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指导方法

2019-11-27王艳丽

儿童大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习惯语文课堂

王艳丽

(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古郊中心小学,山西 晋城 048000)

前言: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越强,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掌控能力就越好。阅读既能让学生学会知识,又可以让学生感受阅读带来的情感体验,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阅读让学生的情感有处可寄,让学生的情感有处可以发泄,同时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本文所讲内容就是针对小学生阅读提出一些建议。

一、抓住根本之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有道是“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学生有了良好的阅读信息之后才能够进一步的培养习惯养成习惯,兴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内在驱动力和主观能动力,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这一前提[1]。

我班级中有部分学生,由于从小对阅读就有兴趣,在课下时间我发现有一些学生总会习惯的阅读一些课外内容,因此在课堂回答问题时就会知识面比较广,视野也比较开阔。我以此为案例进行经验总结,思考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之后,我发现班级中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阅读的,尤其是对一些科幻性的文章,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高,符合这个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

二、扭转阅读教学理念,打造动态课堂

我们教师需要认识到小学低年级学生,尤其身心发展特点,很多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加重视学生分数和成绩的,但我们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对课内阅读的影响,我们必须要扭转传统教育理念,改变不合适的理念,积极学习新教育方式,融入时代观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课堂内外的互动性,实现动态课堂的打造[2]。

开展生本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将阅读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自行支配,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特点,不能过分的占据学生阅读时间。有许多的小学语文教师不重视阅读课,将每周的阅读课都占据为自己的专业课,学习内容单一且固化,学习上离开了阅读的调剂,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学生对知识、对阅读都有一定渴求,教师应当满足并鼓励,而不是占据,应当将课余时间以及节假日的时间留给学生安排阅读时间,而不是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形成学生的思考疲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明白,阅读带给学生思想上放松不仅是对学生过重学习压力的缓解,更是学生补充课外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写作灵感的重要源头。

三、融入信息技术,鼓励课外阅读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低龄学生开始加入网络大军,从而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意识到网络技术不仅仅只是游戏的工具,还可以用来学习,提升自我。教师利用网络让学生在欢乐愉快的教学情景之下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激发对语文的学习乐趣。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为学生带来了很多的有用知识,在学生的视野,见识面上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教师可以将学生感兴趣的国内外事件,短片小说,文学作品,积累语文新生字词,学习新的语文句法、句式。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浏览信息,下载教学视频,完善自己语文学习时的漏洞。这样就节省了教师辅导学生的时间,也扩大学生对语文的知识储备,不论是在哪个学习语文的阶段都能派上用场。这样,学生在语文阅读的时候,就可以避免“肚子无墨水”了,进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求知精神,专研精神。

比如这篇《再见了亲人》的教学重点就是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但由于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离学生现在的生活比较遥远,他们无法全面领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而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现一段《志愿军战歌》的视频,让他们可以亲眼看到中国志愿军就是唱着这首歌奔赴了战火连天的朝鲜战场,和朝鲜人民肩并肩共同抗战。当学生看完以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提问,这样的教学方式就可以让学生由浅到深的去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提升阅读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这是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发展水平,了解学生的喜好,依据实际情况找寻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指导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开拓学生的视野和知识素养。

猜你喜欢

习惯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上课好习惯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好习惯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