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乡土资源打造历史教学新天地摭探

2019-11-25王震霄

成才之路 2019年30期
关键词:乡土资源家国情怀历史教学

王震霄

摘 要: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尽管乡土资源非常重要,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乡土资源的重要性,探讨乡土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土资源应用的建议: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乡土意识,从自身做起,理解和搜集乡土资源;历史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乡土资源,呈现乡土资料和素材;历史教师要重视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乡土资源;家国情怀;历史教学;乡土历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0-0028-02

“乡土,是家乡的源,是自然的脉,是文化的根。”乡土资源,是指人们出生、久居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风情、名人逸事、语言文化等。狭义上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广义的乡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等。本文论述的乡土资源主要是指前者。

一、乡土资源的重要性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程标准》)指出:“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以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一方面为教材的编写留下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课程标准》指明乡土资源既可以作为教材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单独开发成乡土历史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应用乡土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在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家国情怀”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学生对家庭、家乡的热爱,逐渐上升到对国家热爱的一种自然的升华。这需要有一个梯度,爱国先从爱家、爱家乡开始。家与家乡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更为紧密,学生也较容易产生自己的体会与感悟,并通过对家庭、家族,特别是乡土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认同感、自豪感,从而更加热爱国家和民族,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重任。

应用乡土资源,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乡土资源中有许多优秀的物质文化,如古迹、文物等,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地方的传统手工艺、口头流传的民俗文化等。对这些乡土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既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也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乡土资源作为教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千千万万个乡土史构成了中国史,中国历史文化就是乡土历史文化的汇聚。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中国史涉及的知识,往往可以挖掘乡土资源进行补充、拓展和延伸,学生在学习某一节中国史时,又能了解到与自己家乡相关的知识,一定会非常关注,提起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限于教材篇幅,有些历史内容无法深入,而乡土资源的引入,可以灵活拓展延伸,促使学生有更深入的思考。

二、乡土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意识不强,忽视乡土资源。有些教师仍然处在教教材的阶段,只会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教材有什么就说什么,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因为乡土历史文化一般不作为考试内容,自然有部分教师对其漠然视之。还有些教师缺乏搜集资源的意识,等到想搜集资源加以利用时就捉襟见肘,感到无所适从。

二是理论多于实践。有些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乡土历史文化,穿插乡土资源,但多是文字表述、图片展示,很少带学生走出去参与实践活动。《课程标准》建议,利用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因此,乡土资源的应用,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呈现,应当创造机会给予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

三是利用零散,缺乏系统。有些学校也组织学生参观地方古迹,但往往比较随意,临时性很强,有些是以假期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事先没有较好地设计,事后也没有总结评价。因此,学校要系统运用好乡土资源,就应当课程化,开发和实施乡土历史校本课程。

三、乡土资源应用的建议

一是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乡土意识,从自身做起,理解和搜集乡土资源。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常州市是一座拥有3 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之滨、太湖之畔,乡土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人才辈出,以文化底蕴深厚著称。古有人文始祖延陵季子,抗倭英雄唐荆川,近现代涌现出常州籍革命家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数学大师华罗庚,语言学家周有光等。历史教师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要敢为人先。历史教师只有自己重视乡土资源,积极应用乡土资源,才能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家国情怀,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

二是历史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乡土资源,呈现乡土资料和素材。如七年级历史介绍早期氏族聚落,常州就有圩墩遺址非常著名。教师可以呈现圩墩遗址的资料,让学生来对比和分析,探索圩墩遗址的特点和文化圈。中国古代史中有一个知识难点,就是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常州地区的经济也是在汉晋时期随着中原民众的南迁而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北民南迁后,在江南侨置州县,常州的古称兰陵也与之有关。这些乡土资源的补充,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历史。

三是历史教师要重视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所谓乡土历史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基于学校的学生培养目标,从乡土历史中发掘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传承、传播和保护优秀乡土历史文化的一门课程。开发乡土历史校本课程,首先要明确课程目标,以家国情怀作为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培养细则。其次是编写高质量的乡土历史校本教材。要研究制定教材的大体结构,如分为乡土历史通史卷部分和专题史部分等,并制定教材的具体内容、篇幅、配套资源。教材编写需要相应的研究,因为这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或把一些文章拼凑起来,而是具有鲜明培养目标的乡土历史校本教材。如以专题部分为例,就要研究放哪些专题进去最合适。如设计乡土名人篇目,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并确定一个标准。再次是制定实施课程的方案,细化课程类型,如基础通史课程、专题研究课程、拓展实践课程和评价展示课程等。

乡土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卓越的课程应当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应当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位,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课程开发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还需要学校、社会的支持,学生、家长等的协助。可以先开展社团活动,初步编写乡土教材并讲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和完善,多听取学生的建议,开展调查研究,让乡土课程更接地气,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然后充分挖掘人力资源,请一些当地民俗专家或者乡土文化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为学生开展讲座等活动。

总之,历史教师要创造机会带学生走出校园去实地考察和探访,去古迹、遗址、博物馆、文化馆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悟历史。历史教师还要通过开发和实施乡土历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历史素养,进而打造历史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还仁中.基于地方史资源培养高中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

[3]顾志平.学校乡土课程建设指导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孙佳乐.让乡土资源助力初中历史精彩课堂的构建[J].教育观察,2015(14).

[5]张淼.乡土历史资源在常规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河北唐山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03).

[6]吕天军.谈乡土历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甘肃教育,2011(02).

猜你喜欢

乡土资源家国情怀历史教学
合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区域活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