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问题严重,恰恰是因为你的重视

2019-11-25李松蔚

现代妇女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家庭治疗尿床床单

李松蔚

1

有一个跟我学家庭治疗的学生,遇到一个小麻烦。她的女儿上了一年小学,因为期末考试成绩不好,竟然接连两天尿床。还是姥姥摸到床湿了才发现。问她为什么尿床,她也不说。

这个现象多半不是生理上的失禁,而是跟心理因素有关。她在课上讲这件事,其他同学都在猜测,一定是期末考试失利之后,父母的态度让孩子紧张。

“也没给过她什么压力啊……”学生说。

“她没考好,你们怎么说的?”

“就说,没关系,尽力就好,爸爸妈妈不怪你。”

你看,学生们抓到了线索——“爸爸妈妈不怪你”,这句话什么意思嘛!说是不责备,这明明就是责备了。孩子是能感觉到大人的期望的。

我问这个学生:“孩子尿床之后,有床单铺盖换吗?”

学生愁眉苦脸地说:“连着洗了两床了,再尿一晚上,就没得换了!”

我说:“要是不够,就再去买一两床吧。”

大家以为我在开玩笑,都在笑。那个学生也说:“其实够了,北京这太阳,晒一天也就晒干了。”我说:“还是备一床吧,免得你心里慌。”

这个学生很聪明,立刻领会了我的意思。过了几天给我发消息报喜,说孩子再也没尿过床了。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她当天晚上睡觉之前嘱咐女儿:“咱们家有三床铺盖,可以轮流换,你今天晚上尿床也没关系。”

她事先跟姥姥沟通过,姥姥跟着帮腔:“就是,洗个床单的事儿。”

女儿眨眨眼睛,有些不知所措。妈妈像平常一样,亲亲她的额头就去睡了。过了一会儿,她听见厕所有响动,原来是女儿自己去厕所小便了。

孩子恢复了睡前如厕的习惯,问题消失了。

2

其实这算不上什么问题,或许只是一次偶然。也有其他很多解决的办法,比如父母直接训斥孩子:“都多大孩子了还尿床!你羞不羞?”或者明确地下达指令,要求孩子睡觉之前必须去一趟厕所;或者像在课堂上很多同学们考虑的,跟孩子谈一谈她在考试成绩上的压力……这些办法都可能有效,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尿床”这件事上投入了太多精力,太把它当成“问题”了。

某些时候,我们越把问题看成问题,问题反而越严重,甚至越无解。这话有点儿像绕口令,我举几个例子吧:

有的孩子不爱写作业,写几个字就开始走神,东摸摸西摸摸,父母只好每晚守在旁边,心急如焚:“你快点儿啊!你知不知道现在都几点了!”

有的孩子吃饭慢慢吞吞,怎么催也没用,父母不得已只能拿过勺子喂,这下倒是快了,但父母放下勺子又开始发愁:“多大了,还要喂饭……”

每一个当老师的人,都遇到过这么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你批评他、骂他、说服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嘴上唯唯诺诺,但就是不改。

在这些情况下,能说大人对问题没有足够重视吗?

恰恰相反,所有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可以说是非常重视,用心非常良苦了。然而,重视的结果有时会让问题长期保留下来,甚至变成大人和孩子之间无时无刻不在斗智斗勇的一场拉锯战。

3

在尿床的这个例子里,如果妈妈一再强调“千万不能再尿床了,否则,都找不到床单给你换了”,孩子可能就会看到:继续尿床,是妈妈受不了的。为了简化思考,倒是可以从互动的角度描述这件事:通过大人对“问题”的强化,孩子简单的行为被赋予了很大权利。

打一个比方,孩子正在拍着手唱儿歌,忽然之间大人们围了上来,倒抽一口凉气,龇牙咧嘴地告诉孩子,他刚刚唱的儿歌其实是大人的紧箍咒,会让大人非常非常头疼。

你猜孩子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一种可能是,他吓得立刻住嘴,并且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这么做了,这说明他真的跟大人心连着心,为大人的烦恼而紧张;另一种可能,就是孩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看起来非常老实,非常配合地闭上了嘴……挂着一丝狡黠的笑。

后面这种情况的后续不难想象。全家人都小心翼翼地盯着他,生怕他再搞出同样的事来。在这种万众瞩目的期待下,某一天,他又开始犯事了,然后再犯,越犯越多。百试百灵,甚至可以说效果一次比一次好。所有的人都被他吸引过来,使出浑身解数,传达给他“小祖宗,你饒了我吧”的信息:

“你可千万别再尿床了!床单不够换了!”

“求你写作业写快点儿,爸爸还想早点儿休息……”

“你怎么就睡不着呢?你不睡,爸妈就算困死了也不能睡。”

“快!你今天不便便,妈妈就不上班。”

——他怎么可能不上瘾呢,你说?

尽管惹怒大人的后果很严重,孩子可能会吃苦头、挨骂,甚至被打屁股,有一些孩子因此会放弃——但至少孩子看到了:哇,这就是大人的软肋!只要戳这里,他们就无一例外叫苦连天。这种感觉该怎么描述呢?原来以为我只是随便捡了根木棍,要不是他们提醒,我还真不知道那就是尚方宝剑。

现在来聊聊怎么办的问题。其实办法在一开头已经给出了。如果我们遵从《孙子兵法》的教导——“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那么最简单的策略就是让孩子相信:他手里的东西不是尚方宝剑,只是一根普通的木棍而已。

这是最干净利落的一下子。在家庭治疗中,有一个手段叫作“悖论干预”,是一种极高明的干预手段,说穿了其实不值钱。每个人天生就会,不是吗?你想让孩子放下一个东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做。你不去管他,他自己就会丢下这个东西。人们没办法永远带着个东西,大人尚且嫌烦,更何况是孩子。孩子丢三落四的,除非那个东西真的很宝贵,是他的宝贝。

有人或许会问:“用了这个方法,孩子的毛病还是改不掉,又该怎么办?”

这还是偷偷地在拿眼睛瞄孩子手里的木棍。记住,要诀就是不去盯着木棍。为此,你必须首先改变自己。你要问问自己:“我是真的不在乎,还是只能假装不在乎?”你还要问:“如果我真的很在乎,最让我放心不下的究竟是什么?”如果只是担心家里的床单不够换,那你真的不如多买两床备用。

(清荷夕梦摘自中国华侨出版社《难道一切都是我的错吗:重构你的家庭亲密关系》一书)(责编 悬塔塔)

猜你喜欢

家庭治疗尿床床单
应用心理学专业家庭治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弟弟尿床了
多久换一次床单最好?
哎呀,别升啦
小心尿床
弟弟尿床记
青少年学习障碍的家庭治疗
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治疗方案执行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醒来就想吃的床单
无奈的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