速率不一样,口令和音乐速率也不一样,这也是符合人体构造和运动规律的,而此运动速度更适合高中学生的运动负荷,更适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创编上其更体现了科学性、全面性的原则,符合锻炼效果,对缓解学生久坐产生的局部疲劳,使学生身姿得到恢复、改变、锻炼、塑造身体形态具有较好的作用。

1.2 教学背景

广播体操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改进和提高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增进健康,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全面发展;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动作的协调性;锻炼意志,培养组织纪律性和振奋精神;在学生学习疲乏时调整心态、放松神经、陶冶情操。但在当下,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教学创新意识,学生对广播体操的学习产生抗拒心理,教学氛围非常单调,且教学效果不佳。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

1.3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对广播体操《放飞理想》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对于体操、体育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放飞理想》整套动座的学习和练习,掌握该套动作的标准和规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全班学生一起学、一起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

1.4 具体案例

在本学年的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利用高中学生学习能力、模仿能力较强的优点,运用直观法、示范法、整体教学法等进行教学;根据高中生惰性强、主观能动性较低等缺点,采用游戏教学法、设疑法、无口令法等方法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广播体操的兴趣。

1.4.1 准备部分(1)类型一。师生问好、课堂常规后,采用提问法和设疑法做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广播体操的兴趣。询问学生从小至今学过多少套广播体操?学生:“2套、3套”。然后教师依次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广播体操,而且每天都要做广播体操,你们知道有什么意义吗?”“我国由最初的推行广播体操起至今,已经发布了19套了,我国每间隔一段时间后便会推陈出新,你们觉得意义在哪里?”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了解广播体操的作用和锻炼价值,并引入学生学习一套新广播体操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类型二。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准备部分,教师可采用游戏方法导入教学或复习学过的内容。例如,分组玩“木头人”的游戏,口令人背对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分配喊出“1、2、3,木头人”,其他学生在口令员身后做操,听到木头人后便停止做操,如被口令员发现没有停下的,或停下后动作没有做规范的学生对其进行惩罚。通过游戏方式,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复习学过的动作,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4.2 基本部分(教与学阶段)在此次广播操教学阶段中,教师主要采用了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和完整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在第1次课的教学部分开始后,先让学生对所学的广播体操建立一个整体框架。学习广播体操时,首先给学生播放整套操的完整动作,或教师向学生展示整套广播体操,先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然后再按计划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1)教师需要先采用示范法,做每一节操的完整示范,采用讲解法对每一拍的动作进行讲解,做好要求,明确每一拍动作的规范。简单的动作主要运用整体法进行教学,如预备节、伸展运动、整体运动等;而较为复杂的动作主要运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如扩胸运动、体转运动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一节操的特点和难易程度,灵活地运用镜面示范和分解示范,同时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和动作做模仿练习。(2)分组练习相互帮助,教师进入各组进行个别指导和纠错。(3)集中所有学生,针对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做统一纠错。(4)针对一节操的完整练习进行由慢到快的重复练习,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喊操的行列中,初期可以让学生跟着喊,教师喊“1、2、3、4”,学生接着喊“5、6、7、8”,这样可以控制速度、把握节奏;中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喊,进行组对组比赛,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广播体操的节奏感,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对节奏熟悉之后,还可以采取无声操作,让学生在心里念节奏。(5)组织每组进行展示。

1.4.3 结束部分通过小游戏或放松整理运动来结束整堂课,让学生得到放松,然后教师对整堂课进行评价和总结。

2 教学反思

2.1 针对“广播体操”的游戏较单一

此教学案例中虽然使用了游戏法,但是游戏法较为单一,仅仅局限于“木头人”游戏和分组比赛做操的游戏,若在整个广播体操教学过程中仅仅高频率地使用这2种游戏方法,学生会觉得疲惫、无聊,甚至产生抵触。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结合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进行创新。课后,笔者发现让学生跟喊口令一起做操会有一定效果,由此想到是否可以结合口令来创新出一种游戏方式呢?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在口令下睁眼睛做操,然后进阶至学生一起自喊口令闭眼睛做操,最后分组,每组学生无口令、无音乐、闭眼睛做操比赛(下文皆为无声盲操比赛),在这种情况下,比赛看哪一组的学生做得更整齐统一。游戏法固然好,但游戏要不断创新,必须刺激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才能在游戏法中更好地彰显出来。

2.2 课堂调动死板

笔者发现在此教学案例中,整个课堂的调度比较少,尤其是在学生进入基本部分以后,学习和练习队形大都是6列横队、7路纵队构成的长方形。这样会产生2个问题:(1)虽然教师会做多面示范,但是有些学生看不见、视野不好;(2)同一队形持续太久,让学生感到厌倦,左右前后的学生更容易交头接耳,无法全然集中注意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多面示范,更要多更换自己的位置,让各个角落的学生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示范动作,并且在练习过程中要变换队形,甚至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的移动来创编队形,这样可以大幅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3 教法传统

在进行教学中,运用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和完整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方法来进行教学,教法较为多样,但仍然过于传统,可以更多地运用多媒体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录制一段视频,当学生看到教师给自己录像,精神头就来了,动作无形当中也规范了许多;练习结束后还能通过观看自己的录像查找自己的不足;此外,对于协调性差、记性不怎么好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从而找到自信。

2.4 学生基础落实不够

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宏观动作基本到位,但是做细微动作时学生便“浑水摸鱼”。例如,手形四指不并拢、手臂上举角度不足等。本文认为,可以让学生找参照物,这样学生心里就有数了,如斜上举时,可让学生把手尽量靠近耳朵,这样的提示直白,学生容易理解;至于平举,可以通过高举、斜上举、平举、斜下举等让学生依次感受。此外,授课时体育教师要做到精讲、示范动作熟练,要做到分解与完整示范(镜面、侧面、背面)相结合。

3 结 语

在对高中生进行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掌握足够规范的体操动作,抓住教学重点,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课程的安排。同时,在课程中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创新的游戏法教学等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后需要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和教学反思,从学生那里得到有效的正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形式。

猜你喜欢

广播体操做操口令
“盖章”
广播体操:全民健身的时代记忆
做了这么多年广播体操,真的有用吗
高矮胖瘦
口 令
树娃娃做操
做操
好玩的“反口令”游戏
排队做操
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