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球类竞赛中的不良行为

2019-11-25杨绍良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灌篮 2019年20期
关键词:球类裁判员组织者

杨绍良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一、问题的提出

球类活动是学生锻炼和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开展课外活动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也经常采用比赛来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在竞赛活动中,经常发生一些不良行为,这些行为来得突然,去之亦快,大部分往往不容易引起组织者和教师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可是,随着这些“无意识”行为的“日积月累”,将会严重腐蚀人的精神品质,滋生很多成长隐患,影响育人效果。因此,我认为必须对这些行为进行深刻的剖析并合理引导。

二、不良行为的分类及危害

(一)语言不文明

这是球类竞赛活动中最常见的不良行为之一。队员及观众常常因事不顺心或情绪过于激动、兴奋,社会流行的不雅之言便脱口而出。大部分组织者、教师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然而,长此以往,脏话便成了部分学生的“口头禅”,既有损语言美,又妨碍人际交往,甚至引发矛盾冲突。

(二)故意侵犯人

参赛队员往往因为求胜心切,不惜采用犯规行为达到目的。侵人犯规轻则使人致伤,重则使人致残。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比赛的正常进行,还是导致一些恶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线。

(三)埋怨同伴

有些队员对胜负看得过于重要,对同伴的一次偶然失误大发牢骚,责怪同学。对同伴过度的埋怨常会影响队员技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有可能破坏人际关系,失去好友,长此下去,同学避而远之。

(四)破坏器材设备

一些同学因为对裁判员执法不满或输了比赛,便对器材设施大动“肝火”,例如甩球、摔拍、砸凳、踹桌等。这样不仅损坏了公物,也影响集体荣誉,还损坏自我形象。

(五)嘲笑、讥讽对手

一部分同学因为战胜了对手而趾高气扬,大呼小叫,骄傲自满,嘲讽对手。这种现象如不及时疏导,容易引发争吵,甚至发生斗殴,还可能间接影响今后的比赛。

(六)态度不端正、消极参赛

部分队员在赛前或赛中受到不良刺激,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斗志,对比赛采取被动应付态度,影响球队士气,引起球队内讧,激发队员不满情绪。

(七)争执斗殴

这是球类比赛中后果最严重的不良行为之一,将会严重破坏同学关系,发生伤害事故。

三、导致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一)球类竞赛的固有特性

球类比赛是一种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集体竞技或游戏活动。本身具有对抗性、协作性等固有特性。队员之间频繁地发生身体接触或默契的协作配合才能完成比赛。这样,每一队员的行为都直接或间接与其他队员存在利害关系,同时,竞技活动营造了一个开放的环境氛围,因而,容易引发不良行为。

(二)裁判员执法不公

在球类竞赛中,经常出现裁判员“偏哨”的不良现象,这也是导致发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裁判员往往被个人情感所左右,对比赛中的违例、犯规进行错判、漏判,激发受害球队的反抗情绪,酿造不良事件。例如,某校在一次“迎新杯”篮球赛中,两名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明显“偏袒”高年级,结果,新生集体罢赛。竞赛中途出现对裁判不满而发生小纠纷的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三)组织管理不合理

一些教练员和领队只求荣誉,不顾影响,在组织“啦啦队”和指挥球队时,过于感情用事,敌视情绪太浓,往往容易助长队员的任性情感,激发对手的仇视心理;另外,在组织工作中出现安排裁判员不合理,记分、记时出现错误等现象,都可能引发不良行为。

(四)功利因素

一部分学生喜欢寻求刺激,经常以实物甚至直接以金钱作为赌金自发组织比赛,使竞赛带上严重的功利色彩,促使学生对比赛输赢看得更加重要,往往不顾一切,不择手段摘取胜果,致使一系列的不良行为频频发生。

(五)个别队员的过激行为

在竞赛中,有些队员心胸狭窄,情绪偏激,对其他队员的偶然行为缺乏容忍性,常常大吼大叫,伺机报复或者任意埋怨,引起对手的不满或同伴的强烈反感,进而引发不良行为。

四、正确对待不良行为的方法

(一)不良行为预防措施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

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有很多,本文着重从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因材施教,因“材”施教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体育情境式课堂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的优化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可以说要保证每场比赛都不出现不良行为是不可能的。这些行为也是学生习惯或个性的体现,一般都没有直接的、明显的伤害后果,也正是因为这样,才使许多组织者、教师忽视了这个环节。作为这类活动的组织者,一定要把“育人”摆到中心位置上来,千万不要因为“恶小而为之”。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把竞赛的不良行为作为重点来抓,做好处理一切不良行为的心理准备。

2.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熏陶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系统的教育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像“解剖麻雀”一样对这些不良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及其他外因的分析,而不应因为它过于平常而放之任之,或者问题棘手就避而远之。只有不断对学生进行文明竞赛的教育熏陶,提高学生的竞赛修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

3.做好裁判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能力

公正准确的裁判工作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正式比赛中,最好指派有临场经验、熟悉规则的裁判执法。如果需要培养裁判员临场执法能力,也应采取“帮带”方法,不断进行总结、提高,这样既不影响比赛,又锻炼了新手实践能力,另外,还应加强对裁判员的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严肃的工作态度。

4.合理组织,正确导向

完善竞赛中的各项管理体制,也是保证比赛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既要监督工作人员进行正确无误的记录工作,又要合理组织观众,进行正确导向;坚决杜绝竞赛“赌球”,尤其在平时课堂教学比赛中更应灵活、巧妙地运用“变相”处罚,防止不良行为发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例如,一位体育教师在进行一场足球教学比赛时,发现不少学生出口成“脏”,于是,当机立断规定哪方队员语言不文明就由对方罚点球一个,结果,语言不雅的现象一下子少了许多,再后来,在比赛中根本听不到那些“脏话”了。

记录工作人员也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善于发现问题苗头,及时实施对策,防止不良现象蔓延,防患于未然。

6.加大宣传力度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球场周围贴有“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宣传标语,这能给运动员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过在很多地方,这已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被组织者用来教育督促运动员自觉文明地进行竞技活动。我认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不但要利用可视标语,还应利用有声语言对运动员与观众及教练员、领队进行宣传教育,达到预防恶性事件的目的。

(二)处理不良行为的方法

1.说理教育法

当比赛中频频出现“出格”行为时,裁判员、教练员及其他组织者可利用比赛空隙时间或直接中止比赛对球队或当事人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以及时扼制不良行为的蔓延,导向文明比赛。

2.注意转移法

比赛中遇到情节非常严重的恶性事件,应果断采取隔离当事人,转移注意目标,冷却情绪的处理方法。同时,进行个别说服教育,以防赛后滋事。

3.更换裁判员

当裁判员明显失职或业务水平无法胜任比赛时,应从实际出发,及时更换裁判员,以维持公正执法,保证比赛正常进行。

五、结语

剖析球类竞赛中的不良行为,探索其教育的方法,并不是要遏制竞赛中的争夺对抗,约束个性的充分外显;相反,是为了更好地营造一个公正而不虚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竞技氛围,使球类运动在学校得到更科学更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球类裁判员组织者
科学运动会:球类篇
广西乒乓球裁判员队伍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球类课放松实例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善用“五法”让幼儿爱上球类活动
导演
足球总体改革背景下德阳市足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研究
庭审话语中法官“介入”的人际意义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不给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