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低年级写作的思考

2019-11-27

儿童大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教材作文

方 双

(湖北省威宁市通山县通羊镇第三完全小学,湖北 咸宁 437600)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能力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很多教学经验不足的语文教师对写作教学十分头痛,学生也不喜欢学习写作。在我国的传统教学理念中,学生从小学中年级阶段才开始涉及写作技巧和能力的培养,这其实已经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略显不足,写作技巧和能力的锻炼应该从低年级开始,不断的积累,才能在小学中年级阶段更好的掌握写作能力。

一、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尽管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从低年级开始就已经有了作文教学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往往不足。作文作为体现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书面写作方式,往往需要教师在课前有针对性的研讨教材案例,这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教学压力和教学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很难静下心来准备课件,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局限于教材内部,很少将写作融入到生活中,缺乏对身边环境的有效观察和积累,不能形成有效的作文心理机制[1]。

二、低年级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基础不扎实

作文的写作需要学生首先掌握大量的汉字书写能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刚步入校园,对汉字的掌握量上处于学习起步阶段,写作能力自然受到极大的限制,教师在遇到教材中的范文时,常常按部就班的朗读、背诵,形成“灌耳音”式教学模式,这就使得学生只能进行汉字方面的学习,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写作思维。

(二)阅读量不足

低年级写作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小学生的阅读量不足问题一直都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虽然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课外阅读成为小学生必备学习计划,但是在实际的阅读中,由于必读书目对学生而言缺乏趣味,学生很难静下心来阅读,自然也达不到增加阅读量的效果[2]。

三、低年级作文教学中的策略

(一)加强写作思维培养

写作本质上是将语言连贯的表达出来,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在学生识字教学阶段就开展相应的写作思维培养教学。从低年级开始,尽量保证每堂课都让学生进行文字表述方面的练习,通过一个字组成几个词,进而形成一句话,并让学生在课堂中形成文字进行表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识字学习中的第二小节《树之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树字,让学生结合身边实际情况进行组成,比如在学校操场中的“柳树”等词汇,再通过进一步的深化引导,让学生用柳树造句,形成“某某在柳树下乘凉”之类的句式。最后,让学生将所造出的句子写下来,学生表现出色的情况下可以再进一步对这句话进行润色加工等练习,这样就可以有效培养出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

(二)扩展学生阅读广度

在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扩展学生阅读面,挑选出一些与学生有关和感兴趣的文学作品,例如:《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图书,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报纸、杂志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跟随时代潮流,增加写作素材[3]。

(三)组织课外观察活动

小学生写作写的是所能观察到的内容,观察是低年级学生写作所必须的教学要求,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带上纸、笔,到课堂外面进行观察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细节和周边环境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将所想到的、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通过略加的完善和修改,让学生形成完整的一篇作文[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低年级的语文写作能力指导,主要还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阅读量的积累等多个方面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是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和课外观察中不断进行积累而实现的。教师要在低年级的识字、阅读等方面入手,在启蒙阶段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教材作文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