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市生态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之探究

2019-11-25刘建国安顺学院体育学院

灌篮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安顺市安顺村寨

刘建国 安顺学院体育学院

生态体育旅游研究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体育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国家、各省市都发布了相关文件促进各省市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如:《国务院关于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出了“实施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推动生态旅游协作区、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提升生态旅游示范区发展水平”优先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为了提升省内生态体育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贵州省政府于2016年12月20日发布的《贵州省“十三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以山地体育旅游和民族体育为特色,全力开创山地体育旅游新局面,实现体育生态化、生态体育化,体育旅游化、旅游体育化,精心谱写‘多彩贵州’体育产业发展新篇章”,贵州预打造“山地体育+民族体育+生态体育+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之路。2017年8月16日,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在贵州省兴义市召开,会议发布了以自然、健康、生态、绿色为主题的《国际山地旅游健康宣言》,该《宣言》提倡积极发展贵州省山地旅游项目,开发多种形式的体育旅游项目,丰富我省的旅游文化。以上这些相关政策与发展理念的提出,也为以旅游为支柱型产业的安顺市的生态体育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生态体育旅游的相关概念

尹雨嘉认为“生态体育是指人类--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活动。”[1];蔡仁杰认为“生态体育旅游是指以参加或观赏各类健身娱乐、体育竞技、体育交流等为主要目的,以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为取向所开展的一种既能获得体育效益和经济效益,又能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体育旅游活动。”[2]笔者认为生态体育旅游是指在人文或自然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以实现娱乐价值、健身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多种功效为目的体育旅游活动。

二、安顺市生态体育旅游资源的分类

安顺地处黔中腹地,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115个省市级、国家级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艺术之乡,300多个省级重点民族村寨,3个省级风景区和3个市级风景区;5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区,3个国家级重点民族村寨,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根据这些村寨、景区的地形、文化特点等可将这些资源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旅游。

(一)自然生态体育旅游资源

(1)水域生态体育旅游:在黄果树、格凸河、龙宫、虹山湖、斯拉河、娄湖、普定秀水、夜郎湖等水域,开展漂流、游泳、赛艇、皮划艇、划船、垂钓等体育活动。

(2)山地生态体育旅游:在九龙山森林公园、虹山湖公园、娄湖生态公园、黄果树国家湿地公园、天台山的道路、草坪、步道上,结合公园和景区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单车骑行、登山、攀爬、探洞、野营露宿、定向越野、徒步、林中长跑、素质拓展等。

(3)低空生态体育旅游:在坝陵河大桥、黄果树机场开展低空跳伞、特技飞行表演等项目。

(二)人文生态体育旅游资源

(1)农业类生态体育旅游

在安顺市的各(区、县)、乡镇的郊区的村庄和村寨,根据各村寨的实际情况(养殖马、牛、羊、鸡、鸭、鱼塘等、种植樱桃、草莓、枇杷、花卉等),修建一些生态农业休闲体育庄园,有针对性开展骑马、赛马、放牧、斗牛、斗鸡、钓鱼、野营、烧烤、田间劳作、种植花草、采摘水果等。

(2)科普类生态体育旅游

在贵州有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兴伟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宁谷遗址文化气息浓郁的景点,可以利用这些景点的文化历史资源开展“地质考察”“科普参观”“野外探险”“考察古迹”“定向运动”等。[3]

(3)民族村寨类生态体育旅游

安顺市拥有丰富的民族村寨资源,其中国家级重点民族村寨3个,省级重点民族村寨300余个,结合各民族村寨的特色及节庆,可以开展丰富多彩民族节庆展演和体育活动。如:开展“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跳花”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而屯堡村落的抬亭子、地戏、鲍家拳等也极具特色。

(4)红色生态体育旅游:安顺市域拥有王若飞故居、黄齐生故居、杨武乡红军桥、若飞城市公园等红色旅游资源,可以开展参观故居、徒步“红军桥”、定向越野等红色教育活动。

三、安顺市生态体育旅游发展模式分析

(一)“水域”模式

“水域”模式就是指利用安顺市丰富的原生态的“水域”资源,进行参与式、体验式相关体育旅游活动的一种模式。安顺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龙宫、黄果树、娄湖、普定秀水、紫云格凸河、夜郎湖、虹山湖等景区,利用景区的河流、湖面开展与水、河流相关的漂流、垂钓、划船、皮划艇、游艇、游泳、潜水、滑水、徒步、环湖自行车等健身、休闲、比赛,使旅游者享受看水玩水乐水,沉醉于美丽的“水域”风景、健身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山体公园”模式

“山体公园”模式就是指利用贵州独特的山地和安顺市独特的喀斯特地形风貌,多建一些天然的生态山体公园,集旅游观光、攀登、休闲健身于一体的一种发展模式,也称为休闲登山健身模式。在休闲观光、攀登的过程中,通过自己与周围环境中的青山、绿树、花草等自然景色浑然融为一体,全身心感受这样绿色的休闲健身方式,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人文知识、自然知识,还放松了心情,陶冶了情操。攀岩运动属于“山体”模式的一项运动,攀岩集竞技、健身、娱乐于一体,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征服了无数爱好者。安顺市紫云县格凸河畔的“蜘蛛人”,他们有一项“绝活”,那就是在陡峭的岩壁上进行徒手攀岩,这项绝技令很多中外游客惊叹不已,同时还可以领略亚鲁王、跳花、悬棺葬、洞葬等原生态的苗族文化。

(三)“林”模式

“林”模式主要指利用安顺特有的天然的山林资源而进行的定向越野、徒步、露营、骑行、素质拓展训练等体育旅游模式。如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为72.6%,是天然的氧吧,空气质量极佳,而且又是山地地形,非常适合进行徒步、露营、定向越野等活动。

(四)“村寨”模式

“村寨”模式主要指利用安顺特有的民族村寨资源而进行的乡村文化体验游、徒步、走访、骑行等体育旅游模式。根据各民族村寨的特点,进行本民族特色的原生态的民族舞蹈和节庆体育活动展演,吸引游客,使游客参与其中、体验不同民俗风情活动,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而且也促进了当地的民族特色风俗与乡村旅游、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如布依族的花棍舞,屯堡村落的“抬亭子”、地戏、鲍家拳等。

(五)“赛事”模式

“赛事”模式主要指利用安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举办一些全国性的赛事或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带动旅游经济、提升城市知名度的一种模式。目前举办的比较成功的有格凸河国际攀岩节,黄果树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龙宫油菜花旅游节等,这些赛事都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后续应该继续根据安顺市的地域、文化特点开展相关大型赛事,加大城市名片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安顺、了解安顺。

四、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的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体育旅游的闲暇时间也越来越多。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继续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安顺市的区域旅游特点,采用多种发展模式,合理规划与开发生态体育旅游资源,捕捉商机,积极公关,尽力引进更多的有影响的国内的大型赛事在安顺举办,打造城市名片,构建和打造安顺的生态体育旅游特色,以促进今后安顺市生态体育旅游更好更快的发展。

猜你喜欢

安顺市安顺村寨
安顺娘
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路径
安顺市关工委到市民族中学看望赴京获金奖的民族合唱团同学们
安顺市第二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门球、乒乓球交流活动在普定县老年活动中心成功举办
安顺市 安顺市老年大学与市红十字会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情定安顺的“白衣天使”
锅巴粥
安顺:荣升全国首个农村金融信用市
安顺的裤袋