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分析

2019-11-27

文学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后勤精细化

张 巍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模式中每项工作都设置一个小目标,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完成每个小目标。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模式,更是一种管理理念及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高校后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员管理、环境管理等,是高校开展教学管理的重要基础保障,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实现责任制管理,每个岗位专人负责,具体的管理任务、管理目标均有精细的流程。相比后传统的粗放式后勤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主导性的服务理念。在精细化管理模式中,后勤管理的理念不在于“管理”,而在于“服务”,后勤管理以高校的科研活动、教学活动、教职工的利益需求为核心,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在精细化服务理念的主导下不断提高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其次,民主性的决策机制。传统后勤管理决策机制以某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决策为主,这种决策方法难免存在片面性、主观性。精细化管理则采用民主决策机制,高校管理层、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等均参与决策,充分考虑各服务对象的切身利益,不断优化后勤管理流程。最后,公平性、开放性的管理形式。精细化管理模式中,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向教职工、学生及家长、校管理决策者提供后勤管理相关信息,针对某些内容服务对象有权利要求高校公开专项信息,以保证高校后勤管理决策的公平性、开放性。

二.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原则

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学术本位原则。高校的主要职责就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的高等人才以及科学研究,因此其一切运营管理事务均服务于这两个目标,因此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也要以学术事务发展为服务核心,无论是组织目标的制定、组织结构的构建还是管理职能的定位、管理人员的配置,均要围绕高校的学术事务发展与进步,严格遵循学术本位原则,以为高校的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提供有效保障。其次,服务导向原则。上文中提到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服务理念体现出主导性的特点,在高校后勤管理中要将精细化这一特征充分发挥出来,从管理职能到管理理念均要遵循服务导向原则,为各服务对象构建一个高校的服务平台,提高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开放性、完整性。最后,精简高效原则。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就是精简、细致,管理层级与管理幅度的关系呈反相关,管理层级越少,管理幅度就越大,精细化管理模式中,精简的扁平化组织架构可以为管理对象提供一站式的高效服务,缩减管理层级,提高管理信息流动的顺畅性。

三.高校后勤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模式都要向着制度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更好的体现出管理效率。高校的后勤管理要向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就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使得一切管理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比如针对后勤物资采购管理建立标准化的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行为进行规范。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明确其约束性、导向性,将规章制度作为管理工作的标准及作业流程,从严管理。建立健全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后,要保证制度的落实与执行,细化管理目标,在更加明确、具体的、实际的管理目标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尽量避免制定过于空泛的目标;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组织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学习、培训,使其逐渐形成踏实的工作作风,将每个细节、每个流程落到实处,以小促大、以点带面,更好的实现整个后勤管理的大目标。日常管理中要将工作检查及工作反馈做为管理常态,检查工作进度是否如期完成,服务质量是否达到既定的标准,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是否会影响到工作力度等。最后要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反馈,由于后勤工作涉及面广、内容细碎繁杂,精细化管理模式中要对工作完成情况不断反思、总结,在总结问题、优化流程的同时,制定新的管理目标。此外,规章制度的建立与落实要以公平、公开、公正的奖惩制度来约束,做好后勤管理的绩效考核,做到奖惩分明,以激发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重置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

上文中提到,精细化管理模式要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可以将组织内相同或相接的工作归纳、合并在一起,以缩短各层级之间的空间距离及时间距离,促使信息在同层级之间快速流通,降低组织运行成本,提高组织管理效率。扁平化组织架构还可以拉宽管理的幅度,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上下级管理关系,而且也赋予后勤管理人员更大的行政自主权,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因此要实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就要对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重置,采用扁平化的管理形式。此外,还要明确后勤管理各部门的岗位职责,保证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有明确分工;针对人事管理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明确每个教职工的工作职责及工作规范要求,保证每个教职工、管理人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后勤管理的经费都来源于学校的拨款,而传统管理模式中后勤管理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一些物资、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的问题十分突出。精细化管理从小处着手,以减少资源浪费为管理目标,可以有效提高后勤管理的资源利用率。具体工作过程中,后勤管理人员要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严格审查、核算设备、物资设备的采购,尤其是针对重要设备、物资,要提交采购计划,经过校级领导审核批准后再进行采购,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可以在后勤资源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设计专门的后勤物资管理系统。此外,后勤管理部门要在全校内营造一种节约管理的氛围,培养员工的节约意识,使其在日常管理中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

四.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后勤工作普遍存在管理过于粗放的问题,增加了高校后勤管理的成本,而在后勤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从小处着后,细化管理目标,在建立健全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置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并提高后勤管理部门的资源利用效率,促使高校后勤管理更好的服务于高校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后勤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煤炭企业后勤创一流对标管理研究
高校后勤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发挥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信息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后勤管理优化路径分析
ViolationsoftheTraditionalBioethicsinNeverLetMeGo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
高校后勤财会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会召开
On American Individu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