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后的游牧生活

2019-11-25景鑫

小资CHIC!ELEGANCE 2019年35期
关键词:阿尔泰伏特加游牧

景鑫

冬牧场的日与夜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家庭,进入冬牧场,在游牧生活的荒寒与核心处生活了近四个月。她质朴地还原了冬牧场日常的点点滴滴,以及如何与寒冷搏斗的日子,呈现了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生存状况。

什么是“冬窝子”?

不是指具体某一个地方,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区。冬牧场远比夏牧场干涸、贫瘠,每家每户的牧地因此非常阔大,一家远离一家,交通甚为不便,甚至可算是“与世隔绝”。

游牧是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了。

长达半年的冬季以及土地的贫瘠,使哈萨克人的祖先不得不选择了“游牧”这种艰辛动荡的生产生活方式,年复一年恪守自然的规律在大地上穿梭。从阿尔泰深山一直到天山北部的开阔地带,牧人们每年迁徙距离逾千里。

羊粪堆可以用来取暖?

听起来很难接受,事实上羊粪实在是个好东西。在寒冷漫长的冬天里,再没有什么能像动物粪便那样,神奇的、源源不断地散发热量。

冬天有多冷?怎么抗寒?

冬天,大家一起努力抵抗寒冷。每天我们吃得饱饱的,不停往炉子里填羊粪块……高寒天气终于到来了,每天一早一晚,温度计的水银柱都在零下35度以下,这是这支水银柱能显示的最低刻度。我很想知道最冷的夜里又会降到多少度,但在深夜就算醒来了也没勇气离开热被窝跑出去看……蜷在被窝里,想到露天睡觉的狗,很是揪心。在零下35度的清晨里,喝着烫呼呼的放了胡椒的茶。双脚还是冰凉的。离熊熊燃烧的火炉不过一米来远,嘴里还能呵出白气。

他们眼中的冷文化

李娟

散文作家,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阿克牧民共同生活。已出版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等。

进入阿勒泰荒原深处的冬窝子之前,我最大的顾虑是寒冷。因为当时有一个传言,说这一年的冬天是“千年极寒”,于是准备工作几乎全放在御寒上了,穿得比所有人都厚。

下身从里到外依次是:棉毛裤、保暖绒裤、驼毛棉裤、夹棉的不透气的棉罩裤、羊皮毛裤;上身依次是:棉毛衣、薄毛衣、厚毛衣、棉坎肩、羽绒外套、羊皮大衣。深感在御寒上完全能做到万无一失。唯一的担心是,扛着二十多斤的衣物,骑七八个钟头的马,会不会被压死?后来的事实证明,一旦进入荒野的寒冷空气中,根本顾不了那么多。在那样的时候,就算穿一身预制板恐怕也没什么感觉。

冬牧场

作者:李娟

出版:新星出版社

出品:新经典文化

吴鞑靼

写作者、策展人、DJ,研究亚

寒带文化和伏特加,在中亚、俄罗斯、英国待过几年。

CHIC:你在俄罗斯生活过好些年,记忆中到过最冷的地方是?

吴鞑靼:07-08的时候,在俄罗斯交换留学,不到一年。后来因为工作,在中亚多一些,加起来有三年。最近几年去俄罗斯多一些,主要是找朋友玩,旅行啥的。印象中最冷的一次是在中亚,咸海边上,零下30度左右,戈壁灘上的寒风。不是白雪皑皑的那种冷,而是荒凉无边的濒死感。

CHIC:那里的人们一般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方式?除了喝伏特加。

吴鞑靼:冬天城市里都供暖充足,室内穿短袖短裤没问题。户外会比较难熬,但把自己裹严实了,正常出行没问题的。农村比较惨,尤其是冬天去茅房......简直是噩梦。冬天给我感觉最强烈的是日照稀缺,一直是昏暗的。不喝伏特加也可以御寒,多听点节奏强烈的舞曲,跳起来,就没那么冷了。

CHIC:简单介绍一下冷物商店吧。

吴鞑靼:我喜欢伏特加,以及这酒背后所代表的精神,我觉得伏特加不是你在广告里看到的那种五光十色的“夜店洋酒”,它是有文化内核的。国内没人这么去聊伏特加,我就亲自边喝边卖。冷物商店就是我个人经验和伏特加的杂交产物,说好听了,它是一个能让你微醺的文化消费选项。直白点,就是小型情怀微商。

我不想卖大众伏特加,下沉成为连锁企业的消费末端。我想卖冷门和小众的酒。卖中亚的酒,就是这个意思。

CHIC:你觉得俄罗斯的严寒和他们的音乐文化之间有没有明显的关联?

吴鞑靼:非常有关。长期关注他们的文化艺术后,对我自己也产生了影响。我越来越能理解寒冷是如何促使创作者专注自己内心,专注于疏离的他者关系,专注于冷静地研究外世界。

冷酷或者说寒冷的意象,是一种表现形式,外在的具象化的传达,它的内核是自省和拷问。我觉得如果我是一个常年待在热带地区的创作者,我肯定就会追求本能释放与狂欢性的作品。

猜你喜欢

阿尔泰伏特加游牧
都市游牧
妈妈的吻
门捷列夫的伏特加
西夏游牧经济的几个问题
08推广新 思维
新疆阿尔泰铁矿成矿规律浅析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
阿尔泰发现大规模岩画群
墙怎么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